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人的价值     
《南方周末》1999年11月12日的记者观察栏目以“两个优秀女生的自杀”为题,报道了彭山一中初一(3)班刘玲玲、黄莹手拉手从6层楼楼顶跳下,刘玲玲胸部着地,黄莹头部着地,两个均当场死亡这一令人万分震惊的事件。尤其是她们来自优秀学校中的优秀班主任所带的优秀班级,就更加令人费解。时间是1999年10月16日下午,离她们跨进初中学校的大门,仅仅1个月零16天。据记者了解,刘玲玲是班上的尖子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居该班级第一名,黄莹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上水平,体育成绩突出,刚进初中,身高就已经长到160厘米。是什么原因使两名品学兼…  相似文献   

2.
龙武,是石屏县的一个乡,西与元江县、新平县接壤,北与峨山县、通海县连接,俗称“飞花地”,属结合部地区。境内山深林密,人烟稀少,没有平坝,村寨全用彝语命名,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自1984年开办寄宿班(半寄宿制高小班)以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多次受到省、州奖励。在省的寄宿班评比中,1989年被评为“良级”学校;1990年被评为“优级”学校;1991年再次评为“良级”学校;1992年又跃居“优级”学校;1993年被州作为先进典型报送省教育厅,进入了省的先进行列。龙武寄宿班被当地人誉为“民族教育一枝花”。是什么使人们对龙武教…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1,(12)
南屏小学座落在临沧县城西端,始建于1907年。60年代前仅为一所只有四个教学班的初级小学,学生138人,教师3人,校舍只是用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破庙房,占地面积只有2135.46平方米,1961年扩建为完全小学,70年代末,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出普及教育,学校逐渐扩大,80年代以后,学校迅猛发展,占地面积扩大了三倍,班级有24个班,学生达1272人,1986年被省教育厅定为省级实验小学,主要的实验课题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省、地、县教育主管部门1992、1994…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5日,"龙胜初中阶段布局调整暨新(扩)建学校落成庆典"在新建成的县初级中学隆重举行,龙胜民族中学和龙胜初级中学两所学校正式接纳4400多名初中学生到校就读,标志着龙胜各族自治县初中阶段布局调整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西南地区地位显得日益重要。当时不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大学迁到昆明,改组成西南联大,而且设在武昌的私立华中大学也迁到大理喜洲。民国对年(1938)9月,国民政府在大理设立中央政治学校大理分校,民国28年(1939)春,正式招生开学,“以教育边区子弟为宗旨”,校址在大理古城北门外东岳庙内(原为大理石厂)。当时仅设初中和简师两部,每部一个班,另设边生生活技能班。“为提高边区学生程度起见”,同年秋增设高中部一个班。民国对年(1941)春,复增设高师部,并筹设丽江分院,…  相似文献   

6.
笔者作为一名在县城工作的小学教师,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学生向县城学校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造成县城学校的班额过大,增加了教师教学压力,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缓慢,教育教学设施相对滞后,教学水平相对县城学校还不够高,是导致学生家长转学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冬天 《民主与法制》2011,(34):54-56
为了让孩子能到好一点的学校上学,很多农村家长想尽办法将孩子从农村初中转到县城初中,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初中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县城初中生源爆满。县城初级中学的校长成了香饽饽,找关系、托门子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掌握转学决定权的校长开始利用权力打学生的主意。近日,陕西石泉县三中发生了一起“校长强奸初中女生”事件,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目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阶段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因此,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中师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方法(一)对象:北京通县师范学校九五届学生。实验班(六班、七班)共78人,其中男23人,女55人。对比班(一班、二班)共81人,其中男25人,女56人。(二)时间:1992年9月~1995年7月。(三)方法:1.自编问卷,分为兴趣、原因,教材、教法、学…  相似文献   

9.
所谓班风,即一个班的风气,表现于对人、对己、对物、对事等各方面。不良的班风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给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班风,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1997年秋,我接任了一个被年段称为是“差”、“乱”、“惰”的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经过一学年的精心管理,班风已根本好转,基本杜绝了违纪现象,全班学习成绩已名列年段前茅,连续两个学期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我也因此被县授予“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从这个班级的转化中,我得到了不少有益启示。一、主演角色班主…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时,我是四川大学的学生,并且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成都解放后,我心花怒放,立即投入了协助校军代表接管川大的准备工作。这时得知解放西康急需干部,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正在成都招生,我便断然离开了川大,进入了西干校。干校共有10个班,我在第三班。1950年2月8日,全校1000余师生高唱着“去、去、去,到西康去……”的战歌,从成都出发,奔赴西康。 2月12日凌晨,队伍从离邛崃县城40多华里的宿营地高桥镇向县城进发,按照学校各班轮流殿后的规定,我们三班处于队伍的队尾。队伍刚行约5…  相似文献   

11.
天道酬勤,能勤者事竟成。作为一名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近二十年的农村教育工作者,我深谙其中的道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本人率先垂范,勤于谋划;班级干部精耕细作,勤于"盯班";所有任课老师关注德育,勤于渗透,从而形成了"班风纯正  相似文献   

12.
在孟连傣族拉估族侃族自治县.近几年中学生流失的情况年年都有,1993年更甚。全县有4所中学.1993年初在校中学生为2139入,到学年末(1993年6月底)在校生只有1847人.流失292入,流失率为13.6%。民族地区的教育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民族学生的流失无不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受教育对象(个人)的影响联系在一起。民族地区中学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困难。孟连地处边疆,全县98%属于山区,山区的经济基础较薄弱.还有相当部分农户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如公信乡1991年人均总收入235元.人均纯收入153元.1992年…  相似文献   

13.
天生我才必有用——从“渣子班”走出了 46名大学生 1996年秋,学校安排我带 96级艺术班。这个所谓“艺术班”的学生来源,一部分是具有一定音乐或美术基础、文化课降低近二百分而录取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文化课均不合格,属照顾上学而分入我班,其中有几个还是城区初中有名的“问题学生”。学生报到后,按照学校领导的指示,动员照顾入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报专业,经过反复做工作,仍有两名学生就是不报专业。有的学生告诉我说:“人家家长找了市领导,准备从咱班调出去,怕在咱班里学坏了。”的确,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4.
我多年担任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班主任,就新时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做了大胆的探索,下面简要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一、理解与信任许多人认为,教师是“严父慈母”,学生对老师必须服从。事实上,许多老师也把自己的学生当成子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爱护他们,这种“管家式”的教学方法,当然有其值得称道的一面。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缺点,班主任在时,学生井然有序;班主任不在时,班里乱作一锅粥。班主任统管一切,常常陷入繁杂的事务当中,很少有精力进行教改思考,更新观念。这样的管理,学生过份依赖老师。民族中等专业…  相似文献   

15.
三明市技工学校于2001年起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笔者自学校开设该课程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授课任务。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参加职业指导课学习的两个班级(2001电气焊班、2001电工班)和未参加职业指导课学习的两个班级(2001家电班、2001机械2班)进行比照,发现了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董菊芬 《今日民族》2011,(12):47-50
1951年元旦,来自思普地区15个县26个民族身着各民族服装的48名代表在专区所在地——普洱县城(现宁洱县)立下了“我们二十六个民族的代表,代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进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入学后,我任教七年级的思品课,还担任2班的班主任。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七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需要从头梳理,才能适应初中生活。在第一个班会上,我郑重地强调校规、校纪和班级的有关规定。特别提出早晨上学不能丢三落四,在上学前一定检查房间和书包,带齐物品再出发。第二天,在2班上课,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3)
高校辅导员应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新生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班级、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安全,从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培养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湘民  龚荣 《广东民政》2011,(3):44-44
乳源县鲜明八一希望学校位于县城鲜明南路与323国道交界处,占地面积41000多平方米,一字排开的教学楼宽敞明亮,教学楼后的学生宿舍楼整洁干净,山脚下的运动场平整适用。该校现有六个年级18个班,在校学生545人;有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学历达标率100%。由于学校领导高标准要求、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张俊锐 《山西政报》2013,(Z1):47-48
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既不能靠人治,也不能只靠法治,而应当用文化去引领。城镇中学是一所超大规模的初中学校,目前是18轨制共54个教学班,学生4800余人,住校生1200余人,教师349人,班容量九十人左右,实属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初中学校。这么大的一所学校,常规管理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