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12年1月7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黑龙江大学共同举办了俄罗斯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年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大学的国内知名学者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问题进行了交流和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与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振兴东北经济与东北亚经贸合作”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7月 2 1日在哈尔滨市友谊宫隆重召开。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利民、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 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由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赵传君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常玢教授主持。会议围绕东北经济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古阿姆"集团是独联体框架内以乌克兰为首且横跨独联体3个地域(中亚、高加索、欧洲地区)的地区组织.该组织曾一度偃旗息鼓,但自独联体内发生"颜色革命"以来,它在美国的扶持下重整旗鼓,异常活跃,并于2006年5月23日更名为"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古阿姆".  相似文献   

4.
"古阿姆"集团是独联体框架内以乌克兰为首且横跨独联体三个地域(中亚、高加索、欧洲地区)的地区组织.该组织曾一度偃旗息鼓,但自独联体发生"颜色"革命以来,在美国的扶持下重整旗鼓,并于2006年5月23日更名为"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古阿姆".该集团的重新崛起加速了独联体地区的地缘政治分化进程和经济非一体化进程,并催生俄罗斯新的独联体政策.  相似文献   

5.
由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杂志编辑部和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普京第二任期中俄经贸合作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3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远东国立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进程重新升温,主要得益于各国集中精力落实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较大改善、乌兹别克斯坦调整对外政策和中俄在中亚加强协作。与此同时,受阿富汗局势、大国竞争以及中亚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等因素影响,中亚一体化道路仍困难重重。与其他独联体成员因独联体发展缓慢而另起炉灶不同的是,中亚发展内部一体化合作总体有利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合作,有助于探索实践"上海精神",二者相互促进,而不是掣肘。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是顺应形势需求的自然进程,符合上海合作组织追求的合作目标。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东欧中亚研究会倡议、由该研究会西伯利亚与远东问题研究中心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图们江国际开发研究所联合发起的“西伯利亚问题研讨会”于1996年11月4日至5日在哈尔滨市北方大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黑龙江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佳木斯市政府、绥芬河市委政研室等20余家单位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潘春良同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范洪才同志和步平副院长、黑龙江大学副校长衣俊卿教授、佳木斯市副市长赵庆有同志及著名专家陆南泉教授等。 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中国西伯利亚与远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景学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首先代表本次研讨会领导小组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西伯利亚研究都非常重视,这不仅因为该地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一心想趁俄罗斯虚弱之机扩大在东欧与中亚的影响力,企图彻底肢解独联体,大肆从事"民主改造",策划"颜色革命",并在乌克兰、格鲁吉亚与吉尔吉斯斯坦连连得手。美国还企图将"颜色革命"进行到底,对俄实施"和平演变"。美国的"弱俄"政策与俄罗斯的"强俄"战略终于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发生激烈碰撞,俄罗斯一改长期的被动防守,主动出击,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中亚有关国家的关系。美俄在独联体及中亚的地缘攻守态势逐渐出现重大变化:美国被迫从乌兹别克斯坦撤军,并一再乞求其他国家保留美军基地;俄乌两国则签署联盟协定。美俄之间不仅存在"单极"与多极的结构性矛盾,而且彼此在战略利益、价值观与发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15日,中国驻俄前大使、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所长李风林,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会会长李静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邢广程应邀到黑龙江社科院作学术报告,就当前俄罗斯和中俄关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院领导和俄罗斯所、东北亚所、历史所等单位研究人员以及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所的学者近百人出席报告会。  相似文献   

10.
北方沿边重要口岸城市─—黑河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全市面积14443平方公里,人口15万,由18个民族组成。黑河与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是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万里边境线上最大的对应城市.是黑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12月12日,在吉林大学东荣大厦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了"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是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清才教授主持的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东北亚战略与政策研究"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之一。本项目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同时还邀请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俄美关系的"蜜月期"很快结束,矛盾和分歧不断加深,这突出体现在双方对独联体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争夺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中亚实现战略突破,并通过支持"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地区推进全球"民主"战略,使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面临强大压力;同时,随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得以全面复苏,自信心日益增强,进而在独联体地区对美国展开全面回击.乌克兰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在后苏联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成为俄美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范围内的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国家在北约50周年推出《联盟战略概念》及武力干预科索沃后,对外政策方针发生了明显变化。本已与俄及独联体不同程度离心离德的各国政府,在外交战略上更加向西方倾斜。 一、与俄及独联体的离心倾向增强 苏联解体后,建立在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与军事合作一直未能发挥实质性的功能,使一些前苏共和国对独联体、尤其是对俄罗斯所起的作用失去了信心。今年4月,在独联体集体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12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召开了2007年学术年会。本着对外开放办年会的原则,该所邀请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李传勋教授,黑龙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外经处处长高玉海研究员,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对外经贸》主编王桂兰研究员,日本松山大学经济学博士马红梅参加会议。省社科院的曲伟院长,朱宇副院长,省社联副主席、哲学所所长刘伟民研究员,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傅明静研究馆员和东北亚研究所副所长笪志刚研究员出席了研讨会。出席会议的还有院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等数十人。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初祥研究员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一、中亚地区在俄罗斯地缘经济战略中占有特殊地位 俄罗斯转型二十多年以来,除了1990年代上半期俄罗斯在战略方向上急于"回归"欧洲文明和忙于整合国内政治经济秩序之外,在大部分时间内,俄罗斯都非常重视中亚地区对于俄罗斯的地缘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中亚地区是俄罗斯独联体战略的核心和"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十一届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来自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的相关领导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大会对学会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审议通过了新的理事会名单与管理办法。在随后举行的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欧亚地区战略态势、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形势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地区前沿问题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继承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下滑。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新政策,使俄罗斯逐步走向复兴。普京政府在吸取历史和现实教训的基础上,以复兴大国地位为指向,开展务实外交。一方面,它仍视中亚地区为俄传统的势力范围,坚决反对美国的渗透;另一方面,它正视美国介入的现实,采取更灵活的手段争取中亚国家。俄在坚持优先发展与独联体国家间关系的同时,开始对独联体国家区别对待。中亚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但鉴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传统优势,美国政府没有采取冒进的政策,而是稳扎稳打,由点及面地向中亚全面渗透。俄美两国在中亚的战略是相冲突的,这将使两国在中亚展开全面的争夺。  相似文献   

18.
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开展能源合作,是中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目前美欧都在采取措施,希望从中亚地区进口更多的天然气,同时遏制中俄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俄也正在增强对这一地区天然气资源的控制。因此,我国必须认真研究,及时应对,以期与有关的独联体国家在世界能源博弈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9.
"颜色革命"后欧亚地区形势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卷原苏联欧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对该地区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影响深远.最突出的表现是,它进一步改变了欧亚地区地缘政治版图及其区域分野,"后苏联空间"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整体正在被打破并被重新分割组合,独联体的前途和命运受到严峻挑战.而在中亚地区,"颜色革命"推动了大国关系的重新平衡.  相似文献   

20.
1994年3月4日和11日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关于俄罗斯经济形势及中俄边境贸易问题的专家讨论会。会议由黑龙江省东北亚研究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西伯利亚研究所召集。由中心主任兼西伯利亚所所长徐景学教授主持。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远东经贸导报》、省计划委员会、省边贸局、省外联办及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的部分俄国问题专家和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