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特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
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由于所属的法系不同,司法体系存在很大差异,致使两地对劳动争议的处理体制大相径庭。我国内地新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内地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本文以内地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视角,对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进行了比较,以期对今后内地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4.
汤苏莉 《法庭内外》2010,(11):39-41
随着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以及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后,6类劳动争议案件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有的甚至趋于饱和,而另外3类劳动争议案件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趋势,使劳动争议案件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多样化、角度多方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由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通常概括为“一调一裁两审”。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现行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维持“一调一裁两审”基本程序不变的情况下,对局部程序进行了“手术”。作为一部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法,一些新的变化应当引起劳动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自《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如井喷式激增,许多地方庭审超期,劳动部门疲于应付。专家指出,这暴露了国内劳动关系领域的监督机制、协调机制动作失灵。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8,(10):7-7
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既是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8.
据最新情况显示,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正逐年递增,其中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较大,且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空间不断缩小。而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有效手段,协调劳动关系政府、工会和资方的“三方机制”有望纳入正在立法中的《劳动合同法》。(2005年10月20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9.
自《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继实施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呈现较大幅度增长,较普通民事案件的逐年平稳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区别,成为继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后的第三大类民事案件,给人民法院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与压力。  相似文献   

10.
肖竹 《政法论丛》2009,(2):55-5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构建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应在适用过程中落实劳动争议调解多元化、社会化的立法意图,完善劳动争议裁审体制的分类处理机制,提高劳动争议仲裁的权威性与公信力,理顺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给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带来了许多重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与此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法规相比较,该法在求新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08,(10):8-8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别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政府部门促进就业和劳动争议涮解与仲裁作了全面规范,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宣传贯彻,推进法律实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K企业的深入调研,在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背景下,从劳动合同签订、工时、工资、同工同酬、社会保险和劳务派遣公司的不同角度总结了当前劳动者保护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颁布实施。贯彻落实这三部法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虽然改善了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一些方面,但仍有其不足之处。因此,本文从珠三角地区劳资纠纷案出发。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阐述,结合劳动仲裁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淮法治》2008,(10):8-8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颁布实施。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管机关,应当充分履行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法律实施,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6月《劳动合同法》颁布并在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作为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提出要求,明确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劳动合同法》宣传培训、推动我省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强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起步良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是我国劳动法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出台。国家也同时出台一系列保障劳动者权利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可以说,我国在保障劳动权益上已重拳出击。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劳动争议案件较往年明显增加。但在这其中,也出现一些劳动者高价向用人单位提出索赔的案件,这其中有一部分合法合理的诉求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更多的高额索赔却未获得支持。在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的今天,这些案例可以作为劳动者维权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亮 《法制与社会》2011,(31):150-150
按照我国现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统一为每件十元,本文认为此有不妥,建议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应区别情况收取:有争议金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收取;没有争议金额的,按固定数额收取。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些地方的审判部门出现了较多以劳动监察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且劳动部门败诉比例比较高。劳动监察是国家行政部门保障劳动法执行的行政手段,而目前劳动监察部门是该管的没有管好,又介入了劳动关系当事人,本应通过调解或者仲裁途径解决的劳动争议。现行法律上设置的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处理劳动争议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途径不畅是劳动部门败诉的深层次的因素。《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但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仍然沿用设置两种途径的模式解决劳动争议,中国的劳动监察部门可能将面临更多的败诉和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