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宁夏生态移民的开发历程,从移民满意度、移民生活水平评价、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展现生态移民建设成效,深入分析移民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进一步推动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你们一共来了多少人?""一共来了300多人。""来这里工作还习惯吗?""有师傅带着学技术,对我们而言是个新的平台。""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厂里给我们提供了宿舍,上下班还有汽车接送,挺好的。"这是自治区党委常委杨春光在宁夏煜林化工有限公司调研时与一位移民职工的对话。宁夏的春天,是个多风的季节。4月24日,自治区党委常委杨春光在石嘴山市市委书记彭友东、惠农区区委书记张伟等人的陪同下,顶着狂风,在沙尘天气里调研石嘴山市移民就业情况。宁夏虽然不大,但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各异。为了让山区人民和川区  相似文献   

3.
许芬 《共产党人》2012,(8):43-45
正生态移民是在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一种以政府主导为主,重建生态、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而发生的人口迁移和经济社会系统重建的活动。它是破解区域生态和生存矛盾、实现双赢的战略抉择。2011年,宁夏启动实施"十二五"时期最大的民生工程——中南部  相似文献   

4.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1,(12):20-21
<正>20年多年前,固原市开始由政府统一组织,对生态封育区、地质灾害区、水库淹没区以及中部干旱带等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群众实行易地搬迁,重建家园,这就是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在新开发建设的芦草洼、红寺堡、国营长山头农场隆湖及本县(区)等移民聚居区。现在他们生活得如何?记者就这个问题走访了他们。县内移民其乐融融五月,正是日光温棚收获的季节。在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马成祥的温棚里,一家3口正在采摘西红柿,3栋温棚年预计收入可达2万余元。年近60岁的马成祥说:"温棚种植虽然辛苦一些,但收入高,以前收入无法比。"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1,(3):22
<正>同心县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盯生态移民群众生活、就业、稳定、脱贫、致富"五大主题",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实施"六大行动"。以服务移民创先,促进和谐争优,鞭策广大党员担当起了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政策的宣传员、工作的联络员、群众的服务员。宣传引导行动。通过推行党员承诺、结对帮扶、下乡调研等活动,把党的声音通过党员及时传递到群众中去。全县900多名党员,深入到移民村群众家中做好移民政策宣传工作,发放《致移民区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2000多份,耐心说服移民群众搬迁。  相似文献   

6.
曾文华 《学习月刊》2011,(16):46-47
丹江口市自2009年2月启动库区移民搬迁工作以来,始终把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全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按照"讲政治,服从大局;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取得了移民外迁工作的全面胜利,受到了国务院南建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一、精心组织,圆满完成移民外迁任务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优化水资源配  相似文献   

7.
避险解困项目,是国家水利部移民局实施的试点性项目,由该局安排一定资金,专门解决地质灾害易发区和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存在突出问题的水库移民贫困问题。为了让这项政策落地,让更多处于险困的移民享受政策红利,尽快脱贫,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广泛调研,摸清底数,向国家水利部移民局申报试点项目,争取更多资金倾斜云南,让更多水库移民群众脱离险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峡库区最后一批移民的搬迁,移民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生计日趋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同时三峡旅游的发展也处于瓶颈状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百万大移民的后续经济生活,做好库区旅游总的规划与开发,可以说省级单位的构建是其最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徐树雄 《共产党人》2012,(Z1):57-58
正宁夏中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扶贫攻坚任务艰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实施扶贫的另一种方式——生态移民。30多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近50万人通过生态移民与劳务移民,走出大山,改变了命运,生活今非昔比。但是以前的生态移民不同于十二五时期的生态移民。从2011年起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规模大、起点高。在五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11,(8):9-13
<正>4月12日,王正伟主席对我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工程作出全面部署: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一场生态移民攻坚战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是我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山区群众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其重要意义在各类文件、材料、报纸当中都多次提及。张毅书记非常重视,一到任就去固原调研,访贫问  相似文献   

11.
邛崃市南宝山异地安置采取了成建制整村安置的方式,做到了产业解困、就业解忧、文化解疑、社保解围。异地安置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一些社会问题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现出来。借鉴国内外在异地安置移民中的经验,吸取个别教训,要破解这些社会难题,一是要在文化重建中提倡"五民文化",提升灾民的文化软实力,二是在异地安置工作中引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理念,打牢"四大基础",推进异地安置全面实现"搬得来、住得下、生活稳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态移民作为一种改善宁夏南部山区自然环境,提高南部山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移民乡———月牙湖乡的现状及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建议,从而为促进自治区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开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态移民作为宁夏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仅要使移民脱贫致富,更要使其权益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得以充分保障.面对宁夏生态移民安置的现状,做好移民生活水平保障;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生态移民参与和申诉制度;建立政府权威与民间社会运作体系的互动;加强移民立法,完善生态移民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王世昌  林娟 《当代贵州》2012,(16):14-15
"几根立柱、几把茅草、几块石头、几张蓠笆围成房,木作枕头、草作被。"这句话,曾是罗甸很多农村人家的生活写照。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之前,罗甸县有10多万人处在极贫线下的贫困人口。这10多万人,一直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那里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恶劣,一方水土根本养不活一方人。为改善广大群众的基本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15.
当三峡工程的跨世纪梦想以钢筋水泥的形态实现,当大水过处,沿岸百姓的生活轨迹被重新改写,当离别故园爬上高岗,不得不重新面对崭新的一切,当“我们要把好日子搬上山去”这句话代表了一切的豪言壮语……我们无法忽视,有一种精神自百万血肉之躯穿越了铁与石的恢弘与坚硬,升腾在山光水色之上。我们不能不为这被称之为“三峡移民精神”的精神深深打动。  相似文献   

16.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8):32-33
在贵州松桃自治县马安村,1999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使村民失去了所有可以耕种的土地,生活从此变得极为艰难和贫困.自2006年起,马安村的生态移民计划便提上了当地政府的日程.2008年,马安村的28户居民成为第一批移民搬迁户.他们每户只需缴纳3.9万元便能在更适合居住的环境获得一套崭新的住房.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额外向每户人家提供了30多平方米的使用面积,以便他们开设经营的小店.  相似文献   

17.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区区间发展结构得到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明,"积极推进我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解决区域经济和中南部发展,实施的生态移民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生态移民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张吉刚 《当代贵州》2013,(13):44-45
铜仁市万山区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保障,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易地移民搬迁、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为载体,搬迁居民7648户、28627人。其中,生态移民搬迁651户、2500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一项生态工程,又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既是一项经济工作,又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次重大机遇。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  相似文献   

19.
正《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要求,全区用5年时间,投资105.8亿元,将中南部不适宜生存地区的7.88万户34.6万群众搬迁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生活。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水源、生态、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三峡移民悲壮而义无反顾地告别故土,是吟颂的“舍小家”主题曲,那么,“搬出”、“稳住”之后,移民走向新的生活,如今要唱响的,应该是“富小家”的大合唱。“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同时也要“富小家”,这是一部高亢雄伟的时代交响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