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10月,云南省双语教学工作会在“绿孔雀之乡”──盈江召开,来自全省17个地州市教委、民委、民语委等单位的100多名代表以及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同志聚集在这里,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边疆省份,5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3个民族已使用汉语外,其它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或拼音方案。目前,有11个民族使用14种文字进行双语和扫盲教学,没有民族文字又不通汉语的地方,也开始使用民族母语注释进行辅助教学。双语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杨波  李锐 《今日民族》2007,(1):I0004-I0004
为促进云南民族语文工作的开展,2006年12月21至22日,云南省民委、省民语委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民族语文工作会议暨云南民族语文工作50年座谈会。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省民委副主任、省  相似文献   

3.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4,(4):62-63
<正>尹建业副省长调研云南民族大学示范区建设3月20日,副省长尹建业到云南民族大学调研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学校建设情况。尹副省长听取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学校情况汇报,就学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省委高校工委常务副书记何玉林、省民委纪检组长张卫东等陪同调研。(省民族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4.
省内信息     
《今日民族》2014,(10):62-63
<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创建工作省部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10月19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创建工作省部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云南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和改善民  相似文献   

5.
唐相林 《今日民族》2014,(12):51-53
<正>群众路线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传家宝,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思想武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坚持"四个基点",接通"最后一公里",多措并举,致力于联系和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积极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路线真正成为民族工作的一大法宝。坚持"为民"基点。省民  相似文献   

6.
信息     
《今日民族》2011,(11):62-64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宇工作条例(草案)》报省政府审定根据省政府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和省民委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省民委政策法规处和省民语委办公室在总结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研、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边疆省份,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3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共使用着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做好民族语文工作对于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巩固边疆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云南省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权利,促进了民族的平等团结,维护了边疆的繁荣稳定。一建立机构加强对民族语文工、,作的领导早在1956年6月,中共云南省…  相似文献   

8.
正宝贵的文化遗产外界知道最多的是纳西"东巴文"。东巴文有1400多个符号,创制年代大约在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之间,流传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面貌,被誉为至今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今年的5月22日至25日,云南省教育厅和省民语委办公室组织考察组到四川凉山,考察彝族双语教育和彝文教材编译工作。考察的缘起是云南省教育厅和省民语委办公室计划编一套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省级统编教材,为此组织了编写组,计划分批完成云南14个少数民族的18种  相似文献   

9.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现状云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边疆省份,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转用汉语外,其余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其中怒族3种(怒苏语、啊侬语、柔若语)、景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有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彝族使用云南规范彝文、凉山规范彝文,傣族使用西双版纳新傣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德宏傣文,  相似文献   

10.
信息     
《今日民族》2008,(8):61-62
国家民委开展“云南省边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和文化宣传”专题调研 7月23日至30日,国家民委文宣司金星华司长一行5人在省民委木桢副主任及省民委文教处鲁德忠处长、省民语委办和丽峰主任、省广播电台民族语频率帕安福副总监等人陪同下,深入临沧市、德宏州,就边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基础教育和文化宣传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最有效的保护是主位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云南视觉艺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