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是职工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需要受到尊重。他们渴望得到援助。他们应当获得帮助.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的原创者和践行者是齐明亮。他认为这是自己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14,(3):58-58
2014年1月16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和新华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3首届中国财经领袖年会暨中国财经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京举行。年会主题为“大改革下的创新之路”,旨在呼唤经济的发展和振兴,表彰在财经方面的优秀践行者和为财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郭世东 《江淮法治》2009,(21):59-60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不仅是积极进行宪政理论的探索者,而且是为宪政理想实现的践行者。他的民主宪政思想是其博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未形成完整体系,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的“原罪说”,让信徒坚信自己与生俱来就是“罪身”。人活在世,就要赎罪。原罪说看似滑稽,其实包含着许多向善论的成分,所以这种学说虽无法证实却不乏践行者。没有原罪的人尚且愿意承认自己有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则失去了日常性自省的机会。缺乏自省,自傲自然容易兴风作浪。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4,(23):55-55
2014年8月26日上午,以“绿色建筑践行者”为主题的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河北中远集团帝瑞地产绿色——超低能耗建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西部山前的河北省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会议室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韦建云,一个从事了近三十年检察工作的老检察官。同事们亲切地称他“韦头”或“老韦”。每当听到这样的称呼,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答应。和韦老师共事近一年,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对检察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年来,他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保护弱者,就是维护公平正义”,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在他和蔼的面庞上读到的是一种坚毅与敏锐。  相似文献   

7.
法治事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宠儿,是法治事业建设的有力参与者,更是我国在从“法律体系建设”向“法治建设”转变过程中,全面落实法治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马云龙 《政府法制》2012,(36):18-18
在这场“摧枯拉朽”的“丰十会主义改造”风暴中,寇学书这位挚爱土地的老农居然一直顶风到底.拒绝把他的三亩半地交给“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他的三亩半私有土地成了“红海洋”中一个奇迹般的蓝色存在,而他独立于“集体”之外的“单干户”身份则早已是中网农村中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9.
李刚 《人民调解》2007,(2):39-39
司法所长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组织者和践行者。如何当好司法所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当好基层司法所长要“五子登科”。一、脑瓜子司法所长要有一颗好脑瓜子。司法所长要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关心了解时事政治,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敏锐性。司法所长要在“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当  相似文献   

10.
尹祖光 《江淮法治》2009,(16):36-37
幡然醒悟从爱好打鸟到义务护鸟 在江西省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乃至整个鄱阳湖地区,祖籍安徽的黄先银算得上是一位“名人”。不过,他这个“名人”当得并不轻松。有人把他誉为“正义的化身”,也有人骂他是疯子、神经病,甚至还有人对他恨之入骨,扬言要出20万元买他的人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多管闲事”,不顾一切地举报和阻止他人偷猎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11.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09,(12):50-50
从苗汝英的事迹中,我们找到一组组看似矛盾的人生角色。 作为冀中公安局纪委副书记,苗汝英干的是“得罪人”的工作,但他“得罪”的人不但不恨他,有的还亲切地称他为“贴心人”。监督要得罪人,查案更要得罪人,但苗汝英用他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不是整人,而是治病救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11,(13):53-53
有人说,他是忘我工作的“拼命三郎”,有人说,他是铁面无私的“办案能手”。还有人说,他是敬业奉献的“忠诚卫士”。而更多的人说,他像呵护热带雨林的神鸟,在反腐倡廉的征途上,伴着五彩云霞的起落,伴着万家灯火的明灭,辛勤地奔波在望天树下浓密的雨林……  相似文献   

13.
王前良 《中国监察》2013,(20):52-52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作为案件查办的关口、窗口和出口,在维护公平正义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更是纪检监察案件审理的工作要求。在具体审理工作中,审理干部要做维护公平正义的践行者,努力做到“四个并重”。  相似文献   

14.
采访高汉青很不容易。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没啥好写的.我只是帮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工作。”由于他拒绝“合作”,我们只好采取迂回战术,从副政委高世仲、监区长杜有成、他的妻子李玉芹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些“事实”。从这些人的娓娓诉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心灵……他心系事业,用真情拘救一个个迷途的灵魂高汉青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出生在吉林省双阳县一个农民家四。1968聋10目25日,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得放军。虽色军营,*担的生活,@价了他全译的性格。他表现突出,安次增田力“五好战士”.n功受灾。1969曰…  相似文献   

15.
“卷起春泥翻作浪.俯首奋蹄勤耕耘。”这是人们对农村“老黄牛”的美赞。今天,在他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具有时代特色的“老黄牛”精神。他,始终不忘人大代表身份,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热心为百姓鼓与呼;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0,(16):34-35
一点不错 某人站在被告席上,他的律师对法官说他是个聋子。 “你是聋子吗?”法官问。 “是的,一点也听不见。”被告毕恭毕敬地回答。  相似文献   

17.
唐姗姗 《江淮法治》2010,(14):24-25
李晓斌给人的印象是双面的。提出“土地是最大不动产”概念的他,在业务培训与专家论证中滔滔不绝,挥洒自如;而下了讲台,他却不会面对媒体。他认真地看着你.直率地问“就这样了,对吧?没什么故事啊.要不一会儿从网上给你把具体的材料发过去?”  相似文献   

18.
本想通过赌博“致富”,没想到几天之内就输光了积蓄;为了翻本,他开始挪用公款:为了填补公款“黑洞”,他一次又一次地伸出了“黑手”……  相似文献   

19.
屹立的倾斜     
那年,他带着儿子去欧洲旅游。在比萨斜塔前,4岁多的儿子手指着他的鼻子对他说:“爸爸,这座塔像你。”他笑吟吟地说:“哦,为什么呢?这塔可是倾斜的哦!”“你也是斜的呀!”儿子说,“你和我说话,你在亲我时,不是弯着腰嘛!”儿子的话,让他既难过又欣慰。难过的是儿子自打生下来后就没有享受到什么母爱,欣慰的是自己对他倾注的爱已让他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20.
彭刚  曹龙 《法制与经济》2008,(17):42-44
7月14日,湖南省澧县看守所。穿着“黄马褂”的李志国在民警的押解下,一拐一拐地朝提讯室走去。刚猛的阳光透过窗玻璃射在他的脸上,“这个鬼天气!”李志国小声地嘟哝着,刺眼的光芒激起了他内心的烦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