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周振晴 《台声》2005,(11):28-28
每逢金秋之季,台湾高山族同胞都要欢庆自己传统的节日“丰收节”。他们载歌载舞、把酒祭天,感谢神明赐予的风调雨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也是台湾高山族反抗日本侵略者发动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75周年。10月14日,由北京市台联、天津市台联、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在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举办了“京津台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光复60周年、台湾雾社起义75周年”活动,乡亲们以特有的方式,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纪念台湾光复和抗战胜利。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高山族台胞及家属、部分北京市台联顾问理事、参加过抗战的老台胞共同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
《黄埔》2005,(5)
北京8月10日上午,北京市同学会召开两岸黄埔同学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座谈会,市同学会顾问、理事和来京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的台湾黄埔同学及亲友欢聚一堂,共同回忆当年抗战的悲壮历程,畅谈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期盼祖国早日完全统一。在京唯一健在的“飞虎队”队员、黄埔十七期的彭嘉衡学长和赵一曼烈士的长孙女陈红特邀参加了座谈会。天津7月中旬,天津市同学会与《今晚报》联合推出在津黄埔同学亲历抗战的长篇报道《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连续4天刊登在《今晚报》特稿版面上,在天津市黄埔同学、亲属和广大读者中产生极大反响。天津市…  相似文献   

3.
陈欣 《台声》2006,(11):56-56
每年秋季的丰收节是台湾高山族同胞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一直受到岛内外高山族同胞的高度重视。津京两地台联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的10月13日联合举办了以“同心昌国运,和谐庆丰收”为主题的高山族“丰收节”庆祝活动。来自天津、北京两市的高山族同胞齐聚天津,与参加此次活动的全国台联、北京市台联、北京市民委、天津市民委、天津市台联的领导及机关工作人员一道,欢度了自己的民族节日。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台联、北京市民委、天津市民委的全力支持。京、津两地的高山族同胞参观了鼓楼“天津危房改造”、广东会馆、天津老城博…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及黄埔军校建校81周年,旅居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黄埔同学于6月16日隆重集会,颁奖表彰曾参加过八年抗战的七位黄埔同学。同时还举办了“两岸论坛”,请专家讲评连宋登陆后两岸关系的新走向及台湾经济的回顾与展望。大会由台湾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温哥华分会理事长刘徽焘主持,他宣读了加政府官员和中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单位和个人的贺函。他说,温哥华分会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大型活动,借此团结来自两岸三地的黄埔同学。今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因此特别表彰七位参加过抗战的黄埔老…  相似文献   

5.
毛蓉君 《统一论坛》2005,(4):i0003-i0003
2005年8月29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台湾中国文化统一促进会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台湾光复六十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统促会副会长张克辉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统促会秘书长梁金泉主持座谈会,来自台湾的访问团成员与中国统促会部分在京理事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富饶的台湾岛上的高山族人民,是组成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高山族最早劳动生息在台湾岛上,根据考古学上的资料,高山族的祖先可追溯到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以后经历新石器时代的大盆坑文化、园山文化、凤鼻头文化等各个历史阶段,一直到十七世纪,山地高山族人还过着原始社会生活。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高山族为“东鳀”或“东番”。清代通称“番  相似文献   

7.
10月20日下午,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江苏省台联在宁召开全省台胞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由江苏省台联会长胡有清主持。他说,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台胞抗日志士以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行动为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最近,当海内外的中国人用各种方式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的时候,台湾当局却采取了冷漠以对的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任何台独分裂活动都无法改变台湾光复所昭示的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由江苏省台联举办的全省台籍中学生“我爱祖国,我爱台湾”知识竞赛于8月22日在常州举行,来自省内5个市台联的代表队参加了这次竞赛。这是江苏省台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的所举行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等到了常州市委统战部的关心和支持,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何祖大、副部长王燕萍亲临现场指导。何祖大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竞赛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他说,在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之际,省台联在常州举办知识竞赛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目的是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弘扬爱国…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25日)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60周年,庆祝这一让所有中华儿女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45年10月2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之际,中国政府代表在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上向全世界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台湾回归祖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成果,是全民族的胜利和骄傲。无数先辈为了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0.
丁宇 《两岸关系》2012,(5):69-70
2月13日,由全国台联、北京市台联及台湾台南市南美会和共同主办的“台湾南美会60周年特展”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喻林祥、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1.
姜殿铭 《台声》2006,(10):25-25
60年前的1946年,在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以“台湾文化协会”负责人林献堂等15位台湾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台湾光复致敬团,怀着对回归祖国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对祖国大陆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参访活动。这是一次极具象征意义的参访活动,反映了饱受日本帝国主义50年殖民统治的广大台湾同胞,对回归祖国是多么欢欣鼓舞,对于身为中国人是多么自豪,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致敬团在为时37天的参访过程中,无论在南京、上海、西安,都受到了大陆同胞的热烈欢迎和当时的中央政府各部门的热情款待。致敬团在中山陵深切缅怀革命先驱孙中…  相似文献   

12.
陈荔宁 《台声》2005,(9):47-47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由江苏省台联举办的全省台籍中学生“我爱祖国,我爱台湾”知识竞赛于8月22日在常州举行,来自省内5个市台联的代表队参加了这次竞赛。  相似文献   

13.
初夏之际,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谢元熙率领抗战胜利60周年怀念之旅参访团一行24人,先后访问了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北京等城市。参访团参观了曾被帝国主义列强所统治、蹂躏过的地方,追思往昔满目疮痍的祖国以及百姓备受欺凌的悲惨场景,作为同文同种的炎黄子孙,参访团成员与大陆人民怀有同样的情感,纷纷表达了勿忘国耻,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中华日益富强的共同心声。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抗战胜利60周年怀念之旅参访团活动剪影@廖加强  相似文献   

14.
109年前出生于台湾彰化 的赖和,是被誉为“台湾 鲁迅”的老一辈著名作家和被称作“彰化妈祖”的民间“神医”;是两次被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而坚贞不屈的抗日斗士。在他逝世60周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人民对他的品德和业绩,更感敬佩而倍加缅怀。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和睦相处的兄弟民族组成的伟大国家。在这56个密切团结的民族中,有一个兄弟民族世代生活在海峡彼岸的宝岛──台湾,那就是通常被称之为高山族的台湾原住民。高山族系原住台湾的少数民族总称。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祖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总称。台湾当局称之为山胞。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台湾的人文学者认为,岛内的民族同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根据不同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和语言体系,还可以分为许多族系和族群。依各族系语言对自己的称呼或居住地域,当地民族不同意“山…  相似文献   

16.
抗日胜利举国欢,先驱碑前忆当年。马革裹尸酹壮志,黄埔精神代代延。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植德英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5日,来自全球五大洲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名华侨华人领袖和各界代表,聚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分部机构会议大厅,隆重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全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8月16日,在维也纳市政厅,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中国统一”共同宣言。在中国及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隆重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中国台湾光复60周年的日子里,曾经饱受侵略战争之苦难的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愈感和平来之不易,倍加珍爱和平,并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视为维护世界和…  相似文献   

18.
一说起台湾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高山族”。其实所谓“高山族”,并不是一个民族。早先台湾的土著民族大都生活在山地之上,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他们笼统地称为“高山族”或“山地同胞”。因地区、语言的差异,其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赛夏人和雅美人等之别。他们见证了宝岛这片土地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沿革。上期的“大陆记者看台岛”带着大家探访了台湾东部平原的“女人乌托邦”——阿美人部落,现在笔者将描绘台湾卑南人的传奇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4,(11)
<正>10月2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69周年,台湾各地举行多场活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统一联盟及台湾多个统派团体25日上午在台北中山堂前广场举办"台湾各界庆祝台湾光复69周年"纪念活动。在"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前,与会者列队高唱台湾光复歌:"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的歌儿大家唱……不能忘,常思量,中华民族天长地久,不能忘。"与会者还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礼,并献花致敬。  相似文献   

20.
<正> 宝岛台湾,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在汉代、三国时,称为夷州。隋代,称为琉球。南宋时,称为毗舍耶。明代,称为东番。明末清初,才出现“台湾”一名。“台湾”一名,来自土著族名称。台湾岛上的土著族,称为高山族,高山族又包括许多不同的族系,在明代,分布于台湾岛西南部安平一带的平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