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启智 《中国人大》2011,(19):24-24
现在的住房建设面临的一大困惑或者说是一大难题,就是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用于建设住房的土地供应量偏少、偏紧的这一状况不可能改变,今后可能会愈加严峻。保障性住房现在搞得很复杂,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祖房、棚户区改造、集资房等均统称为“保障性住房”。改革开放之前,城里的公务员全部没有个人的房子,全部是国家的房子,国家提供这种公租房是廉价的房子。  相似文献   

2.
周阳 《今日海南》2011,(9):38-38
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属于保障性住房,是指为解决城市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而推出的政策性租赁住房,其产权归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新就业职工出租。与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相比,公租房具有租金水平低、租赁关系稳定等优势,而且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本地中低收入家庭,还将惠及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符合“夹心层”的实际需要。此外,公租房具有“只租不售”的特点,租户流动性很强,  相似文献   

3.
杨运来 《人大建设》2012,(12):16-17
新闻回放:2011年8月18日,南阳市政府出台保障性住房专项检查工作实施细则。其中,小区入住户是否符合经济适用房分配资格被列入重点检查范围。9月18日,南阳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督办会,要求9月底前开工,年底完成实物工作量的50%。  相似文献   

4.
程良波 《新东方》2010,(3):57-59
一、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进程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同时,首次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建设部、财政部等部门根据该《决定》的指导精神,在同年出台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住房定义为“由相关部门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提供按照国家住房建设标准建设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普通住房”。  相似文献   

5.
尽管当前全国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已逐步建立,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等租后或售后的维护、管理与退出机制仍存在较大的制度缺陷,成为保障性住房健康推进的障碍。因此,将当前的住房保障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通过立法将保障资格的审核标准、操作办法、运行规则、监督方式和退出机制进行合理设计,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政府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6.
在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上海,住房牵动着市民的喜忧。2009年12月18日,上海经济适用房首批房源正式接受市民申购。 房价飞涨,“蜗居”难安,经济适用房承受了太多的期待,也有不少疑问待解。经济适用房如何定价才算“经济”?经适房能否惠及“夹心层”?能否平抑房价飚涨?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为此专访了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  相似文献   

7.
<正>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保障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对象严格限定为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大月刊》2011,(6):F0003-F0003
持续跟踪监督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民生改善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徐汇区人大常委会把住房保障工作作为重点监督内容予以推进。2010年,区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听取住房保障工作情况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在年初区人代会上围绕住房保障工作组织代表进行专题审议。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指导意见。然而,在各地不断推出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同时,人们逐渐发现,有这样一个群体始终游离在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之外———他们既不符合保障房资格,无法申请廉租房,又没有能力购买经济适用房,处在"夹心层"位置。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与销售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微利普通  相似文献   

11.
李磊 《观察与思考》2008,(10):34-35
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之后,近来,一个解决城市收入“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新概念——经济租用房开始浮出水面。经济租用房的诞生,体现了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新思路。但在另一方面,经济租用房又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呢?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10,(5):52-54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  相似文献   

13.
半月时政     
《今日浙江》2011,(1):4-7
2010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市考察民生工作,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胡锦涛在朝阳区管庄路保障性住房常营项目丽景园小区,同经济适用房住户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14.
甘道明 《中国人大》2011,(19):25-25
制定科学、规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总的指导思想是一定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现在,保障性住房在一定程度上讲,在住房困难的老百姓的潜意识里面已经形成“社会大范围的福利性分房建设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个潜意识要正确引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与政府的财力相匹配,保障性住房不是商品房。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是一国家政治、经济、历史的反映。十几年来,保障性住房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进行的政策措施,并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津人大》2009,(10):F0002-F0002,F0003
为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期间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出台了廉租住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四个管理办法,制订了住房保障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形成了分层保障、应保尽保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了具有天津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加坡访问,谈到解决房地产问题时,温家宝提到四点考虑,包括建设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调节好高档住房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演变及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中国的住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市场运作中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变为大户型商品房为主体,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被边缘化。因此,导致市场结构失衡,住房炒作量过大,拉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扬,加之经济适用房运作设计的缺陷,运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供给结构应为:为改善居住环境而需要购买的高档商品房总量不应该超过20%;另一部分是90m2以下的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共有产权房”,这应成为中国商品房市场供给体系的主体,要占到房地产市场总量的75%;廉租房占住房建设总量的5%左右,以满足收入最低的困难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要闻     
《今日浙江》2007,(24):5-5
经济适用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建设部等7部门目前发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明确,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  相似文献   

20.
保障房迷局     
作为“十二五”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正在大剂量注入市场与保障严重失衡的中国住房市场,期冀释解深陷房地产倚重症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