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则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精神成果。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形态是一个多维系统,制度化的成果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制度化成果的最新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彰显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化建设需要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系统中考察,辩证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吸引大众,着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造福大众,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苏礼和 《桂海论丛》2010,26(1):7-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既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出符合中国具体实践的理论成果,又要以世界眼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将之置于全球视野之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互动和交流。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非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丰硕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世界联系和交流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9,(4)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转换逻辑。就周期而言,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就时态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时代话语、实践精神和理论成果的形态演进。这些都是基本国情、价值取向、思想路线的"不变"逻辑基础上创新变化的现实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要重视方法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及其核心反复强调过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要求。方法论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我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不仅要认识到其理论进程和理论成果层面的意义,更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本身就是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二者关系的一种方法。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还是理论成果,都要从方法论的视角去看待、去理解。从方法论的视角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和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刻认识学风的重要性,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性;可以更好地回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深化理论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堂  施瑞 《桂海论丛》2020,(1):30-33
新中国70年的伟大征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斗争史,同时也是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辉煌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南。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是党中央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成果。  相似文献   

8.
白洁 《传承》2013,(8):29-31
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邓小平是新时期探索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在理论贡献方面,他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态度,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原则,科学对待并正确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白洁 《传承》2013,(6):29-31
九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邓小平是新时期探索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在理论贡献方面,他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态度,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原则,科学对待并正确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发范式,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演进模式,体现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面对和化解的是不同的中国问题,产生不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但贯穿于其中的内在逻辑法则却是一脉相承的。把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逻辑前提、逻辑主线、逻辑进路、逻辑基础等层面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要义和内涵,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共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总结这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蔡蓉 《传承》2010,(18):36-37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在"相结合"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我们得到许多历史启示.这对于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实践课题与两大理论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5.
温清  陶柱标 《传承》2012,(10):32-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马克思主义仅仅是实现了中国化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众化,科学理论才能被群众掌握和认同,并受到拥护,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在"相结合"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刘林元 《群众》2011,(9):33-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是矗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进过程中的两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改变中国面貌的两大实践过程的记录和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回顾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历史任务,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且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之中,同中国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实践等相结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最终实现对中国社会的成功改造。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在此过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二是形式上,赋予经典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元素,使其转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