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苏北 《侨园》2003,(1):22-23
世博会选择上海,世界看好中国。被誉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谁能与世博经济共享繁荣呢? 为中国发展再装一个“加速器”世博会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的考验,也是对举办国举办能力的考验,它会对举办国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3万多亿美元,人均首次  相似文献   

2.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诞生于英国伦敦以来,世博会一直是世界各国激烈竞争,展现国家文明、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成就的良好机会,因此倍受世人持续青睐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世界博览会在展示社会成就、增进交流、促进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各届世博会对推动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世界博览会也是文明的栽体,它传播文明,象征进步.上海申博成功,给上海带来的最大益处就是上海将从一个区域性的大城市过渡到"世界级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腾飞.  相似文献   

4.
杨廷强 《党政论坛》2011,(15):30-32
203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知世界的平台。从哲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博会,可以从世博会的存在论基础、方法论启发、价值意义等层面来加以观照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还有100天,一次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将迎来世界各国宾客。自2002年12月3日我国申博成功以来,上海广大科技工作者响应市委和市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于迎世博各项科技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扮靓世博,为我国举办世博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广泛地参与和融入世博,更加圆满地实现“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目标,在世博会将要开幕的关键时刻,我们特向全市科技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6.
有影响的大型活动对主办城市、主办国有些什么重要意义?昆明市对近年来举办世博会后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为此,本刊记者昆明市新任市长章振国进行了采访。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我国第一次主办的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是“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集中展  相似文献   

7.
杨廷强的上海世博会的哲学意蕴一文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知世界的平台。从哲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博会,可以从世博会的存在论基础、方法论启发、价值意义等层面来加以观照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1998年上海开始决定申请举办2010年世博会时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举办世博会的支持度超过90%。自2002年我们取得举办权以来,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国家对举办世博会的投入也相当大。为举办世博会直接投入场馆建设的资金上百亿元人民币。间接投入的城市基础设施资金已有上千亿元。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0,(7):F0002-F0002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能否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关系党和国家的声誉,关系中华民族的声誉,关系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卢湾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我随中国外交学会 代表团参观了在汉诺威举办 的世界博览会。 1851年世博会首次在伦敦举办,在其150年的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在德国举办,因此德国人甚为感到骄傲。 世博会的主题是:“人·自然·技术”,每个国家的展馆都是由该国专家和技术人员亲自设计的。他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当今的高科技手段,将各自的展馆建造得都独具特色,如日本馆全部是用纸建造的,起初还真让当地的消防部门紧张了一番;瑞士馆是用高级木材堆积而成,约有两层楼高,整个建筑没用一颗钉子;冰岛馆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冰块,水从上面…  相似文献   

11.
何音 《瞭望》2010,(17)
<正> 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级盛会。《瞭望》今年第1期和第15期先后刊发了两组专题报道,被网络媒体大量转载,有利于扩大世博会的知名度,激发读者对世博会的向往,并对世博会园区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第15期的《世界走进世博》《未来建筑的"试验场"》,将世博会的创意设计和人文内涵,通过图文报道生动、全面地呈现给读者,展现了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化风貌和如画美景。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要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安全是关键之关键. 实现世博平安,不仅靠政府的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还要靠全体人民;不仅靠80万平安志愿者,还要靠百万城区服务志愿者和园区服务志愿者.只有树立世博大安全观,构建世博安伞的大防范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平安世博".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对于正在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上海来说,2010年的世博会将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又—个新机遇,也必将成为900万上海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又一个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0,(8):F0002-F0002
中国201O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盛会。能否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关系党和国家的声誉,关系中华民族的声誉,关系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卢湾区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区之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要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安全是关键之关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世界各国政府在解决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以及中国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使得人们对国家(政府)又开始刮目相看,与此相应的是权威主义又有所抬头.对权威主义这一政治形态进行考量,可以进而探讨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最初阶段所需要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世博会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极为难得的契机,更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为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凸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8.
又是一个金秋十月,举世瞩目 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 览会闭幕恰好一周年。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7天时间内,名闻遐迩的世博园接待了11.6万人,其中近80%是慕名而来的省外和海外游客,门票收入约600万元。这组数据显示了世博会后续效应带来的巨大魅力。然而,更多的人在关心:世博会效应还能延续多久?为适应特殊需要而采取特殊手段形成的世博园和其他相关企业.当会后特定使命完成.是否会成为一个沉重包袱?“名园”如何永续利用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我国政府首次主办、云南省政府承办的世界A1级专…  相似文献   

19.
余庆 《党政论坛》2010,(5):14-17
2010年是举世瞩目、人民期盼的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上海时的要求。进一步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举办世博会为主线,以礼仪文明、环境文明、服务文明、秩序文明建没为重点.充分发挥市民自律的主体作用、文明创建的基础作用、主题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测评监督的激励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举办世博会与文明创建的良性互动,使世博会成为上海城市文明建设的大考场、大舞台、大学校,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稳定的资金流及良好的信用背景,成为能否对世博会融资进行金融创新的关键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不仅仅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盛会和展览盛会,同时还为金融市场深化和金融产品创新起到巨大的催化作用。世博会场馆建设及运营支出合计38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