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律宾今年5月8日的议会和地方选举,经过近4个星期的检票,结果才予揭晓。改选的12名参议员中,9名由执政党联盟支持的候选人当选,另外3名则由反对党候选人当选。5月选举前后,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风波迭起,危机四起,反映了菲律宾政局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国际上,中国与菲律宾有关南沙问题的争执以及新加坡处死一名菲律宾女佣事件都被菲律宾政客用以作为竞选筹码,致使中菲及新菲关系都一度出现紧张局面。5月选举并未取得拉莫斯所期望的满意结果。选举以后,反对党阵营中增加了强硬派人物,执政党联盟内部的矛盾也将加深,这些都会…  相似文献   

2.
5月10日是菲律宾总统大选日,约有75%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由于菲律宾采取的是人工计票方式,因此大选结果几个星期后才能见分晓。在参选的五位总统候选人中,真正有实力问鼎总统宝座的是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阿罗约和反对派候选人、影帝费尔南多·普欧。选举当天,菲“社会气象站”组织的出口民调显示,阿罗约的支持率为40.84%,普欧只有32.26%。阿罗约极有可能在以后六年里继续领导菲律宾。 普欧的排名曾一直高居民调榜首,但随着大选的临近,他逐渐失去了选民的支持。与普欧相反,阿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10日,菲律宾举行首次“自动化选举”,自由党候选人、参议员贝尼格诺·西米恩·许寰戈·阿基诺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 Ⅲ)战胜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前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等9位候选人,成功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新总统埃斯特拉达丁胜吴秀慧5月11日,在菲律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选举中,菲律宾爱国民众战斗党候选人、副总统埃斯特拉达战胜所有竞争对手当选总统。6月30日,埃斯特拉达在巴拉索艾恩教堂正式宣誓就职,接替拉莫斯出任菲第13任总统。菲历史上第一位平民...  相似文献   

5.
2016年5月30日,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召开联席会议,宣布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为新一届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现年71岁,来自菲南重镇达沃市.他以1660多万张选票高票当选总统,比排名第二的执政党自由党候选人、前内政部长罗哈斯(Manuel Roxas Ⅱ)多出了660多万张,成为此届总统大选的最大赢家,加之其个性鲜明,口无遮拦,一时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6月30日,杜特尔特将宣誓就职菲律宾第16任总统,他将带领菲律宾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6.
1997年6月1日,法国国民议会选举揭晓,以社会党为主的左翼选举联盟夺得议会577个议席中的319个席位,战胜以保卫共和联盟和法国民主联盟为主的右翼联盟,成为薪一届议会多数派。社会党主席若斯潘出任政府总理。法国政坛出现了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三次“左右共处”局面。此次选举导致法国政局及内外政策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8.
斯里兰卡自由党是斯里兰卡影响力最大、执政时间最长的两个政党之一。在独立之后的几十年中,自由党在斯里兰卡的内政和外交方面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自由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理念、自由党与斯里兰卡政治格局的关系、自由党在斯里兰卡的政治联盟、自由党的执政政策,以及自由党执政时期中斯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译自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1964年出版的《菲律宾与美国的伙伴关系问题》一书的第十二章.作者是美国华盛顿大学远东与俄国研究所所长.作者在序言里承认,他是"从美国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在本章里,作者不能不承认菲律宾近年来日益发展的反美情绪和"越来越朝向民族主义和独立",并寻求发展同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新的关系.但是他威吓说,菲律宾要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是危险的";要建立民族独立经济"是有困难和高代价的".作者要求美国官方在所谓"美菲联盟"的范围内,对菲律宾的民族主义要求作某些让步,以便缓和菲律宾的反美民族独立运动,使它继续做美国的"忠实盟邦",并进一步利用菲律宾的民族主义,把亚洲的民疾独立国家"带到自由世界的联盟里来".  相似文献   

10.
5月11日菲律宾举行20世纪的最后一次大选。参加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共有10名。登记选民为3400多万人,实际投票率超过80%。菲选举署认为,此次选举总的来说是和平和有秩序的,标志着菲民主制度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在本届大选中,埃斯特拉达获得1052多万张选票,占选票总数的40%,当选为菲总统,并于6月30日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新总理约翰·霍华德方华三年一度的澳大利亚联邦大选3月4日落下帷幕。反对党联盟——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在众议院148个席位中,以90比46的优势战胜执政长达13年的工党。联盟领袖霍华德取代基廷,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第25位总理。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曾...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概况     
政府1972年9月23日以后,菲律宾国家元首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实施了军管法令。马科斯第二次连任(也是最后一次连任总统)的任期按理应该在1973年到期。菲律宾的宪法(目前已中止执行)是仿效美国宪法的,国家设有参议院(有二十四个议席)和众议院(有一百二十个议席)。菲律宾的两大政党是国民党(执政党)和自由党,它们在参议院  相似文献   

13.
一、紧锣密鼓备战2004年大选2004年是亚洲的大选年。在东南亚将有3个国家举行大选 ,即印尼的立法机构选举和总统选举 ,以及菲律宾的总统选举。为此 ,两国主要政党和政要的大选热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印度尼西亚印尼的议会和总统选举 ,分别定在2004年4月和7月举行。根据2002年印尼宪法修正案 ,将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正副总统 ,改变原来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的做法。根据2003年7月7日新总统选举法规定 ,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在先前的国会选举中获得3%的席位或获得全国5%以上选票的 ,方可推举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2003年的下半年 ,各党派备…  相似文献   

14.
一、美统时期菲律宾华侨经济发展的背景1898年美国击败西班牙取得菲律宾,接着又镇压了菲独立运动,于1901年完成了对菲的占领和控制。此后直到1946年7月菲宣布独立,菲律宾为美国殖民地。其中ig35年9月以后为自治领,1942年1月至1945年7月为日本占领时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的生产有了发展,经济也趋向活跃,美菲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工业品得以向菲倾销,而菲之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亦可运销于美。西班牙对菲经济开发无所作为,美则力促菲的经济开发,它鼓励建立农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设立银行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15.
与我国台湾省隔海相望的菲律宾,虽然于1991年迫使美军撤出其驻菲军事基地,但这并不影响菲美间的亲密关系。 最近,克林顿又许诺向菲提供1亿美元的援助,以推动菲律宾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自2016年6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以来,美菲同盟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奥巴马执政末期美菲同盟关系由密切变为冷淡;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美菲关系得到改善,但双方之间的矛盾犹存。尤其是2018年底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提出审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引发轩然大波。美菲同盟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包括:两国领导人关系、各自利益的重心方向、国内局势需求、外交政策变化等等。目前,菲律宾提出审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一事尚无结果,未来两国同盟关系的演变发展仍将充满变数,但总体是继续维系甚至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論是自由党或者國民党,也不論是進步的或者反动的派別(这些派別不一定是同那一党結合在一起),都在热衷地揣測馬卡巴格尔总統的后半任期,特別是关于他或許会企圖得到連选連任,以及他开始执行的各种改革是否繼續的問題。馬卡巴格尔总統至今还沒有宣布或通知他自己的自由党关于他是否要在1965年謀求連选的問題。但是,參議院主席F·馬可斯已經直接了当地向他提出,要求他履行他在1961年所說的不競选連任的諾言,以便讓他自己輸到競选总統的职位。自由党已經分裂成为三派:第一派支持馬卡巴格尔連任的意圖,第二派支持參議院主席馬可斯競选总統的計划,第三派支持付总統E·佩拉易茲和參議員R·曼格拉布茲競选总統的雄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以来,中国成为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菲中贸易对两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机械及运输设备和农产品贸易数据,评估菲中贸易对菲律宾经济、就业和民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执政以来,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安全合作是实施该战略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注重与菲律宾的安全合作,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美菲防务协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美国对菲律宾持续提供军事援助;美菲联合军事演习不断升级,尤其是海上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上述表现既是美国为实施"印太战略",维护其霸权地位的客观需求,也是基于美菲双方对于反恐以及海洋问题等多重因素的战略考量。目前,就美菲安全合作的发展态势来分析,未来美菲安全合作会继续得以维系,但因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中美存在"双元依赖",美菲对华战略分歧,以及"美国优先"执政理念的利己主义色彩严重,导致美菲安全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增多。对此,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处理好与菲律宾的关系,化解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