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言网语     
正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  相似文献   

2.
网言网语     
《中国减灾》2014,(7):64-64
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减灾》2014,(6):64-64
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的评论:  相似文献   

4.
网言网语     
正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醉美未来:厄尔尼诺,它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类造成的气候现象?@普洱红l:已经很多年气候变化无常了。@小股民乐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事件应得到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网言网语     
正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瞅五眼:希望看到未来不仅出现NGO组成的救援网络,还能出现大的救援网络之间的合作,最终能出现政府和民间共同合作的救援体系。@幻Chaos:我们无法阻止灾害,但我们不能漠视灾害,我们必须行动。  相似文献   

6.
张云霞 《中国减灾》2014,(10):10-1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我国正面临更加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灾情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灾情信息管理是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整体实力跃升必由之路的实践认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提高,我国正面临更加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灾情信息管理作为一项基础业务,支撑着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改革试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统筹协调新格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点贵州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成功应对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工作实际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防灾减灾救灾在管  相似文献   

9.
正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江西是革命老区,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近年来,江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当前,正值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始终坚持以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着力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不断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努力开创江西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新疆兵团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是兵团的一项长期任务。 对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的七个认识 一是搞好两个结合,即防灾减灾与抗灾救灾结合,保障生活与促进生产结合。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对于浙江省诸暨市的救灾工作来说,2011年“6·16”洪灾减灾救灾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防灾、减灾、救灾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将诸暨市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13,(12):8-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风险不断加剧,减灾救灾工作繁重、任务艰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重特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指示或批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减灾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努力推进综合减灾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不断加剧,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各类自然灾害对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致灾因素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灾害社会学的视角,在全面调查近年来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灾害造成损失重。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功应对了"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和2016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依然薄弱,亟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特别是推进县(市、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示范,积小胜为大胜,积  相似文献   

16.
庞陈敏 《中国减灾》2014,(11):10-15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日益频发的严峻形势.适应救灾应急工作发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全国各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预案编制人员的业务水平,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民政部于9月23—2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了全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人员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在23日举行的开班式上.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结合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践,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老问题和新难题,并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本刊选登了部分讲话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新疆兵团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是兵团的一项长期任务。对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的七个认识一是搞好两个结合,即防灾减灾与抗灾救灾结合,保障生活与促进生产结合。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正呈逐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2,(10):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灾害风险不断增加,减灾救灾任务艰巨、工作繁重。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20.
<正>为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掌握全国自然灾害情况,科学评估核定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对原《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3月印发,本文对两项统计制度的修订背景、主要修订内容等进行介绍解读。灾情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决策信息,是开展抢险救援、救灾救助、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