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胡喜海 《传承》2012,(14):58-59,96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加强职业规划师资建设,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科学化的生涯辅导。  相似文献   

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主渠道,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找准职业定位、锻炼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困境的分析,梳理OBE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耦合思政的建构逻辑,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主体、拓展教学途径和改进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的革新和重塑,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生涯融入祖国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对破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困境和就业创业困局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涯规划教育如春风化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要求,有意识地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向高中生传播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择业观念,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之路,提高自身生涯规划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现代大学生主体的身心结构规定,教育就是不断实现对大学生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发展与重构的过程。所有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问题,主要来自学校对教育的不恰当诉求,来自家长和学生对学生自我的不恰当允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实现对职业选择和发展等理论的正确解读;在现实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实现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的体验积累和经验表达,以形成最基本具体的职业价值观念,最终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现实化,生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福建某医学高职院校的832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再运用描述性分析法就高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探索剖析。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医学生的自我认知程度较高,但职业认知程度偏低;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程度较低,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职业发展计划不明确或感到迷茫。由此可见,高职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加强重视和引导,帮助学生尽早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廉思 《人民论坛》2023,(20):82-85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充分、就业预期存在偏差、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培养亟待加强。为此,在高校已有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发挥学生组织的优势,鼓励更多青年力量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工作体系中来。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某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提升他们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设计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培训,可以发现当今研究生存在究竟是知识的欠缺、能力与实践经验的不足还是方法技巧的缺乏的问题,为就业中心或培训机构提供真实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内涵、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是实现成教大学生职业目标的关键、是完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体系的必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因此只有加强对成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才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实现企业需求与终生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9.
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筑梦之旅"工作坊以"立足职业定位,实现人生梦想"为主题组织实施特色辅导活动,通过自我认知、团体融入、团体互动、团体辅导等过程与环节,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探索职业世界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团体心理辅导已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不强问题较突出,表现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定位过高等五个方面。影响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既有学生层面的,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为此,各高校要在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大众化就业观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茹 《前沿》2012,(2):186-188
地方高校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范围太过广泛,缺乏职业针对性,不利于学生自身专业与职业的认识,使职业生涯教育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研究得出师范生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应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骨架,有机结合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学习阶段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一直都在提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通常让员工自己填报三到五年的发展计划,但并不了解员工的优势、能力、兴趣、个I譬等因素,加上企业内部晋升通道的有限性,员工可选择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其实我们可以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看待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把个人当做企业一样去经营,由此得出职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融入式教学是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而发展出的对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它将所有有利于学生认知、掌握技能的教学方法或实践教学阵地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融汇、整合在一起。公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适用融入式教学,可以从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入到公安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体验式教学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将职业生涯理念融入整个公安高等教育教学中等方面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角色的调整以及理顺与学生公安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尚存在着不少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注重教育与培训的并举,以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洞察现代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努力使职业学院办成现代职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人才孵化基地;及时了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努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基层民警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185位基层民警进行调查,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基层民警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自我探索、职业目标确立、继续学习、能力展示、人际关系构建五个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基层民警的整体职业生涯规划水平不高,不同性别、不同警龄、不同入职方式以及不同职级的民警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各方面体现出显著性差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民警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安工作要求建立持续、适应、可行的民警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宋珺 《青年论坛》2011,(5):60-63
大学生内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个体对其从事职业应具备的理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要素的准备和塑造过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部分。实施大学生内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有效途径,有利于激发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自主性,有利于形成符合学生个体特殊性的素质提高方案和实施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素质协调发展和保持素质提升的可持续性。我们可以从个人努力、高校推进、国家鼓励三个层面推进大学生内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7.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起源于美国,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的生活目标、职业价值观以及个性特征;了解职业及其环境,正确确定与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从而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就感与幸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大学生就业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从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让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是各高校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引导大学生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对高校培养适应个体特征、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认知、导向、激励和凝聚等方面功能。高校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以此为载体依托,从认识、制度、实践和方法等四个层面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形势新常态下,就业压力依然很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内涵的提升、拓展和延伸。国内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师资水平不高、课程体系不健全和实训平台不足的问题;"校企协同"理念下,引入企业资金,实施"三项工程",以"项目化"运作模式,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