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主张是孔子针对"直躬证父"提出的,近现代肯认和维护孔子主张的学人虽然有着相近的思想旨归,但对"直躬证父"一章的注释和解读存在歧异,塑造了"真"的直躬、"酷"的直躬、"丑"的直躬三种人物形象,对孔子主张的正当性论述则存在神圣性叙事、生活化叙事和法律性叙事三种选择。揭示这些注释和解读当中的分歧,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儒学处境,也能为儒学现代价值的重新审视提供各种不同的诠释维度。  相似文献   

2.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主张是孔子针对"直躬证父"提出的,近现代肯认和维护孔子主张的学人虽然有着相近的思想旨归,但对"直躬证父"一章的注释和解读存在歧异,塑造了"真"的直躬、"酷"的直躬、"丑"的直躬三种人物形象,对孔子主张的正当性论述则存在神圣性叙事、生活化叙事和法律性叙事三种选择。揭示这些注释和解读当中的分歧,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儒学处境,也能为儒学现代价值的重新审视提供各种不同的诠释维度。  相似文献   

3.
马国华 《人民论坛》2011,(8):214-215
孔子的人伦思想涉及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人际关系,孔子的人伦思想就是对这五种人际关系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的阐释。孔子的人伦思想中始终有一种施报平衡的原则贯穿其中。这种施报平衡原则是我国自原始社会到春秋时代的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惯例。孔子主张从自己开始主动建立和谐的施报关系。  相似文献   

4.
明智 ,是中国古代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儒家视“智”为“三达德”(智、仁、勇 )之首。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智”是道德的核心 ,但却表明只有智者才能成为仁人。它要求人们明辨是非 ,不受迷惑、蒙蔽 ,能见于未萌 ,见微知著 ,正确决断 ,趋利避害 ,能知人知己 ,而这些要求都离不开一个“明”字。中国古代哲人用“明”来解释“智” ,称之为“明智” ,是十分精当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弘扬明智品质 ,对于稳定社会秩序 ,协调人际关系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有着注重人际关系传统的国家,先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早有洞见。古语云:“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也。”又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能群”、“人和”成为成事的重要条件。古往今来,不论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文学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军人素质的培养。军人素质,是军人为适应特殊使命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的综合体。孙子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正如梅尧臣所言:“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服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仔细想来,孙子强调的“将之五德”对我们当今军校教育培养将帅素质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会衰弱。他在…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为,当前最具价值、值得我们思考体悟的应该包括天、地、人、德、忠、信、仁、礼、孝、悌、和、廉、耻、勇几个字。天、地、人,在《周易》中称为"三才",三才各有其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说卦》)。天、地、人三才合一,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王"。能够具备贯  相似文献   

8.
备课卡片     
科目公民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在社会上站得住,同时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他人事事行得通。他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以下方法:(1)推己及人,由人及己。即主张将心比心,与别人的感情取得和谐一致。(2)“躬自厚而薄责人”。即注重自我一方在人际关系好坏中的作用。他说:“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即批评自己的坏处,不要批评别人的坏处,就可以消除无形的怨恨。(3)“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即认为个人的情感、思想都不宜不看对象滥加发泄,而是要察言观色,并有退让精神。(4)“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感也”。即对他人不能爱之过甚或恶之过甚,要选择适中,否则就是迷惑。孔子的上述处理人际关  相似文献   

9.
真知灼见     
正小家亦能大风范文/阮直央视街头的"家风"采访引发人们对家风问题的关注、热议,我也深有感触。我们民族的家风家教源远流长。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婚姻家庭关系契约化、圣礼化的国家。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礼"就是"周礼",周礼中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把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仁爱、美德、敬老爱幼高于君臣关系,孔子在"复礼"之后又改造了周礼,君臣关系才高于了家庭关系。可见,家风于中国人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万绪珍 《前沿》2013,(4):36-37
孔子提出过"知""仁""勇"三达德,"勇"作为理想道德目标之一,但事实上此时在社会中存在的"勇"与他的理想相距甚远,怎样缩小现实之"勇"和"勇"德的距离,使二者趋于统一,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文章从人们的信仰、生死观、对功利的追求、正义的环境、适当的教育等角度讨论了道德主体实现"勇"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品评古今五言诗作的过程中,钟嵘的诗学思想受其古今观念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诗学批评方法上,钟嵘采用溯源析流的方法对古今作家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为具体而完整的阐释。而在对诗歌特征和审美标准的认识上,无论是"吟咏性情"的观点,还是"直寻"的提法乃至是"贵奇"的风格主张,都有反对拟古的本意在其中,但同时钟嵘又能在其古今兼顾的思路下对当时文坛过于求新的弊病予以严厉的批评。钟嵘这一古今观念在其对具有古今倾向的作家之品第中有更为直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道德困境不仅仅是善恶标准的混乱和模糊不清,更是追寻"自由"的人对自我道德能力的漠视甚至放弃."勇"是现代人鲜谈的德性,而恰恰这一"义理之勇"确证人的道德能力,成就人的道德实践,维护社会正义.以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勇"为思想资源,从而对"勇"进行现代意义的重新阐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勇立潮头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时期伟大实践的形象概括。勇立潮头有着丰富的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勇立潮头的前提,贵在实干是勇立潮头的关键,创造实绩是勇立潮头的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勇立潮头的先行者,就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强化敢于担当的责任、保持敢闯敢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老子提出的守柔思想,包括守柔的根据、守柔的意义、守柔的目标、守柔的原则和守柔的思路。它对中小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战略制胜,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组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能较大地影响公务员的职业适应性,而个体的职业发展空间与知识技能的认知也会对其职业适应性产生影响。实证分析证实,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组织环境和个体认知均能影响初任公务员的职业适应性。从组织与个体策略入手,改善与提升组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积极改善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公务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有助于公务员职业适应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黑德昆 《北京观察》2017,(12):70-71
<正>那年秋天一段欢乐时光周围农村收成好烟草价格市场上坚挺不坠炎炎长夏过后最初的凉爽使人松快得直想去做件大事路面尘土飞扬路边菊花金黄甘蔗熟了透出尊严紫红每天清早客车来带小孩去学校假日在松林里他们合伙猎狐狸家院的绳索上晾满被褥冬衣白薯摊了一地干草堆得高又高暮色苍茫屋舍间炊烟袅袅橘色的月亮扁而大头几个寒意夜静得不能更静以前的秋天好像没有这样静的——木心《佐治亚州小镇之秋》木心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我都喜欢。佐治亚州小镇的秋天是刚中有柔,而江南的秋天是柔中带  相似文献   

17.
马欣  李金山 《当代广西》2004,(22):59-59
柔非弱也,刚非强也。柔与刚相对而生,相依而存,刚柔相济,柔能克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人不能只有骨架,还要具备血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这骨架就是刚, 这血肉就是柔,刚柔并济,便共同构成了美丽人生。领导要善于用柔,并不是指领导性格上的柔嫩、软弱,而是指领导方法应当讲究艺术,善于用温和的手段处理棘手的问题, 善于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同事间的关系,善于用平和的方式化解各种矛盾,善于用比较策略的做法聚拢人心。大愚者大智,至柔者至刚。柔是外在的,刚是内在的;柔是形式,刚是内容;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用比较策略的方式方法,达到真正自立自强和事业成功的目的,这才是柔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对IT行业8名白领青年的深度访谈资料,采用质的资料分析软件Nvivo7,对白领青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白领青年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工具性人际关系,从总体上看,处于负面状态.这种负面状态,巨大地消解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而白领青年与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处于良性状态.这种良性的情感性人际关系,则增添了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文章最后深入地探寻了情感性人际关系对白领青年主观幸福观产生正功能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人际关系中的经济化倾向明显增强。在自然经济的古代,道学夫子吹嘘“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真正能做到的人其实很少。在计划经济年代,忌讳讲经济利益,只讲“发扬风格”,“无偿服务”,因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觉悟水平,真  相似文献   

20.
张磊 《长白学刊》2009,(5):138-141
作为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的唐甄,以人人平等为出发点,提出了帝王皆贼和治乱唯君的思想,把矛头直对君主专制政治;并针对其政治弊端,提出了限制君主权力的主张,从而使其反专制思想达到了明末清初时代的高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