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台湾有史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国民党从1949年到台湾后,蒋氏父子一直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坚决反对“台独”。李登辉上台后逐步改变国民党“一个中国”的立场,最后抛出分裂祖国统一的“两国论”。捣“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是李登辉处心积虑,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地分裂祖国的既定方针。李登辉鼓吹“两国论”是蓄谋已久,有步骤的。1988年1月李登辉接班到1990年春被正式选举的所谓“总统”为止,是他羽翼未丰,地位未稳时期。他基本还继承蒋氏父子的衣钵,坚持“一个中国是最高原则”。从lop年5月到1993年1月完全击败“非主流”…  相似文献   

2.
何日彩云归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8,(22):51-52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在美国第七舰队的保护下,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仍顽固坚持“反共复国”方针,扬言“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但同时他们也反对美国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反对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反对“划海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蒋氏父子视“台独”为大逆不道,坚决镇压。以至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尼克松访华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近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声称要“走台湾自己的路”,“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暗示要用“全民公投”的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一系列“台独”言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破坏,并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造成严重影响。“台独”本质暴露无遗“台独”,一直是陈水扁和民进党最基本、最核心的立场。今年以来,陈水扁更是肆无忌惮地鼓吹台湾“主权独立”,称“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任何国家的一部分……中华民国存在是一个事实”。在接受路…  相似文献   

4.
4月2日.死硬“台独”分子吕秀莲在接受香港一家媒体采访时,撕下了在所谓的“总统”选举中精心设计的伪装,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顽固坚持“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立场,鼓吹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这集中暴露了吕秀莲疯狂挑衅一个中国原则、肆无忌惮地鼓吹“台湾独立”的“台独”面目。  相似文献   

5.
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将“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一个部分进行专门论述,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做了最系统的总结,完整地提出了新世纪我党对台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体现出许多新意,为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开拓了更大空间。首先,在十六大报告中正式写入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最新诠释。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的首要一条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核心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6.
1974年4月5日凌晨,全台湾出现了罕见的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声中,蒋介石走完88岁的生命历程。这是蒋介石肉身的终点,却也是他真正“神化”的开始。其实,早在蒋介石的生命还没画上句号之前,“蒋公”在台湾就无所不在,全台湾也早就把“蒋公”当成偶像崇拜着。  相似文献   

7.
正当海峡两岸关系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死硬分子吕秀莲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狂妄地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丧心痛狂地企图分割中国的主权。 吕秀莲胡说什么“台湾的主权是独立的,没有人可以否认”。她数典忘祖,一口一个“你们中国,我们台湾”,一口一个“你们中国人,我们台湾人”。她还说什么“台湾跟中国有特殊的关系,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我们是远亲”,“在地理上我们是近邻”,要“尽一切可能来确立台湾跟中国远亲近邻的关系”。她的目的就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作为自己应实现的历史任务之一。40余年来,其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这是促进海峡局势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一、“武力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 “武力解放台湾”方针一开始是作为解放战争后期作战任务提出来的,它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继续。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后,已开始大举反攻。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当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1948年,中共中央召开九月会议,会议提出了用5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统一全中国”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9.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就职演说”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今年5月20日,陈水扁连任后,发表了题为《为永续台湾奠基》的就职演说。这个演说谈及两岸关系时,虽然没有出现“一边一国”的字眼,但通篇却充满着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意…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关注台海问题,为解决台海问题付出了大量心血,并根据台海问题的演变,制定了解决台海问题的方针策略。一、台海问题经历的几个阶段台海问题是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直接产物,是美国政府一手造成的。50多年来,海峡两岸关系一波三折,几经风雨,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武力对抗阶段(1949-1978年)。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正如毛泽东在《关于台湾问题》一文中所说,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企图搞“两个中国”,一个大中国,一个小中国。……我们反对两个中国,蒋介石也反对…  相似文献   

11.
在承认私有财产的同时坚持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大陆与因独立论抬头而动荡的台湾之间,矛盾由来已久。究其原因,应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存在着的国共之间的合作抗日与内部抗争。在当时中国那种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中,有这样一个日本人,他与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和中国国民党的蒋介石都很接近,不但提出过关于战后日本改革的构想,还试图让日本国民承认他是“日本人民代表”。这个人就是日本共产党的领导者野坂参三。  相似文献   

12.
高翠 《党史纵横》2009,(8):52-54
陈纳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美国空军将领。抗日战争时期,陈纳德率领飞虎队配合国民党军在空中与日本法西斯作战,与蒋介石结下深交。中国内战爆发后,再次来华的陈纳德站在蒋介石一方,积极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在蒋介石败亡台湾之时,陈纳德继续支持蒋介石。为了防止“两航”飞机落入中国共产党的手中,陈纳德积极争取美国政府的支持,并最终争得了“两航”的飞机财产。  相似文献   

13.
素有“文胆”之美名,被蒋介石誉为“当代完人”的陈布雷,自从1927年春在南昌被蒋介石“慧眼”相中,成为高级幕僚起,直到1948年自杀身亡,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心腹。他听命于蒋,尽力“笔耕”以报蒋介石“知遇之恩”,并长期分管蒋介石侍从室。陈布雷文笔优美、老辣,蒋介石最为重要的文案,诸如《祭告总理文》《西安半月记》等均出自他手。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和两次台湾危机,曾经先后三次策划了分裂中国的大阴谋,蒋介石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在“一个中国”这个关乎民族大义的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位争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似乎是不谋而合地想到了一起。 朝鲜战争爆发,台湾当局声明:“联合国无权讨论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今年2月对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1993年8月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系统论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之后,进一步向国际社会阐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政策的又一份重要文告,也是中国人民决心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宣示。白皮书发表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全体中国人纷纷表示衷心拥护中国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纵横》2004,(9):10-14
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人虽然是一对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可是,在台湾问题上他们都反对“台独”。蒋介石曾多次打击“台独”势力,维护台湾的主权,毛泽东更是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台湾的努力。可是尽管如此,在对祖国统一的认识上,两人却有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坚决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蒋介石却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然而,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着共同性,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拖延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从大陆全面败退,撤到台湾。其时,台湾人心浮动,经济恶化,再加上一直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美国也因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而准备不再支持国民党政权。而在海峡的对岸,取得了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高昂,在东南沿海一带加紧渡海训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台湾岛,解放全中国。当时,整个形势的发展,使得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海外观察家都认为,国民党政权不可能在台湾存在太长时间。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直犹豫是否继续支持逃亡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美国,转而开始全面支持蒋介石政权。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宣布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又于1954年12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次年1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于其认为必要时,得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专事确保台湾与澎湖列岛,以防武装攻击”。美国出兵台湾,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不仅使得台湾海峡局势陷于紧张,更使得中国的统  相似文献   

18.
“一边倒”与新中国的“独立自主”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确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便明确地宣布,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周恩来则说得更明确:“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①中共领导人从一开始就如此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当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逐渐丧失了独…  相似文献   

19.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其核心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现和平统一。 1 995年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①这是八项主张的精髓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原则。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台湾当局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暗地支持下 ,不断地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同“台独”、反华势力斗争 ,坚决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一、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含义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求是》1999,(15)
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一家外国电台的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赤裸裸的分裂言论,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彻底否定和严重挑衅,是李登辉道历史潮流而动,在分裂国家、阻挠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的极为危险的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登辉上台伊始,就一直图谋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从“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论,到鼓吹“中华民国在台湾”,再到主张把中国分成“七块”,直至现在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彻底撕下了他的最后一点伪装,充分暴露了他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