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监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核心制度。但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的立法,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中的组织监护人资格、监护权与亲权、监护种类、监护职责、监护监督等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由于父母疏于照顾、监护不力、遗弃未成年子女,使未成年人无人监管的社会现象日渐普遍.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完善无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诸如重视亲属监护和伦理道德调节作用、忽视国家、法律的规制作用、监护监督机制缺位等,急需建立国家监护制度、完善变更撤销监护资格制度、建立监护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单位功能的变迁,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由单位等社会组织担任未成年人监护人和监护权力机关已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我国应以制定民法典为视点,将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回位亲属法(婚姻家庭法),从区分亲权照顾权与监护权、构建亲权制度、完善监护制度等方面重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健全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有助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监护人法定责任,设立专门监护机构,建立监护监督机构,完善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与社会观护的衔接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诸多漏洞,究其原因是制度和法律规定的滞后性和不可操作性。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特别是避免父母虐待子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在理论上区分亲权和监护权,明确监护权撤销和转移的具体程序,建立国家监护,明确监护侵权标准和侵权诉讼启动人,以期完善我国的监护撤销制度。  相似文献   

6.
监护制度是一项保护弱者的法律制度,它对于补充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权利弱势群体"的行为能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监护职责是监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故本文选择监护职责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作者对完善监护职责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期望我国能以制定民法典为契机,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监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成年人监护制度,是与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对称的一项私法制度.借鉴两大法系立法,完善我国成年人监护立法制度,主要有以下意义:第一,解决我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第二,完善我国的司法理论基础;第三,顺应民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较重视未成年人利益,采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种法律进行保护,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上残害、虐待莱成年人的恶性事件也在时常发生,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还存在系列问题。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监护问题都非常重视,制定了比较完备、操作性强、有利于未成年人发展与保护的监护制度,对我国监护制度改革有借鉴之处。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同时,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未成年人犯罪现状透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主要存在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监护人主体资格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没有相应的监护监督保障机制等问题。应建立强制举报制度、追责制度、帮扶制度及国家监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监护监督是完整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历来为各国民法所重视。我国亟需构建健全有效的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但法律制度并不是完全脱离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的,监护监督也不仅仅是单纯立法层面的问题。因而,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的必要性及其适用等,对于我国构建该机制,进而实现未成年人监护的制度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