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热点之一就是货币与金融问题。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后 ,东亚地区一直在寻求货币合作 ,以防止危机的再次爆发。本文从危机中各经济体和IMF的作用以及各经济体的现状出发 ,通过分析发现在东亚实行货币一体化还为时过早 ,但可实行一些较低层次的货币合作 ,如联盟性质的协调合作机制 ,分阶段实现建立AMF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相互依存与东亚货币合作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亚地区存在两个层面的宏观经济相互依存。第一个层面是东亚与美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第二个层面是东亚区域内部经济的相互依存。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体现了东亚和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而这种不对称性是不能够长期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东亚加强区域、国际的经济协调,验证了相互依存理论的合理性。相互依存的东亚需要通过政策的协调解决宏观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问题,因而东亚地区进行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和世界带来的灾难人们尚记忆犹新.但由于种种风险因素的存在,东亚地区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文论述了东亚地区加强地区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的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探索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成为研究热点 ,各种设想和建议浮出水面。本文对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探索过程进行了简单回顾 ,并根据合作程度的差别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 ,最后结合东亚地区的特点展望合作前景 ,指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必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5.
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谋求于2010年实现货币一体化,推出海湾共同货币.虽然共同货币能给海湾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货币一体化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海湾六国在短期能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要求,但在长期却因石油禀赋的不同而难以达标.因此,2010年的货币统一计划过于仓促,海湾六国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实现货币统一.  相似文献   

6.
论东亚货币基金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提上日程。《清迈协议》的达成 ,即“10 +3”(东盟 10国加中、日、韩 )框架下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陆续签定 ,标志着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 1步。然而 ,货币互换只是货币合作的最初形态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货币互换合作必将向更高层次的货币基金合作的方向发展。东亚货币基金的创建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不久的将来EAMF一定会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7.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蔓延,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动荡,潜藏巨变的先兆。战后60余年,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与日元走出了不同的轨迹。在国际货币体系力量结构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中,这两大看似兄弟又颇具对立成分的货币如何协调关系,进而推动东亚地区货币体系建设,不仅对中日关系提出了新课题,也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熊洁敏 《东南亚》2005,(2):5-9,45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潮流使东亚货币合作成为东亚各国和地区讨论的热点。1999年东盟10+3会议签署的《东亚合作宣言》及2002年5月的签署《清迈倡议》将东亚货币合作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8月的东亚合作财长会议决定建立东亚金融合作基金,成立专家组对深化金融合作进行研究。本文结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一些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最优货币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地区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地位不断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全球金融中心格局的演化。从动因看,东亚地区金融中心崛起主要归因于全球经济金融重心"东移"的趋势不断增强、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深入推进,以及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本文在分析了当前阻碍东亚地区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未来东亚地区金融中心不断崛起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巴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目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