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掀起一波又一波"民工潮".这种劳动力流动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流.然而,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得这种"进城又离乡"的流动路径发生梗阻,大量原本外出务工的农民由于城市企业的破产、倒闭,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乡.本文以此为背景,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宋斌 《瞭望》1985,(20)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安徽省副省长杨纪珂最近提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应面向回乡高中生专业户,努力培养农村所急需的既有学问和见识,又有应变和释难能力的人才,改变我国的智力资源历来只在城乡间作单向流动,以致形成城乡文化两极分化的现象。 杨纪珂说,到本世纪末,我国务农人口预计将由现在的百分之八十下降到百分之五十,全国农村将有一亿一千万劳动力陆续从务农转到其他行业。同时,还将有七千万名农村少年  相似文献   

3.
"用工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廉价劳动力时代很快终结,以及近几年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农村劳动力存在剩余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技能较低,用工单位的待遇较差,就业中介的服务缺失是出现"用工荒"的重要原因。化解"用工荒"问题,劳动力要提高综合素质,进行适当的流动,企业要提供更好的待遇、提升科技含量,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青年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还是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目前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为背景,分析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迁移流动的预期成本和收益.本文认为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然而,我国的"三农"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出现新的发展局面,呈现新的时代特点。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阻碍了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农村社会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基于对柏树镇的调查情况,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5)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根据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来调整有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计划经济伴随着逐步深化的改革转向市场经济这一形势,促进了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经历了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到允许并鼓励农民进城、控制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基于此,提出一些有利于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建议:从本质上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转型经济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是一种经济流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流动,它对改变我国行政主导型 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消除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具有特殊作用。当前,应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作为城 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为突破口,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是适合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目标模式,是缓解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双重过剩局面,加速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单向流动,这已经给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我国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缓慢的原因,就可以看出,要实现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刘易斯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易斯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二元经济背景、主要原因和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均衡等。该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特质与现实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制度创新的特征、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渐进式的转移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然而,人们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却观察到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发展排斥就业的倾向、农业和农村发展不足、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等。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发展战略和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农民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因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又给农民的流动与就业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从长远讲,城市化能够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城市化也能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但也必须克服城乡间体制、制度性壁垒和政策缺陷,完善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制度,解决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宁  崔建周 《理论探索》2007,(6):115-118
近年来,政府在促进赴疆采棉女性人口中,尊重女性人口的意愿,强化引导功能;多方协助配合,为采棉女性人口提供全方位服务;坚持以制度为保障,维护采棉女性人口的基本权益;拓宽思路,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服务的新途径与新方式.这一成功经验的启示是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应当对促进农村女性人口予以高度重视;必须深入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政府要结合转变职能的要求,在促进农村女性人口流动中强化服务功能;政府要以创造性精神和创新性工作,在促进农村女性人口流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若干对策探讨○陈忠卫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助推器。从总体趋势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在不断加速。但是,相对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  相似文献   

15.
留守父母对子女流动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中国劳动力迁移或流动的研究大多沿着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认为劳动力迁移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个体或家庭收入的最大化。本文分析"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发现,在控制经济因素以后,赡养责任也对个体流动范围有显著影响。第一,当老家有兄弟姐妹或配偶照顾父母时,个体更可能选择远距离流动;但如果老家没有他人照顾父母,那么个体将不得不受赡养责任的影响而只能选择近距离流动。第二,赡养责任对汉族、农村人、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和年龄较大的人的流动范围有更加显著的影响,但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老家没有兄弟姐妹且没有配偶的情况下发生流动,其流动范围也将在更大程度上受赡养压力的影响。由此产生的问题需要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推拉理论能够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大约30年这一时间段内的人口流动现象,但对于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态势却不具有解释力。把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置于长期城镇化战略下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实际上是在流出地推力、流出地引力、流入地拉力、流入地斥力以及劳动者的个人能力这五类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而根据主导力量的差异,又可以把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城镇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对应当前所处的阶段,未来城镇化工作应着力做好县域经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培养职业农民;加强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技能培训力度;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三农"问 题的主体是农民,"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人口问题,核心是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呈现总量大、兼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省内转移增加的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境,需要加强制度政策建设来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创造就业机会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支持等。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然存在一个扩张期。政府要加强组织与协调,消除不公平待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