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毅 《法商研究》2005,22(5):145-152
法兰西、德意志两民族的精神特质是导致《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文风差异的根本原因。《法国民法典》简洁清晰、风趣优雅的文风是法国重社交、善言辞民族精神的体现,而德国人好独处、喜冥想的特质则极大地促进了《德国民法典》虽精确却晦涩文风的形成。当下,学界就我国制定民法典的诸多方面论战犹酣,独文风问题未见涉及。对法、德民法典文风的抉择,意味着大众法典与精英法典之间的抉择。意味着火热的人文关怀与冰冷的技术审视之间的抉择,我国民法典文风的确立应与我们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以及当下的国情民风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何华 《时代法学》2006,4(5):75-80
法、德两国民法典文风形成的原因除了可以从文化方面进行探究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寻找。《法国民法典》文风形成与资产阶级争取城乡平民阶层、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及当时法国法律职业的整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德国民法典》文风形成则与“德意志国语运动”和德国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所导致的德国社会体制的独特性有密切联系。我国民法典在制定过程中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以发挥民法典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3.
埃塞俄比亚民法典:两股改革热情碰撞的结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中叶 ,为变法自强 ,埃塞俄比亚以《法国民法典》为蓝本 ,任命法国人为起草人 ,制定了自己的民法典。在法典中 ,结合自己的国情 ,埃塞俄比亚人创制了许多独特的法律制度。同时 ,该法典也体现了法国人改进自己民法典的许多设想。  相似文献   

4.
何华 《政法论丛》2006,(4):81-86
滕毅先生的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法、德民法典文风及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但这种探讨有失偏颇。法、德两国民法典文风形成的原因除了可以从文化方面进行探究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寻找。《法国民法典》文风形成与资产阶级争取城乡平民阶层、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及当时法国法律职业的整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德国民法典》文风形成则与“德意志国语运动”和德国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所导致的德国社会体制的独特性有密切联系。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以发挥民法典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5.
法典法,判例法与中国的法典化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典法,判例法与中国的法典化道路董茂云导言法典法和判例法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法律形式,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是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最主要的区别标志。本文所指法典法,既指近代法典,又指以近代法典为主体的制定法体系。近代法典以《法国民法典》为标志。它...  相似文献   

6.
近代欧洲的法典编纂运动是大陆法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大陆法系的一些重要法典和法典体系都是近代法典编纂运动的直接产物。这场运动从法国蔓延至整个欧洲大陆,各国都按照法国或者德国模式编纂了自己的法典,形成了大陆法系独特的“六法”体系。这些国家抛弃封建的法律秩序,采用法典编纂模式来建立新的法律秩序,这场运动也给我们编纂民法典带来不小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不仅仅是法国大革命直接催生的产物,更是经深思熟虑、长期历史发展的成果。该法典不仅仅是法国私法的核心,而且也是整个大陆法系诸私法法典编纂的伟大范例;既强烈反映了自由与平等的革命需求,又十分关注社会现实与以社会形态为基础的法律的重合。在纪念《法国民法典》颁布200周年的今天,学习与研究《法国民法典》,进一步挖掘其制度文明的生成规律,深刻领会其基本精神与思想史上的价值.对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典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朴蒂埃与《法国民法典》何勤华1804年颁布实施的《法国民法典》,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重要法典。这部法典的问世,当然是当时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和第二执政同巴塞莱斯以及4位法典起草委员包塔利斯、特郎舍、比戈·普勒阿默纳和马勒维尔辛勤劳动的成果,但其基...  相似文献   

9.
《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由于这部法在大陆法系国家具有典型性,且在历史上先后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产生过深刻影响,因此,研究这部法典,无疑对我们理清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制度的传承脉络,正确认识现当代外国民事诉讼法,乃至更好地借鉴其模式、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的制定及历史渊源法国自1789年第一届制宪会议召开到1799年拿破仑执政为止的10年间所制定的法律,在法律史上称为过渡期法。在这10年间,革命者通过颁布众多的法令,对旧制度时期的民…  相似文献   

10.
耿林 《比较法研究》2016,(4):179-191
任何法典的制定都必须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法国民法典的演变与发展经验告诉人们,成文化法典的稳定性,与因应时代步伐的法解释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也需要由司法判例伴随左右。同时,成文化法典也必然离不开法律的修改活动,且法典的存续时间越长,修改的幅度也越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正在制定自己的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的演变与发展之路,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以及未来民法典的发展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民法典要立足于确定的法律基本思想、合理的法典框架与结构以及坚实的民法基本理论,此外,也要避免法律规则过于琐碎。只有这样,才既能充分照顾到民法典的稳定性,又能为未来法律发展留下足够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丁相顺 《法学家》2002,(3):109-115,101
在日本近代法律体系成立过程中,最能体现继受法特点的是民法典的编纂.明治早期,日本民法典编纂最初以法国法为范本,聘请法国人参与起草法典.但是,法国人参与起草的、体现自由资本主义精神的旧民法典在提交到国会审议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围绕着法典实施问题,日本朝野上下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这一论争称为"法典论争".法典论争的结果导致了以法国法为主要继受对象的旧民法未来得及实施就归于流产.其后,日本起草民法典的方针转向以德国法为范本,开始重视本土条件,并排斥了外国人参与起草,完全由日本人编纂.日本民法典的成立过程和法典论争是日本法制近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体现了日本法制近代化的特点和性质,本文拟通过对法典论争的分析考察来透视日本法制近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 一个新法律部门的产生,首先取决于什么呢?对此,马克思曾经以《法国民法典》为例作了精辟的回答。他指出,只要这部法典一旦不再适应社会关系,它就会变成一叠不值钱的废纸。可见,是否具有自己所调整的对象,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是确定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法国刑事司法的组织系统 法国刑事司法组织起源于拿破仑一世所制定的法典、尤其是1810年的刑法和一系列的刑事诉讼法(如1808年的《刑事调查法典》、后来演变为1958年的《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4.
法国物权法上动产的即时取得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民法典第三卷的标题是:“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式。”①此卷条文规模宏大,共计1573条(第711条一第2283条),占去整部法典三分之二以上(整部法典共2283条)。这充分说明所有权问题对于法国民法典编纂者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眼中,法国民法主要制度的设定(继承、合同、婚姻契约、具体合同等)最终均是为了所有权的取得。当然,诚如法国学者马洛里(P.Malaurie)和埃勒斯(L.Aynes)所指出,前述说法并不严密,因为法国民法典第三卷的很多规定并非针对所有权的取得。但从根本上讲,这种立法上的设置充分表现了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立法者…  相似文献   

15.
浅析荷兰民法典关于无效和可撤销合同的规定●沈幼伦荷兰国法律体系属大陆法系,他的旧民法典诞生于1838年,是继法国民法典之后,一部较受世界注目的民法典。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部反映那个时代特征的法典,逐渐地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于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荷...  相似文献   

16.
陈森 《中外法学》1979,(5):74-76
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各国法学家和史学家纷纷加以评论并被誉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的《拿破仑法典》中译本,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公开发行.《拿破仑法典》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胜利之后,为了统一民法典的需要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的需要而制定的.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尽管法国是个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它所施行的法律是很不统一的.当时,法国南部为成文法地区,主要施行罗马的《尤斯蒂宁法典》;北部为习惯法地区,主要施行1580年修正的1510年的巴黎习惯及1509年  相似文献   

17.
<正> 引子 案头上摆着《法国民法典》的四部汉译本:甲、《法国律例·民律》,乙、《法兰西民法正文》(又作《法国民法正文》),丙、《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又作《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丁、《法国民法典》。四部译本的出版前后跨时百年以上,不仅风格  相似文献   

18.
吴杰 《河北法学》2002,20(2):131-135
《法国民事诉讼法典》虽没有像同一时期《法国民法典》那样流芳百世 ,但从法国大革命时期起 ,其所奠定的改革目标至今还一直影响着法国的民事司法体制 ,改革使法国民事诉讼具有了许多现代法治国家所恰恰欠缺的优点 ,它的简易、迅速和低成本为解决日趋增加的诉讼主张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世纪的到来法国仍将沿着原有的改革目标不断地完善自己 ,无疑法国民事诉讼的改革对我国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总则—分则"的法典结构方式下,总则在法典的体系化、彰显法典的精神和缩减法典篇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总则所具有的功能和优点是通过总则本身的构造来实现的,总则的构造是在法典化过程中立法者首先遇到的问题,只有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总则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法典的完善。比较和借鉴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典的总则之构造以及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博采众长,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总则的内容和结构,具有重要的立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主要的著作有《波斯人的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书.特别是《论法的精神》一书,曾被同时代的伏尔泰誉为"理性的法典".他为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孟德斯鸠之所以获得大的声望,是因为正当他埋头著作时,法国的政治气候,"雷雨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