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环节。邓小平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 ,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不但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业本身 ,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是政治支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在公民社会的出现、全球化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步入正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心理的,人的心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既可能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考虑人们的心理。本文仅想从两个方面谈谈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方位改革部署,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党在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架构、政治原则、政治价值目标的"三位一体"。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政治体制改革属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内涵、体系成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正向纵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先行的改革模式造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政治体制对经济的不适应逐渐凸显,政治改革势在必行。行政体制作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结合部,是大规模启动政治改革的前奏,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是政治改革的基础。将行政体制改革纳入法治化是行政体制对建设法治化国家的有力回应,也是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略论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最关注、想得最深、分析最透的 ,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思想极为丰富 ,极其深刻和精辟。这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财富 ,对于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邓小平有两个重要思想 :一是中国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 ,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 ,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不改革政治体…  相似文献   

7.
制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制度认同与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化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化,提升制度认同。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复杂系统工程。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六大动力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发动力,公民社会发展是基础动力,民主政治目标是内生动力,反腐倡廉是反冲动力,党和政府的领导是主导动力,全球化趋势是外源动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而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有很大的争议:有的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有明显进步,有的则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什么的成绩。事实上,30多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个阶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正确看待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认识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加以改善,以促进政治文明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为: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进展过快;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意识形态标准等。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错误认识,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澄清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论行政法上的责任行政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法上责任行政原则之确立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责任行政原则下的政府责任形式有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惩罚性责任和补救性责任,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等。责任行政原则的实现有赖于公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增强、责任追究制以及问责制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2.
政府责任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政府是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主要引导者,因而政府的一切活动无不与责任密切相关。政府责任是以"责任"为其核心概念,以责任体系的构建、责任的履行为其基本价值理念。这里所说的责任并不是一般词义上的责任,而是在政府的角色构架内,是政府因其特殊的公权行使者的身份而必须对民众、权力机关、法律法规、社会价值观念履行的责任。总之,政府责任就意味着对民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政府必须以"民众市场"作为导向,回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具有保证环境质量的责任。政府的环境质量责任是一种积极责任,需要政府实施一定的行为才能实现,也具有可诉性程度低的特点。政府环境质量责任要求政府保持符合标准的环境、及时修改环境标准、采取一定的行动并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实现政府环境质量的责任方式主要有政治责任、司法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相似文献   

14.
政府责任立法是一项关于政府公共权力制约及其行使边界规范的政治活动,除了宪法及相关政治法的实体性条款之外,大多数政府责任立法多应表现为程序性法案。然而,在现实中政府责任与公共权力相伴生的规律退化为法律对权责规定模糊的立法困境。在关于政府责任的立法过程中,立法语言技术滞后性问题造成了当下法律条款难以明确权责之间的界限,结果衍生出政府责任实现与追究的难题,这不利于法治政府建设。若要实现政府责任的法律控制,亟须提高立法语言技术水平,促进政府责任法律体系的统一,并加大程序性法案在政府责任立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过分强调政府的行为,重行政手段的规制而轻民事法律的调整,使环境民事责任制度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而难以形成体系.现行的环境侵权法在环境民事责任制度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和问题,影响实践中环境损害案件的处理,对于受害人权益的保护尤为不利,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的要求.应借鉴中外不同法系国家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不同架构原则,力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和环境侵害责任追究探讨一条可操作性强、理论体系完整、归责原则明晰的环境民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由司法行为带来的责任包括法律责任、政治责任、道德责任等,这些责任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司法规律和司法体制塑造了将责任汇集于法院最终由法官个人承担的责任分配体系。成为归责中心的法院和法官往往将自身压力往他处转移,形成以法院和法官为中心向四周其他主体扩散的卸责机制。卸责的手段主要有诉诸权威、规则依赖、对外转移和集体承担等。从机构层面看,法院通常将责任转移给检察机关和上下级法院;在个人层面上,法官则将责任转移给合议庭其他法官、陪审员、审判委员会以及被告人本人等。司法责任制改革在落实如何追责的前提下应当探索构建合理的卸责机制。相比于遇到瓶颈的“实体控制模式”,发挥程序功能对责任进行转移分担的“程序控制模式”效果更加显著且更易被法官所感知。  相似文献   

17.
归责原则所要解决的,乃是依据何种事实状态确定责任的归属问题,归责原则是违约责任,乃至合同法的核心制度。从责任的本质入手,归责的判断标准应符合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底线,并能体现合同自由和矫正正义。因此,有必要从民法与合同法的关系出发,反思我国合同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生活与福利保障,已经成了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中政府责任缺失的救治主要有: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管理服务;提高农民工社会政治地位,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立法制度;支持和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传统责任形态相区别且并存于责任体系之中.经济法责任由竞合性法律责任和独特性法律责任构成,是一种独立责任而不是综合责任.经济法责任的客观存在性和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体现了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严格责任原则是现阶段我国产品责任最合理的归责原则。通过对我国现行产品责任立法的法理分析,可以看出。除严格责任外,疏忽责任、担保责任客观上也为我国所适用。基于我国经济生活的日益频繁和国外严格责任学说的新发展,应将我国目前采用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视为一开放概念,并对其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其能更为科学地适用于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