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玉萍 《唯实》2013,(7):58-59
高校管理权是各国法律承认和保护的一项自治权利。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既有隶属型法律关系,又有平权型法律关系。高校管理权有权力和权利双重属性。作为权力,具有单方性、强制性等特点,容易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作为权利,被管理者滥用时,也会侵害学生权利。  相似文献   

2.
汪湖泉 《求实》2016,(8):50-56
社会救助的精准实施是公共治理运行方式与脱贫攻坚目标体系的有机结合,强调以主体规范为调整重心,充分结合公民、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各自行为规范以及责任规范的特殊性,以社会救助相关法规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来保障我国贫困治理的高效、全面和可持续。公民救助权利的精准保障应当从提升贫困认定标准的全面性、对象识别程序的准确性以及救助措施的回应性三个平衡维度着手。国家权力垄断性管理走向行政服务与社会自治共存,社会救助权力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要求调整政府间救助给付责任关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整体性制约,提升救助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也应当通过适当的法律激励机制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3.
从权利的视角看,作为公民联合体的民间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一项法律权利———结社权,而国家法律之所以赋予公民结社权在于结社自由是基本人权。现代社会,以民间组织为主体的公民社会与国家或政府体系、市场体系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当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权是村民享有的一项自治权利,是在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实践中,村民自治由于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行政权力和社会层面的乡土社会权力干预,村民的自治权利常常得不到有效保障。造成村民自治困难的实质在于权力过度扩张与权利保障不足。  相似文献   

5.
权力控制:预防职务犯罪的法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职务犯罪的“社会本位”之假定,我们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视野,认为职务犯罪是“权力——权利”结构性失范情况下的权力“异化”。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在于权力的控制,这可以通过人治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法治来实现。国家和社会二元化互动关系使法治模式成为最可靠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达至对权力的控制:一是实现社会自治,以权利制约权力;二是建立法治国家,以法律约束权力。本文最后,基于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提出了预防职务犯罪较为具体的法制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治权力是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意志的象征。监督的缺失,是政治权力经济化的原因。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完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政治制度文明;要科学构建政治权力运行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建设政治权力文明;要把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以德制权,建设政治意识文明。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基础.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保证公共权力健康、有序、高效运作,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关键.而我国第三部门作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对于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第三部门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8.
就村民自治的本质而言,村民自治权的性质既不是权力,也不兼具权利和权力的双重属性,而是村民所享有的自治权利。准确界定村民自治权的性质,有助于确保村民自治权的运行规范、有序、高效,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公民伦理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西方自古希腊以来萌发的民主到启蒙之后确立为人的主体性和公民社会的权利向度。公民伦理的自主和平等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权利和主体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权利伦理,是以现代政治国家为背景和基础的公共道德。当代中国建构公民社会和培养公民伦理,应发展公民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权利主体性与道德主体性。在公民教育中以权利向度启发公民作为公共主体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0.
环境治理所广泛遭遇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说明解决环境问题仅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加入。依靠社会力量,加强环境问题社会自治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加以考量的选项。在实践中,公民、社区、环保NGO等和企业社会主体在环境问题社会自治中已经逐步显现出了力量。当前,需加快环境问题的制度创新,完善环境自治法律体系;加大环境自治的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环境自治;政府要让渡部分环境治理权力,激发社会环境自治的活力;进一步提升环境自治主体的主体意识与治理能力,落实环境自治责任,并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区域环境治理机制,完善区域环境治理体系,促进环境"善治"。  相似文献   

11.
递延权力是一个新动向,它是以某一种公共权力中延伸出的领导干部身边的人的一种不具有实质性、不具有合法性的附庸权力.它在社会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但其实质都是公共权力的异化.要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权力递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权力问责机制,加强问责制度建设对于防止公共权力异化、预防权力递延.实现公共权力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基层民主自治实践以来,村民自治中的贿选、两委矛盾一直存在.在推进村民自治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草根民主推动村民自治;另一种是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通过对河南村民自治中"四议两公开"经验的总结,可见以党内民主推动村民自治更符合现阶段实情,即通过赋予党员大会和全体村民这两个上位权利主体审议权和决议权,能有效解决"两委会"决策中可能存在的争议,引导村民从"法制-遵守"模式走向"权利-表达"模式,建立起民主的利益协商机制,盘活既有权力结构,重塑基层利益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理论倡导的社会网络、信任、规范等内容,有利于奠定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网络基础;推动民间组织建立社会信任;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多元主体参与,因而能够提升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水平,从而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新模式。但目前这一模式存在参与机制不足、公信力危机和制度认同障碍等诸多问题。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从促进公民参与,引导社会网络良好发展;提高民间组织活动透明度,重拾社会信任;加强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社会资本等三方面探索推动和完善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李海青 《求实》2007,(1):64-67
民主的实质是基于自身权利之上的人民的自治与自主。它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自我立法,深刻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平等性。现代社会中的民主作为一种自治的运行机制,具体表现为三种存在形态:市民社会个体与各种组织的自治民主、作为政治公共领域的参与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式和国家形态的建制性政治民主。这三种民主形态既具有共同的内在规定性,又在运行机制上相互区别,在社会功能上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5.
结社自由属于当代人权公约及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人权,是一种具有"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双重属性、用于保障人与人之间形成固定关系的重要权利.在法律性质上,结社自由既是个人的自然权利、消极权利,更是个人联合或结合的权利.在形成"人的联合"方面,结社自由保障了个人社会交往与社会合作的自然本性,有利于使孤立的个人得以集结,并最终为建立市民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小冰 《唯实》2007,(8):129-133
国家紧急权力就是国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依法紧急改变权力与权利正常逻辑结构的法律制度.国家紧急权力是国家的自然权力,其实体条件是存在达到相应危害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程序条件是依法运作;国家紧急权力的基本内容是权力与权利正常逻辑结构的依法紧急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在理论上参透法治的内在逻辑。法治作为一种现代治理模式,体现为从宪法到普通法律再到行政法规等一整套层级化的规则体系;法治本身要求公共权力分为"论证与达成规范理由的民意表达、整合与确认"、"已确认的法律规范的执行与实施"与"运用规范理由的公民权利保障与救济"三种职能。这种功能性分立尽管与部门的分立紧密相关,但绝不是纯粹部门化的;法治可以有效地设定整个政治与社会的规则框架,实现权力与权利之间、权力相互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权利与权利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法治的关键与精髓在于这种平衡;法治要呈现为一种良好的治理模式,必须在制度的完善合理、运行的切实有效、法治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形成相互作用的良性反馈循环。  相似文献   

18.
西方民主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孕育出了诸多民主形式.古雅典的梭伦改革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形成了有限的强制性的直接民主.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方民主与法治结合起来,塑造了具有贵族气息的共和主义民主.在西方中世纪,分散的权力结构、基督教的平等理念、野蛮民族的契约观念、法治主义传统、城市自治民主等孕育出了限权民主,而这种限权民主与现代宪政民主又是息息相关的.西方宪政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民主形态,它是通过宪法和法律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确保公民初级权利得以实现的实体民主形态.二战以后,西方宪政民主出现了危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政治过程的多元程序民主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9.
刘小冰 《唯实》2007,(9):129-133
国家紧急权力就是国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依法紧急改变权力与权利正常逻辑结构的法律制度.国家紧急权力是国家的自然权力,其实体条件是存在达到相应危害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程序条件是依法运作;国家紧急权力的基本内容是权力与权利正常逻辑结构的依法紧急改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日益减弱,个人的自由度和社会的自主性不断得到提升,促使公民为了实现或维护自己的利益组成各种各样民间组织,同时以民间组织的大量涌现为重要特征的公民社会也慢慢成长起来.公民社会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尊重社会自治,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的界限应该进一步明晰,政府的职能、权力和规模应该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确限制,政府在高效地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公民在社会领域内的自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