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即依法治国,法治要求把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和社会生活运转的基本准则.本文试图从法治的价值、实质和精神方面加以分析,以求探讨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关于法治的基本目标、法治的内在要求、法治精神的内含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转型中国的法治改革是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是整个中国社会改革的一部分.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其权力组织形态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危机,被动实施了法治改革.法治改革依赖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能否在法治理论上作出创新是考验法治改革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面向21世纪法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生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法治又是建设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民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它们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的增多,使人们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法治的展开而忧虑.和谐法治无疑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法治的展开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谐法治是一种承认差别事实,以差别对策应对,旨在平衡、协调、整合差别的艺术.和谐法治作为一种新型法治,应超越形式主义法学观的旧思维,真正在实质主义法学观的指导下,立足社会本位,通过差别衡平化和衡平差别化,推进社会福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法治主体是什么”是进行法治研究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法的统治”观念意味着法治的主体是法,人在客观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决定着法治的根本主体是人。实际上,法治的主体并非是一元的,而是具有二元性的特征,法治的主体应该包含作为实质主体的主权者和作为形式主体的法.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治不是单纯依靠立法和自上而下的推行就可发生效用的,道德的基础作用不可忽视.法治和道德同为社会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法治的作用是外在的,不能及于人的内心;道德是内在的、观念层次上的,通过社会舆论和教育等来调整社会关系.当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表明,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启动人们内心的道德资源,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法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法治亦表现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两种基本形态.形式法治的普遍性、一般性保障了法律适用的平等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保守、僵硬的缺点,实质法治正是在弥补形式法治不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质法治以追求实质正义为目的,在法律适用时更多地是从规则所要实现的目的出发进行考量,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将诸如道德、政治、舆论等法外因素作为考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是法律适用的标准变得主观和随意.本文通过对法治社会基本特征的分析,认为法治社会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形式法治,实质法治只是为了弥补形式法治的不足而存在,且主要是在私法领域存在.同时,为保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在适用以追求实质正义为目的的法律规范时必须遵循特定的客观标准和解释原则,以避免法律适用变得主观和随意.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法治高校作为管理理念,是落实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本文阐释了法治高校的意义,同时对当前我国高校在法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现法治高校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法治作为一种生成中的生存方式,内涵了人的自由理想.自由精神是法治产生的动力,法律是自由现实化的基本途径,自由权利是法治的核心内容,法治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马克思对法律自由关系的认识,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实践问题,自由不是纯粹理性的反思,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对中国而言,依存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法治,是其法治之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首要价值取向,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法治现状的重要标志.实现司法公正,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化司法改革,推进司法制度改革和创新.公正廉洁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和最后一道关口.司法能否公正,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司法公正廉洁作为目标与价值所在,需要我们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统一战线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服务法治中国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中,统一战线应积极调整自身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寻找好着力点,在激发建设法治中国的动力、破除建设法治中国的阻力、提升建设法治中国的能力、提供建设法治中国的智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法治可分为作为价值理念的法治和作为制度实践的法治。在价值理念上存在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分野,在制度实践上,由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提出,为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品格提升提供了历史的契机,然而这一提升的根本动力还在于现实中国的各种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结构化作为地方基层法治建设已经逐步采用的一种方法,需要明确溯其源,辩证地看待结构化在地方基层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从逻辑和应用两方面将结构化思维应用于地方基层法治建设模式的构建,并根据相应模式提出适合于地方基层法治建设结构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学教育作为传播和交流治国安邦之学的科学活动,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作为整个法学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治教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学院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必然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意义重大.探讨社会主义学院法治教育问题,必须把握法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明确法治教育的原则和特点,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学院法治教育在教学能力、教材准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培训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学院特色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并努力构建一支专业优势明显、具有统战特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创新宪法法律课教学的方式并利用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生动性;推动法治理论进入社会主义学院科研领域以增强法治教育的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妇女权益作为人权发展的基本方面,一定的法律制度建设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梳理我国妇女解放之路"法治"建设历史基础上,探索与总结妇女解放"法治"建设的现实情况,同时依据新时期需要,提出妇女解放"法治"之路的时代诉求,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法律,作为一项对具体的行为进行合法或违法评判的活动,是确定的.但是,它作为规则的总称,却具有许多不确定性.成文法国家一般都在规则的意义上使用和研究法律,因此,对法律的不确定性的研究也显得特别重要.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当前正在进行大规模地立法并以法治作为法制建设的目标,因而对法律不确定性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立法和法治,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伴随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高校"自治"与法治问题凸现,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软、硬法理论为我们解决该矛盾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模式和广阔的理论空间.在高校法治规范中,高教法律法规作为硬法在宏观、总体、长效、主干上加以规范;高教各类规范性文件作为软法在微观、具体、应急、枝叶上发挥作用,软法弥补硬法之空缺,硬法对软法进行检查与监督,合力构建高校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措施还不健全,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我国公民还不具有与法治社会相匹配的公民意识.必须看到,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是一个总体的进程.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关键的要素,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内在动力机制作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且需要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支撑.在现代国家,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是构成法治社会的要件,也是其他法治要素得以顺利运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反思中国当前法治建设中遇到的种种瓶颈,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为法治人文关怀的缺失.人文关怀作为现代法治理念的核心,要求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以"个人优位"、"权利本位"模式建立起保障人权,体恤人性的法治运作机制.虽然法治的人文关怀实践是一渐进的过程,还存在许多困难,但法治的人性化却是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