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危机推出了"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尽管"第三条道路"不等同"中间路线",但其"超越左与右"理念可以借鉴用于分析台湾政治发展。"第三条道路"在台湾主要表现为:李登辉超越族群和省籍对立,提出"新台湾人"口号;陈水扁提出"新中间路线",借掩盖意识形态"独统"之争来赢得选举;马英九执政以来试图整合台湾社会蓝绿二元分化,实现蓝绿共主。展望未来,"中间路线"在选举政治的台湾仍有市场,但阻力重重。  相似文献   

2.
刘霞 《前沿》2011,(18):132-134
民主社会主义从传统福利社会向"第三条道路"模式的成功转型,得益于对全球化时代和人类共同命题的适时应对。"第三条道路"理论通过修改补充价值观、调整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福利制度、走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道路。对其社会政策进行研究有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为二者有着共同或相似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需要避免"福利依赖"问题、科学发展观把"第三条道路"提出的国家应承担的环保国际责任完成了具体实施、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等方面"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海翔  袁国友 《思想战线》2000,26(5):118-120
今天欧美所奉行的"第三条道路”,实质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的政党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第三条道路”宣扬淡化意识形态的对抗,标榜要超越传统的"左”或"右”的政治概念,走一条非左非右但又不是中间的道路.因此,"第三条道路”比之传统的西方"左”或"右”翼政府,确实有些新意,它不公开以主义、党派之争为重点,而以关心每个人的利益之名赢得选民青睐,其本质是政治思想的改良主义与哲学思想的实用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赵洁 《青年论坛》2010,(1):10-14
"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的重要理论。它既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也是被欧洲各国竞相采用的政治策略。通过对"第三条道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其理论内容、实践政策的回顾,可知"第三条道路"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奉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应急政策,才能渡过难关。同时认为,任何一种政治思潮、政治力量,能否生存和发展,能否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否制订和推行与其自身价值和政治取向一致并与特定环境条件相吻合的理论纲领和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伟锋 《前沿》2007,(10):137-138
建立公民社会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现状、"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公民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等方面。通过借鉴"第三条道路"的政治主张,正确处理好公民社会与国家、公民社会与民主的关系,以便使我国的公民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导致了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短暂复兴,1998年甚至出现过欧盟15国中有13国由社会民主党单独或联合执政的盛况。但是声称"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的具体实施并没有满足人们对它的预期,从而使自身陷入了困境。其主要倡导者布莱尔、施罗德等人在执政后期已经耻于提及"第三条道路"或是"新中间"。轰轰烈烈的"第三条道路"不过10年光景就偃旗息鼓,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第三条道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为解决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冷战后两大意识形态对立格局的终结、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西方各国中间阶层的扩大以及欧美各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等是其产生的诱因."第三条道路"坚持社会公正,力求建立合作包容型的社会关系;主张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主张重新定位国家,重建国家和政府;主张改革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的“第三条道路” ,是特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美社会民主主义转型中出现的一种新政治现象。“第三条道路”凸现了后现代思潮影响下西方国家一种有所创新的国家治理方式。考察其对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现实矛盾的分析 ,如社会结构变化对阶级政治、政党政治的影响 ,后现代社会和全球化发展给西方民主制带来的危机等 ,思考它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的思路和方法 ,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民主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自产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先后历经了伯恩施坦主义、福利国家理念、"第三条道路"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当代西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在政府与社会、效率与公平以及生态环保等问题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创新。同时,英国工党等西方主要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新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要说“第三条道路”就不能不说英国首相布莱尔,而说布莱尔就不能不说“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几年前曾一度风行欧美,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斗转星移,今天欧美的政治版图却呈现“右盛左衰”的现象。那么,作为西欧中左政党施政理念的“第三条道路”还行得通吗?  相似文献   

11.
从新时期俄罗斯发展看普京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劲军 《理论月刊》2001,(11):94-95
本文主要从俄罗斯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论述普京"第三条道路"的背景、内容及进行一些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科尔施在他早期的理论活动中或“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即所谓的“社会化”或“实践社会主义”理论,这实际上是一种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委员会共和国的“第三条道路”,它掺合了费边主义、工团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因素,与“民主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网络政治段子阅读、转发和传播已成为当下青年十分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之一。网络政治段子不仅折射出当代青年对国际国内各类政治事件的看法,而且蕴含着青年复杂的政治心理。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青年关注度较高的四大网络平台的324个网络政治段子的文本分析,发现当代青年网民政治心理呈现出三方面特征:一是政治认知的内容全面广泛且侧重明显,且观点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政治情感丰富,拥趸与反感、赞赏和讽刺并存的同时,解嘲和反讽成为主流;三是政治动机较为清晰,以青年网民的政治利益诉求为主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政治热情"到"政治参与"的政治话语转变与政治参与形态的提升,以及由动员型政治参与到自动型与消极型政治参与并存的转变。青年政治参与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促进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发展,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在推进治理方式变革和协商民主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青年政治参与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 西方当代美学在时间界限上主要指起自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学向本世纪的延展。西方古典哲学与美学以黑格尔为丰碑,标志着这一时代的顶峰。却也以青年黑格尔派的分裂显示出其尽头的迹象。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了从左与右的两个方面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庞大体系的批判。左的方面以费尔巴哈为代表,沿着这条唯物主义路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自由主义是最近二十余年来西方政坛的主流政治思潮。这一新自由主义 ,既不是指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 ,也不是指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强调国家干预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 ,而是特指以“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为代表的一整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英美右翼政府在七十年代末上台以后 ,以哈耶克、弗里德曼的学说取代了凯恩斯主义 ,从而引发西方世界二十年不衰的新自由主义浪潮。本文试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自由主义的当代霸权地位、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和“第三条道路”的关系、以及西方左翼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批判进…  相似文献   

17.
共青团作为一个青年组织,作为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力量的代言人,面对杜会的变迁和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共青团应当在“第三部门”寻求自身的长远发展. “第三部门”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现代社会科学把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赢利组织、非赢利组织三大类,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术界把非赢利组织的集合称为“第三部门”。我们比较同意这样的观点,即有效的市场体制和民主政治离不开发达的第三部门的支持,“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主要搞清楚了三个问题:一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二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和实质,三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其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语重心长的叮嘱,斩钉截铁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也是他,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向第三代领导集体和全党、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政治交代。  相似文献   

20.
第三条道路及其对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各种类型政党的有益的执政经验。而第三条道路基本主张作为西方中左翼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施政纲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触及了一系列关系当代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政治观、经济观、福利观以及外交观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