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破产法律制度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破产原因作为破产法律制度的核心概念,尤显重要。我国现行法律对破产原因概念的规定,与学界对破产原因的概念的理解,不难发现普遍存在着对破产原因概念界定上有诸多矛盾。笔者认为,应将破产原因的概念界定为破产宣告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月圆  高洁 《法制与社会》2013,(18):211-2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破产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已属于正常经济现象。而在破产程序中得重要角色之一就是破产管理人,破产管理人有哪些职责,如何履行这些职责是当前破产法律必须首要探讨之处,而破产管理人在我国法律中还是一个新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改革开放程度日益加大,要求把破产管理人的制度纳入国际轨道,这篇文章主要从破产管理人的职责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破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破产到破产预防:一个必然的逻辑演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翠英 《法学杂志》2003,24(1):52-54
我国正在重新制定破产法。在新破产法草案中 ,规定了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制度。通过考察破产法发展的历史轨迹 ,发现破产立法理念及理念指导下破产法功能的演变是现代破产法规定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制度的基础。破产的本质在于破产清算 ,而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的本质却在于破产预防。从破产到破产预防 ,不是立法者的临时法律政策 ,而是破产立法理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略论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个人破产制度无疑是各国破产立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个人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论证了当前在我国采用一般人破产主义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在比较、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作出思考 ,并进一步指出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尚需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洪霞 《法制与社会》2013,(35):33-34
破产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破产法律制度起源于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破产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自然人破产制度为切入点。在阐述自然人破产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6.
合伙企业破产的法律适用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实施的《合伙企业法》和《企业破产法》已将合伙企业纳入破产范围,由于合伙企业具有特殊性,因此其破产的法律适用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首先,合伙企业的破产原因应为合伙企业财产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其次,劳务、商誉以及不作为可以作为合伙企业的财产,但不应作为其破产财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现行破产管理人报酬确认的空缺,再通过剖析立法中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争议,通过其法律地位的确定,自然推导出破产管理人报酬的确认方式.文中辅以分析破产管理人之职责与义务,确认其应相适应的权利;最后通过理论总结,揭示破产管理人报酬确认之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菲 《法制与社会》2010,(8):185-185
本文从法律的角度结合三鹿集团破产的实际案例,研究三鹿集团选择适用了破产清算程序的利弊,讨论三鹿集团选择破产重整程序的益处,有助于清算组织在破产清算程序与破产重整程序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破产法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部重要法律。破产能力的界定反映一部破产法的价值取向 ,决定破产程序结构。我国目前对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已无争议。从破产制度的目的和立法政策两方面探讨确定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熊宗鹏 《法制与社会》2010,(36):104-105
本文针对在国外普遍存在的自然人破产制度,探讨了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对如何厘定自然人破产的条件以及对将来我国如何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并提出了相关具体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11.
破产程序中的财产管理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破产财产问题是破产程序中的管理人的中心问题,必须对破产财产的范围、破产财产法律地位、选任、职责以及对破产财产管理人的监督等问题进行研究,建立合理的破产财产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破产管理人相关概念的出现无疑对企业乃至个人破产的债务清偿带来了更多的公平,这是民法的精髓所在。而破产管理人所处的法律地位是我们研究各种破产分配制度的基点。破产管理人作为一个权利主体,在明确其法律地位的同时,承认其在法律地为中拥有其独特的法律地位,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明确破产管理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郭裕新 《政法学刊》2006,23(4):68-71
企业的破产财产认定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简单区分一下财产范围的问题,由于我国破产法律规定的特殊性,它又是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破产财产有关法规和司法实践存在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破产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河北法学》2005,23(5):92-94
商业银行是市场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和收益并存,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破产将不可避免。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破产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我国商业银行破产缺乏可操作性,所以应从建立破产预防、存款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域外破产制度的效力及健全破产责任等方面构建我国的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自2007年6月1日施行至今,已历4年时间,该法较之以前破产法律制度而言,通过引入国际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取代"清算组",乃是一项重大改进。但是理论界对于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这一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文拟就关于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的各种学说进行横向比较,浅议我国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 银行是破产法律关系的重要参加者,我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独立承担经营风险。所以介绍英国破产法和相关法律所规范的客户破产与银行行为,以及银行业务的实践,必然对我国今后有关破产方面的立法和实践起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我国银行处理客户破产时的业务实践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破产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根据英国现行《破产法》的规定,所谓破产行为,是指破产法所规定,足以构成破产申请理由的债务人的行为。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发生破产法律关系的前提。英国1914年颁布、1926年修改的《破产法》第1条规定的破产行为有八种:  相似文献   

17.
肖霄 《行政与法》2009,(7):110-113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我国的商业银行确实存在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有着很强的紧迫性.本文在对商业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和特殊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破产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破产财产的界定涉及到物的归属,因而与《民法典》规定的物权变动规则密切相关.在未发生物权变动但受让人已经取得物权期待权的场合,法律应严格限制管理人解除合同的权利.担保财产属于破产财产,担保物权人只能行使破产别除权,就特定财产优先受偿,而不能行使破产取回权.保留所有权买卖的买受人或者融资租赁的承租人破产时,出卖人或者出租人...  相似文献   

19.
孙维 《中国律师》2013,(7):63-64
税收与破产是国家公平社会分配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两大基本性法律制度。现行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贯穿于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始终,涉及税收债权的确认、破产期间经营的纳税、清收债权清偿债务过程中实物资产过户的税费、破产财产处置过程中的税费、重整和解程序因减免债务所涉及的税费等诸多方面,本文拟就破产管理人实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两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国际上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从而引发了我国公众对商业银行破产问题的高度关注。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银行破产法。该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对商业银行破产的专门立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跨国银行破产等法律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破产立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