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立场、修养、境界的集中体现,决定着领导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方向和成效,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时常叩问“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这个基本命题,自觉把正确政绩观作为衡量履职成效的一把标尺,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交出优秀答卷。  相似文献   

2.
胡小国 《政策》2004,(8):44-45
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如果领导干部对“发展”的认识产生误区,就会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增长”。如果用这种片面的发展观指导工作,必然导致片面的政绩观。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抓好发展;要抓好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并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者和责任人。能否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二者之间的关系,甚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的形象。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温家宝总理新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加强政风建设的一顶重要内容。但究竟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如何才能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呢?许多人对这些问题都比较困惑,而这些问题又是必须切切实实要回答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曹锦喜 《现代领导》2004,(12):31-31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如何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是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必要和紧迫的课题,在这项工作中.组织部门要抓好五个引导: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政绩事关干部任用,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发展。因此,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一件既关系当前又影响长远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代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脱离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要求。本文就如何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谈一点看法。一、坚持以人为本,彰显政绩评价的主体意识为谁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问题。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  相似文献   

8.
一、勤政务实,提高政府效能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树立正确政绩观紧密相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其核心是“勤政为民,求真务实”。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深入实际,深人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摆花架子,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  相似文献   

9.
郭广银 《群众》2010,(9):10-11
<正>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政绩观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不仅要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和新的发展理念。毋庸讳言,一些领导干部的行为上存在的某种偏差,与现行的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中的设计和政绩观有着直接的关系。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创新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政绩考核出现的问题政绩就是为政之绩,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其任期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不同的经济关系对政府行为的要求不同,因而对政府行为规范化的要求也不同。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合理的、规范的政府行为,到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