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雅兰 《湘潮》2013,(6):52-54
随着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的急剧增长,80后90后农民工成了进城务工人员的主力。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以及现阶段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有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目前学界的一个热点,笔者通过对重庆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提出来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央对农民工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后,第一次在文件中公开正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由此,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开始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其生存与权益、成长和未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利用CGSS2010的相关调查数据,文章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与城镇居民、农村从未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老一代农民工的健康水平之间的差异,并重点考察了本研究建构的"支持圈层"系统对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有着自身更加鲜明、更加令人担忧的健康脆弱性;专业人员的情感支持、社会保障、社会公平与社会信任等制度性支持的匮乏,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健康问题的关键因素;与家人/亲属对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关联程度相比,朋友/同事/邻居在情感支持上的重要性更大,但在经济支持上的影响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今农民工队伍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行为与他们“有工就打”的前辈有着不同的目的与动机。当今“民工荒”实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民工荒”,它正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的务工环境中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城市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决策过程,本质上是其“融入意愿”与“融入能力”的有效结合。理论界现有研究倾向于从整体视角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均衡分析,既未区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异,又忽视了成本要素对城市融入效度的现实制约。本文在对城市融入成本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资本再造成本”和“享乐成本”两个概念,丰富了城市融入成本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浙江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高昂的城市融入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为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失范性融入”的问题,建议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及农民工自身相结合的角度,构建多元复合主体的财政分担机制,以逐步破解外来人口机械增长与城市融入效度偏低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已经引起中央的重视。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自卑、孤僻、逆反等不良心理,我们必须通过打破体制性障碍,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等对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闯 《理论研究》2011,(4):26-28
持续不断加剧的“民工荒”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整体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他们仍然面临着就业技能缺乏、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制度化壁垒稳固和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改变需要提升其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消除就业壁垒、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重点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归属预期与社会身份差距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使其尽早摆脱“双重边缘人”的身份,实现市民化目标,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从农民工中分化出来的新群体,因其生长、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征。所以要改变以往的本体恩维视域而从伦理思维视域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构建问题。伦理思维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机制构建包括伦理导向机制构建、伦理评价机制构建、伦理约束机制构建三个方面。伦理思维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之“应是”内容包括正确的荣辱观、合理的叉利观、正确的婚姻家庭伦理观、理性的消费观、积极的职业道德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徐捷 《前线》2013,(6):56-58
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圾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T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宁秋辰 《唯实》2011,(3):79-82
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这是他们融入城市受阻的极端结果,而城市社区生活情况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通过建设城市新型社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笔者曾经提出“谁是农民”的问题。多年之后,“农民工”又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河南省委书记提出将适时取消“农民工”的称谓.而广东省委书记则明确表示.广东将加快研究并适时出台取消“农民工”的称谓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根据职业和工作年限享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种种迹象表明.“农民工”这一中国现代化过渡时期的特殊概念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研究,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水平和能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党员管理存在严重疏漏;党员教育存在畏难情绪;党员活动缺少有效平台。为此,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管理方式和制度;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拓宽党员活动平台和渠道;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媒体纵览     
终结“农民工”制度的时刻到了 随着第二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农民工”制度必将终结。这些人自进城打工时起,就已抱定了在城镇生活的决心。这样的价值观变化,对于中国目前已经形成的主流产业形态、经济结构必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这一变化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机遇。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志胜 《求实》2007,(1):90-92
“新生代”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虽然比起父辈,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劳动权益遭受侵害依然是他们“心中的痛”,追根溯源,要从户籍改革、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劳动合同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方略。  相似文献   

17.
唐国容 《唯实》2006,(8):64-66
对“农民工”从“盲流”到“打工仔”、“打工妹”再到“进城务工人员”,其称谓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应大力促进其向城市市民的转化,清除制度性歧视,提高技能,积极引导正确的群体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8.
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央对农民工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后,第一次在文件中公开正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傍晚,一首老歌回荡在山东省临沂市“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里。50岁的刘善全是山东苍山县人,在临沂市主要做打混凝土的小工,目前入住于这家“进城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这是全国首家在革命老区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专门服务农民工的公益性综合服务机构,可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餐饮住宿,总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于2011年11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启用不足两周,即有来自山东各地的419位农民工入住。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其市民化有比较优势,这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政策环境在优化,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水平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在增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带来新挑战。一是经济结构进入优化期,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将自然减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三是发展动力进入转换期,加大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度。因此,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应放在:一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为重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二是以构建高效就业信息平台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三是以就地城镇化为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