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薇 《知识产权》2008,18(3):64-67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诉前禁令既是知识产权人的实体性权利,又是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诉讼的特有措施.这种设置,体现出我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及时有效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权益,制止和制裁侵权行为的力度,但是,也面临着自身法律性质不明确、与民事诉讼基本理念的冲突与摩擦,以及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程序权益的失衡等等不能忽视的问题.诉前禁令只有还原定位于民事诉讼法下的程序救济手段,才能够改变现行诉前禁令适用存在诸多的困惑与尴尬.  相似文献   

2.
关于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考察。文章结合司法实践,从正当性程序的角度对该制度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全面回顾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立法后对引入该制度的学理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诉前禁令具有程序法的性质。尽管目前我国立法存在许多缺陷,但实践中经过各地法院的不断探索,对一些好的措施,如听证程序、审查内容等已形成融合之势。基于对正当性程序具有的普遍认同的核心要素,本文对今后我国诉前禁令制度的发展作了建设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纪晓昕 《山东审判》2007,23(3):73-76
我国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基本上是依据Trips协议的要求而建立,但在具体适用中尚有争议.笔者从侵权可能性的存在、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发生、申请人提供担保情况及公共利益的维护四个方面探讨了诉前禁令制度适用的实体要件,并进一步提出法律应对诉前禁令的时效作出特殊规定,诉前禁令也可以适用于仲裁程序.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诉讼中诉前禁令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诉前禁令制度的建立 知识产权中的诉前禁令是为及时制止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害权利人知识产权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而在当事人起诉前根据其申请发布的一种禁止行为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强制性命令。 诉前禁令制度自产生以来,被广泛的应用于海商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在英美等国家早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救济手段。为适应入世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要求以及国际立法趋势,我国亦将诉前禁令制度纳入了新修订的《专利法》、《商标法》以及《著作权法》中,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对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关于诉前停止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及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大司法解释确立了该制度的具体操作标准和规范。 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实施都须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甚至蜕变的过程,才得以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最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是知识产权的执法,而诉前禁令制度对于世博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又具有重要的作用。诉前禁令并不是我国法上的一个概念,而仅为学理上的概念。其中“禁令”二字,是从英美法中移植而来,意指法院作出的要求当事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命令。因此,诉前禁令可定义为权利人在向法院起诉之前,因情形紧迫而依法律规定请求法院做出的要求被控侵权人为或不为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令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中国参加WTO后,建立了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它对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及时制止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侵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建立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过程、主要内容及司法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禁令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由华东政法学院与上海高院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争议处理法律问题研讨会于2 0 0 4年2月召开,来自高校、司法部门、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2 0余人出席研讨会,现将有关研讨内容综述如下。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滥用就知识产权滥用的种类与对策问题,有专家认为,目前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存在多种权利滥用现象。首先是诉前禁令的滥用,其次是诉讼拖延,再次是滥用诉权问题。针对这些现象,专家们的分析与对策是:(1)关于诉前禁令的限制。要求在侵权行为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并引入赔偿机制,不构成侵权的,应责令申请人承担赔偿责…  相似文献   

8.
国内首例专利权诉前禁令、首例网游纠纷诉中禁令、首例游戏直播诉中禁令——近年来,在“子弹口红案”“魔兽世界案”“王者荣耀案”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积极探索禁令的适用,加强司法救济的及时性,避免权利人“赢了官司,丢了市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涛 《知识产权》2012,(1):64-70
经过30年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发展,临时禁令以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形式逐步得以确立,在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救济中表现出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回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地反思和检讨知识产权救济中临时禁令制度所面临的规范冲突、体系交织、类型缺位、程序薄弱、标准模糊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立法中必须明确临时禁令制度在知识产权法与民事诉讼法中的定位与归属;统一临时禁令体系的普遍适用规则;增添临时禁令的缺位类型;完善临时禁令的程序要素;加快禁令审查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诉前禁令制度是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有效手段,但由于禁令形成的特殊性,使其与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裁判者中立和当事人参与--存在冲突.中国的知识产权诉前禁令制度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导致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率极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即建立事前侧重于救济的迅速性和事后注重程序的保障性机制,尽量消除二者之间的冲突,并提高这一制度在知识产权司法救济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