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医用基因技术实用性与可专利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时代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创新 ,人类能够发明并生产出高精度基因诊断工具和特效基因药物以对抗目前尚难以控制的疾病。但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 ,也面临着法律保护上的缺陷与空白 ,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对此问题进行研讨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保险中“基因歧视”的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迁 《法学》2003,(12)
基因时代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创新 ,人类能够发明并生产出高精度基因诊断工具和特效基因药物以对抗目前尚难以控制的疾病。但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 ,也面临着法律保护上的缺陷与空白 ,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对此问题进行研讨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将已经解析的基因组情报加以应用于人类各种生活领域的课题,与基因技术相关的伦理、法律以及社会问题研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基因隐私权问题就是其中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对基因信息的概念及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对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这正是基因技术对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做出的必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莉 《法制与社会》2010,(33):193-193,212
基因技术的产生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基因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发了一系列广泛地思考。本文以基因食品为研究对象,从人文角度分析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基因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目前有关基因技术及基因工程方面立法分析的基础上,对刑法规制基因工程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因刑事立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理论,自此人类开始对基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如何进一步将已经解析的基因组情报加以充分利用,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课题,同时与基因技术相关的伦理、法律以及社会问题研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基因隐私权即为被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对基因隐私权的概念、特征以及保护现状作为切入点,提出对我国基因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正发生着巨大地变革,“生物技术时代”已然到来.但是,如何在享受基因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基因提供者给予全面合理的保护也成为了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由于基因信息能够在医疗、诊断、医药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与之相关的财产利益纠纷便不可避免的出现,现有的隐私权保护与侵权法保护的模式已不足以为个人对其基因提供者提供保护.构建一种更加合理的权利对基因提供者进行保护、平衡各方利益,这一需求已愈加迫切.  相似文献   

8.
基因技术的可专利性与投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烨 《律师世界》2001,(11):28-30
2000年6月26日,公立人类基因组和私营基因研究中心塞莱拉公司共同宣布基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科学家们破译了97%的人类遗传密码,完成了85%的基因碱基对测序。这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基因技术世纪已经来临,人类文明正面临一场基因革命。有关基因技术研究成果的法律保护问题也被提到专利保护层面上来。基因技术发明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基因技术世纪的核心,但仅有知识创新成果还不足以发展经济,占有市场份额,只有将其进行法律保护后,才能成为独特的发展优势。专利制度就是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9.
学理界对是否赋予基因本身和基因技术专利法保护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认为基因本身和基因技术是具有可专利性的,但不能以此为由,全面抹杀传统的原则和宗旨。为了协调好国家、基因提供者与基因专利权人之间的利益,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立专门机构对涉外基因专利进行统一管理,以防止基因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通过规定“农民权”,认定基因是一种由国家和基因提供者共同所有的财产,使广大农民也能分享专利权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提供者利益分享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 1世纪 ,基因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资源 ,是基因技术研究成果之源泉。在给予基因技术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 ,不应忽视基因提供者的利益 ,即采集基因时应征得基因所有人的同意并给予经济补偿 ,取得研究成果后基因提供者有权分享利益。该利益分享并非基于伦理准则 ,而是有其法律基础的 ,包括人格权保护理论与专利权归属理论。  相似文献   

11.
贾元 《法学》2024,(4):77-94
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刑法对之加以回应。现有刑法对基因技术利用行为规制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的刑事立法具有滞后性,并在生物科技利用行为规制方面呈现被动性特点;二是现有罪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国刑法已经设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和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走私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罪等罪名,但尚不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基因技术利用行为的规制需求。由于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具有强烈的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强伦理性,对这类行为的规制应当以风险预防原则为基础展开。在现有刑法框架下,对相关行为可以通过对现有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的解释适用进行规制,但这样仅能起到事后惩罚作用,而无法实现风险的提前预防。所以最有效方式是通过立法途径对风险进行溯源预防,即在基因开发利用行为的研究阶段就采取较为严格的规制措施,必要时设立新的罪名。  相似文献   

12.
杨帆 《犯罪研究》2009,(6):16-21
基因犯罪是伴随着基因技术而产生,因基因技术不当研发、滥用所带来的以及侵犯基因资源、基因信息的严重危险、危害行为。基因犯罪往往关联着不可预知的基因风险,基因风险是系统性的、不可测量性的、人为建构性的、复杂性的新型风险;它正是“风险社会”中典型的风险型态。刑法须由法益保护的基点,转换到风险控制的维度,方能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3.
国际前沿的生物基因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挑战。本文论述了基因犯罪以及生殖陆克隆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处罚的这一全新法律问题,并向人们展示了生物科技时代刑事法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昊亮 《法学杂志》2005,5(4):124-126
基因原材料是基因研究的基础,但是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利益几乎得不到任何保护。这在一个基因专利动辄获利上亿美元的情况下,显得极不合理。虽然知识产权制度是以保护智力创造者的利益为目的的,但是它也从来没有忽视物质提供者的利益,这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法律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规定。我们应该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确定为物质提供者,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有利于基因原材料提供者与基因开发者的利益平衡,也有利于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权利滥用限制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明 《电子知识产权》2003,31(12):14-16
一、问题的提出基因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及其初步显现出来的广阔应用前景,使得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21世纪将是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巨大进展,生物基因工程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如何科学、合理地  相似文献   

16.
基因测试机构的垄断:BRCA1与BRCA2基因专利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将基因专利授予给某一公司产生的对公共健康的危害尚未解决时,将基因专利授予给基因测试机构带来了更大的垄断问题。基因测试专利的保护定位更是一个技术标准专利战略应用的问题,谁掌握了基因测试专利谁就是基因技术发展的主导者。国际上有关基因专利保护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我国在基因专利保护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制定中国的基因专利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7.
张宏 《河北法学》2006,24(9):151-154
由于基因科学迅速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个人基因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日显突出.从民法上的隐私权出发,提出基因隐私权的概念,并继而探讨基因隐私权与其他权利,尤其是基因知情权的冲突.通过比较美国与我国对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对基因隐私权进行系统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基因技术发展的伦理与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应地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现有的伦理和法律都产生了极大,中击。从生命伦理学和法理学的角度,论述基因技术所引发的基因歧视、基因资源保护、基因制药与基因治疗等若干问题,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生物科技立法,依法合理规制基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通过基因可专利性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出在我国实施基因专利保护有着很深的基础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基因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基因保护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因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法提出了诸多挑战。一方面,各国立法基本上承认并保护基因技术专利;另一方面,人类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权利及应当享有的利益在理论上仍待进一步研究。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人类基因的基本属性出发,论述了基因原材料提供者的权利性质,并最终得出人类基因原材料提供者应当享有基因信息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