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公共政策失策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可以导致公共政策失策,应该由依法享有责任追究权力的机关,对公共决策主体由主观原因导致的公共决策失策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管理政策制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表现。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作为选择,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对于公共危机的缓解和解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溃坝设防方案的设计,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方案的规划,并对当前公共危机管理中政策方案规划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背离与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应然状态,典型体现在公共政策的主体、目标、对象、手段四个方面。在实然状态中,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却发生了偏离,出现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割裂、政府自利行为对公共利益的扭曲、信息失真与阻滞导致公共问题认定的偏差、公共政策手段——公共权力的异化等现象。唯有通过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培育与公共媒体的形成、人大功能复位与人大代表代表性的加强、决策体制的透明化与民意反馈渠道的疏通、政策评估制度的完善等措施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矫正公共政策公共性的背离现象。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在特定的环境约束下为处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体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管理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的一般意义是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产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公开有效的并能反映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制度与机制,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有序分配,才能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在特定的环境约束下为处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体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管理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的一般意义是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产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公开有效的并能反映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制度与机制,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有序分配,才能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构建制约因素的深层次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习彬 《新视野》2005,1(6):15-18
当今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公共政策存在着社会利益分配不公的偏差。原有政策偏差不能及时纠正并且还在产生新的政策偏差,表明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不能有效地履行其立法职能,作为执政党第一要务的创议公共政策的政治领导职能也远未到位。而进一步的原因则是政治与行政不分、执政党乃至整个国家公共权力高度行政化的体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执政党公共政策创议职能、填补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法律空白、加速社会组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消除和谐社会构建制约因素的对策思路与内容。  相似文献   

7.
观点     
《先锋队》2012,(9):39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是万能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撰文指出,对公共权力运行的监控包括廉洁从政、勤勉慎政和依法善政三个维度。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势必成为现阶段公共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的利益导向关乎大众百姓的切身利益。实践中,不良公共政策利益导向严重危害公共政策系统,加剧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导致社会阶层间的对立和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公权力发生异化、法律法规相对薄弱、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等因素所致。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公共政策评估体系,加强对权力异化的遏制;规范法律法规,增加政策透明度,强化对公共政策的监管,进而使我国公共政策利益导向集聚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邬沈青 《学习论坛》2010,26(8):77-80
现代民主政治要求公共权力的运作必须符合主权在民的要求,反映人民的意愿。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与人民意愿的冲突和背离却一直是难以摆脱的困境,法治的诞生使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开拓了新的历史进程。法治开启权力的理念之门,法治是权力监督的基础和核心,法治蕴涵着权力监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决策系统的经常性活动。在现代社会,由于公共政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视,以公意为价值取向、以政治权力为基本依托、以政治秩序为最终归宿,才能建立起人民期待的合理、公正、有效的公共政策,从而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防止腐败的关键.剖析公共权力腐败的原因,其内因在于理想信念动摇造成的心理失衡,外因则在于因为公权监督不力而造成的权力失衡.加强对公权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建立行政监督的协调机制,健全以权力约束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2.
法治视角下的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权力的存在形态来看,可分为应有权力、法定权力和实有权力。然而,现实权力的运行却时常突破其应有范围、超越其法定界限,呈现权力异化的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这种权力异化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对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产生极大挑战。对此,从法治视角下审视和规制权力,做到权力来源要有据、权力配置要科学、权力行使要有度、权力运行要有序、权力监督要有效、权力出轨要问责,这是现代法治状态下对权力系统而完整的描述,是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孙增武  闫丽丹  刘湖平 《求实》2006,8(12):88-91
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正在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过程,而部门行政的残存成为了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瓶颈。从宪政和法治层面分析,政府对自身的组织及权力的法治化重构,将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主要途径是以宪政保证公共权力取得的合法性,树立良法为治的理念,合理配置公共权力的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塑造彰显公共精神的公务员队伍,并通过健全程序制度,增强公众影响政府的法律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山西省有不少部门和单位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如程序机制不健全、公共参与机制不完善、专家论证作用发挥不足、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应加快制定《山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听证和后评估等制度,强化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实行问责制度常态化、终身制,使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直接采取的行动或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国家合法权力的行动”,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其目标是解决公共问题。由于政府及其官员长期片面强调GDP,公共政策并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合理、长效,不能很好地聚合民众的不同利益,使政府的合法性产生危机。  相似文献   

16.
郭骏祥  李斌华 《世纪桥》2008,(11):41-42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在特定的环境约束下为处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体现公共利益实施公共管理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公共政策的合法性的一般意义是指人们对公共政策系统及其产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只有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法制化、秩序化、公开有效的并能反映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制度与机制,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有序分配,才能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价值、制度、组织三个维度对公共权力体系的秩序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在对中国公共权力的秩序的形成、调整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国公共权力体系秩序的改革方向。中国公共权力体系秩序变革的方向,体现在价值层面上就是构建中国国情下的市场规则和法制秩序中内生性成长起来的公共权力体系、现代价值理念及权力运行规则;体现在制度上就是要恢复法制,要使各利益主体的权力行使都回到宪政秩序的制约之下;体现在组织层面上就是依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这是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社区这一公共协商空间中,居民可以集中公共性意见,对政府部门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形成一定的压力,强化社区居民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对话与沟通,从而推动社区公共问题的化解、社区居民意见与需求的表达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置。社区中的公共协商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一般都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对话、交流甚至争论,直到达成共识,这种公共协商不仅会对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构成外部压力,也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和理念的变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有效的社会控制和治理,是通过公共组织实现的。代表公民权利行使的社会团体应当以维护公民权益为已任,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要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手中的权力,改变依靠人治来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的习惯做法。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法治的前提是公权力受到规范和约束,依法治国以依法治权为逻辑起点,在依法治权中实现依法治国,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范、约束权力,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20.
大学治理的本质涉及到大学权力的运行问题,而公共政策也蕴含着权力的配置问题。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大学治理问题,大学治理分为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体现的是政府、社会与大学三者权力主体的权力配置与平衡问题,这直接体现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之上,类似于公共决策过程;内部治理则强调的是大学内部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配置与平衡问题,直接体现在大学规范化管理方面。大学治理的科学性就直接体现在大学章程与大学规范化管理的关系上,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章,是根本法的地位,那么大学规范化管理则是大学章程的具体实施,是大学章程的真正执行。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大学是否"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