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加强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突出重点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和根本。它既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有效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又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一句话,它关系到党的生存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叫做“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为党是一个政治组织,政治纲领是它的灵魂、核心和精神支柱。人们往往是根据党的政治纲领来了解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判别党的优劣好坏的。党的政治纲领是由党的一系列正确的政治观点组成的。它包括政治理想、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2.
杨皓 《求实》1997,(10)
试论井冈山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杨皓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根本性建设。早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并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党和红军以及根据地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一、坚定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里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必须包括政治建设,搞好党的政治建设是坚持"三个代表"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包括政治理论、政治路线、战略和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对搞好党的政治建设的途径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呼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经验刘晶毅,何天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前提,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基于这种认识,呼盟近几年始终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一)党委工作的重点是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党的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一起,构成党的建设"5+"总体布局。在这个总体布局中,党的政治建设是统领和核心,是其他建设的根和魂,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抓好政治建设,能够对党的其他建设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一直把政治建设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确定重点建设内容和具体任务。民主革命时期,尤其是建党初期,确立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是党的立足之本。为此,9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一大,就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9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二大,讨论和通过了我们党的第一部  相似文献   

7.
<正>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部署建设任务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对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有着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0,(3):34-34
一、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政治路线建设党、是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这项根本性建设,党就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发展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的发展的物质形态和运行载体。离开了组织工作,党的一切活动就失去了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03页)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0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从组织上巩固党,为政治路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我们党从七十多年艰苦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全党要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在认真抓好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党的组织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第638页)这些论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对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历史作用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建的统领,我们首先得将它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党的政治建设关乎党的建设的奋斗方向和取得成果的巩固,关乎人民幸福生活的领导力量,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通过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的回顾,我们从实践中得出,在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下,要增强党自身的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果断履行党的政治路线,恪守党自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的政治生态,始终跟随党中央的步伐,听从党中央的领导安排。这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国内新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谁执政、如何执好政、如何长期执好政这个重大的战略课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的重大发展,表明了我们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远大的政治眼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模式 ,是指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文化形态以及各个层面上表现的文化特质 ,并由此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组合的文化结构。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既是历史文化传统积淀的结果 ,也反映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精神和社会实践上的创造力。一、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文化模式一种文化模式的形成是其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长期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后 ,清帝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西学东渐之风大盛 ,传统的中国文化模式呈现出颓废之势。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相似文献   

13.
党校期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多数党校期刊面临着质量、资金、发行和经营等的困难。党校期刊怎样摆脱困境?如何走出尴尬?出路在哪里?这已经引起其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作者本着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角度提出,出路主要在于改制,改制的实质就是遵照市场规律和期刊发展规律办事,按市场法则运作,期刊市场化是现在乃至今后期刊发展的大趋势。为此,所有期刊应变“围追堵截”为“因势疏导”,而党校期刊更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晚准备不如早准备,迟下水不如先下水,所以,一是要搞好期刊总体规划,找准定位;二是要更新观念,建设好作者、编辑、发行、广告、经营的队伍;三是要立足当前,改革机制,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扩大销售,增加广告,壮大实力,以新的生机和风貌来回应时代的挑战;四是要有战略眼光,超前思考,在其机构、用人、分配、管理等体制上改革探索,逐步走上集约化、产业化和集团化的道路。这样,恐怕就是一条把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动力与契机的办刊新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新的时代内涵,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历史任务,为检验党的先进性确立了新的时代标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论党的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1世纪,要实现“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目标,必须在理论上创新,在观念和思路上创新,在体制和制度上创新,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创新.  相似文献   

16.
改进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焰军 《学习论坛》2007,23(9):21-24
意识形态工作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当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各种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二是国内"四个多样化"的形成和市场经济发展对意识形态工作构成新的挑战;三是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和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四是信息技术发展推进整个信息传播手段的革命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需要,通过科学途径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更多地以民族和国家意识形态形式表现出来,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实现意识形态内容的与时俱进,增强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巩固和扩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从社会各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分宣传思想工作的层次性,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精髓,它不仅要求我们的思想理论要合乎客观实际,而且要随着客观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就决定党的理论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事实证明,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的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丰富和发展,都有力地推动党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当前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注重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其执政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从根本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科学分析与评价我党执政理念的演进过程,对于正确理解新一代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全新执政理念,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国林  资化 《探索》2006,(3):43-44
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已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政党的生命力问题自它诞生时起就存在 ,也是它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和取得的伟绩都是通过不断加强其生命力建设的结果。在新世纪 ,面对新问题新任务 ,党的生命力也面临着挑战。为此 ,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生命力建设 ,使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