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5年1月上海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新闻官司——“20年疯女之迷”案起.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因新闻报道而引起的纠纷和诉讼(俗称“新闻官司”)时有发生。这从一定角度说明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时,应当加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到新闻自由、正当的舆论监督与保护他人名誉、隐私权等人身权利之间的界限与关系,避免造成侵权。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1998年第3期《一元钱官司庭审纪实》很有嚼头。文中作者提出了“一元钱官司值不值得打”的问题,介绍了常州日报开辟专栏讨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破财的官司不值得打;一是认为打官司的目的并非都是为了钱,而是要辩个黑与白,是与非,能输钱财,不输气。就案说案,笔者认为这场官司值得打,但既不是为“钱”,也不是为“气”,而  相似文献   

3.
近日,当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志愿者、副教授杨素娟从最高人民法院拿到关于“蝌蚪案”的终审判决书后,一时间,她都不敢相信,这个历经15年时光的官司终于胜诉了。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在上海打过一个离婚官司,我代女方。说是一个离婚官司,不如说是一组官司,包括一个离婚官司、一个股东知情权官司和一个分家析产官司。也许有人该问了,两口子离婚,怎么打了这么多官司呢?  相似文献   

5.
公元1993年,改革开放的上海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名人官司”热。 其中,假冒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色小说《欲神》引起的连环诉讼,有数十家新闻单位广泛传播、评论,将名人官司推向了高潮。连环诉讼先由影视舞三栖明星周洁率先状告青海人民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在反诉周洁未成后又另案起诉周洁。前案先立案,后案先开庭;前案已撤诉,后案正上诉——青海人民出版社经历一年多的诉讼,并在艰苦地上诉后,终于撩开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庭幕,引起海内外的浓厚兴趣和极度关注。 《欲神》起浪 周洁官司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6.
关心时事新闻的人们还都记得,1995到1996年间,四川省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行政诉讼案——人称“夹江打假案”。当时,媒体广泛报道,受众义愤填膺,连环官司不断,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7.
区区一个乡镇企业的制假活动,已引起瑞典方及“欧共体”的高度关注。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肖凌称;此案已被列入“欧共体”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考察的重点案件之一。此案涉及国家形象和利益,对这样的不法商人不知该下什么猛药才能刹住其嚣张气焰? 从2月至今,查证据、立 案、财产保全……忙 了四个月,可生产假冒产品的企业仍在逍遥,侵权产品仍在一车一车往外拉,全国各地市场上到处都是这些假冒货。此案的标的虽有1500万元,可是等再有半年时间的官司打下来,那时官司打赢了,侵权厂倒闭了,侵权者卷着1000多万元早…  相似文献   

8.
一桩普普通通的工伤案,却经历了工伤认定又否定、打了行政官司又打民事官司,一审判决后又发回重审;伤残认定亦经过了一次鉴定再次鉴定。案子如此反反复复一拖就是四年,而今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9.
代理电信官司引发湖南省首例私拆信件案,律师将自家律师事务所告上法庭.仅索赔1元打假名人代理“一元钱官司”.上法庭替律师索讨通信自由和秘密权……电视报道惹祸.引发全国首例律师状告律师协会会长案.双方激烈交锋……专家学者关注本案:切不可让律师的违规、违法行为伤害法律本身……  相似文献   

10.
官司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赢的是事实,是证据,是法律。赢官司要打,输官司也要办。 2000年 9月 19日,一场同行都认为非输不可的人身损害赔偿官司胜诉了,很多人不信,激动之余,总觉得想写点什么,以记录本案一年多诉讼代理的过程。   雇工致残 告上法庭   1999年春,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个体工匠卢士国经晏大山介绍,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承接了该镇保险办干部田德刚的二层私房主体工程。建筑过程中,又经晏大山的介绍,该镇农民李秀甫承接了该主体工程的架模板工程,二层主体完工后于四月底停工。   1999年 5月 5日,天下小雨,李秀甫…  相似文献   

11.
在林林总总的官司中,民敢告官者并不多,而民胜官者屈指可数,民胜官后又被官抓者更是微乎其微。上海商人沈华荣经历了民告官、民胜官、尔后又被官抓的非常体验。2001年7月20日,沈华荣第三次被抓后带着脚镣又一次站在吉林省通化被审判。这是沈华荣与吉林省通化市公安局的第八场官司。沈华荣的辩护律师、上海市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主任翟建对记者第一句话就说,“这是一起冤案,如果沈华荣倾家荡产,我自费也要把官司打到底。”那么,这场连环官司究竟是怎么回事,还得从前因说起。沈华荣第一次被抓1996年5月19日,时任上海华锋钢材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特殊的摄影著作权纠纷的案例,前后10年间,同一位摄影家以同样的案由两次状告同一作家的同一本书。10年前李振盛状告冯骥才的著作权官司就被称为“中国摄影侵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郑州市的两家枣类加工企业因为专利权和商标权纠纷,打了8年的官司。特别是一波三折的商标官司,更是引发“马拉松之争”。卷入了多达近百件异议、争议和诉讼商标案,纠纷不断升级,官司进入“商标局-商评委-北京中院-北京高院-最高法院”的循环诉讼之中,穷尽中国现有商标法律框架内所有注册、异议、上诉、再审、复审等行政和司法程序。  相似文献   

14.
近日,当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志愿者、副教授杨素娟从最高人民法院拿到关于"蝌蚪案"的终审判决书后,一时间,她都不敢相信,这个历经15年时光的官司终于胜诉了。作为"蝌蚪案"诉讼代表、年过七旬的俞明达在听到这个消  相似文献   

15.
林之松 《检察风云》2012,(10):54-55
一对耄耋老人,半路走到一起,经历半个世纪风雨,成就金婚,却为了唣拆迁款,两年打了三场官司,最终起诉要求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拆迁款予以分割。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这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又该如何判?半路夫妻金婚情不敌巨额拆迁款,  相似文献   

16.
一对再婚后牵手48年的老夫妻因为一笔71万元的拆迂款,两年内打了两起官司。在老妇的离婚诉讼被驳回后,她一直对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束手无策。直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这起全国首例姬啦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终于有了结果。  相似文献   

17.
国内没收假币已有数年历史,从未有过不服没收的事情发生。此次,上海一青年律师却将中国人民银行告上法庭,并且打赢了官司。这种"柴米油盐"官司,也许十几亿中国人或其他来中国的外国人都会碰上。上海老西门邮局没收一张百元假币,当事人不服,一纸诉状把银行告到法院,引发了一场国内首例不服没收假币行政诉讼案。又因为被告是很少与人打官司的中国人民银行,此案引起了司法界、金融界的特别关注。被没收"假币"时包律师不少不闹1999年6月7日,上海浦东新区法烧开庭审理该案,原告上海金钟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包更生诉称:1999年4月28日,…  相似文献   

18.
是非法行政?是侵害名誉?三案八审绝无仅有的官司《在特定的被告席上》一九九一年四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十堰市一原个体行医者先后三次向一审法院、五次向二审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我在上海打过一个离婚官司,我代女方。说是一个离婚官司,不如说是一组官司,包括一个离婚官司、一个股东知情权官司和一个分家析产官司。也许有人该问了,两口子离婚,怎么打了这么多官司呢?  相似文献   

20.
搜案     
《法人》2005,(12):106-106
中行金融大案;农行重大违法经营案;温州市政工程串标案判决;长城商标引出亿元官司;原三峡证券4高管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被判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