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规模理论简介缪国亮新建一个企业,或者扩大一个企业,应具有多大规模才合适?一个地区要发展某种行业的经济,又应具有多大规模才好?这是政府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和制定本地经济发展规模时要考虑的问题。学习西方经济学关于学经济规模的理论,会使我...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大城市人口总量呈现动态演化过程,其中,人口迁移是影响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主导因素。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态势影响着城市公共政策的选择与制定。本文在基于中西方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历史数据,以及人口迁移理论梳理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大城市人口总量变动的因素及机理,并思考其对新一轮城市发展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区域经济均衡化政策的实施,中国东部沿海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的外部压力趋缓,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的吸引力仍然存在。中国特大城市人口总量增长将会逐渐进入平稳增长。中国人口有序流动迁移的大环境正在形成中,未来大城市人口调控有望转向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的理论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思潮。尽管这一理论抓住了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两大潮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动这一主题,描绘了在这两大潮流裹挟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都存在  相似文献   

4.
加速原理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动如何引起投资量变动的一种理论。自从这一原理被提出来以后,它在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广泛流传,影响很大。虽说它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提出来的,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研究这一原理,特别是分析出其中的合理性,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在对待西方经济理论的态度上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当我们谈到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历史时,往往以比较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而当我们评价西方经济理论的科学性时,又把它们说成是为资产阶级辩护的庸俗理论。实际上,西方经济理...  相似文献   

6.
李媛媛 《传承》2012,(7):52-53
20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理想性的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不仅迎来了经济改革的热潮,而且也经历了思想和价值领域的全面转型。这场转型与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相伴相生,即以对西方理论著作的大规模引进和研究为特征的“翻译热”。  相似文献   

7.
祝洪娇 《桂海论丛》2005,21(5):24-26
西方经济学界对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理论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很多学者针对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发表真知灼见。笔者将时国内外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趋势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扩大程度问题等若干重要理论进行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引进和介绍了不少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分析框架,这无疑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也应看到,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否定之风,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过时,要“淡化马克思主义”、“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例如:在某些全国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中,近几年来几乎连一篇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文章都未刊载过;甚至在某些经济学家们所撰写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著作及文章中,居然没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席之地。这些不得不使我们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空间经济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不尽相同。马克思经济学从资本逻辑的角度研究空间经济生成和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西方经济学则研究空间经济运行的具体规律,通过集聚力与扩散力的相互运动研究空间生成和演变的形式层面的规律。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空间经济理论为主体,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空间经济理论,指导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发展问题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时候,对发展果实的分享也同时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在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的发展与收入分配理论和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是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理论。这两种理论采用的都是结构主义思路,都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看法持乐观态度,认为它们是一致的,不矛盾的,同时也认为经济发展中规模分配走势呈倒U型,个人收入必然呈现逐步拉大、再随经济增长逐步缩小的变动过程。因此,这两种理论都重增长轻分配,认为分配问题会伴随经济增长自动得到解…  相似文献   

11.
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 的起始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起始于英国经济学家哈奇森(Terence W.Hutchison)于1938年发表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该书为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演绎主义方法论,特别是反对本世纪30年代盛行的各种“先验论”方法,首次将科学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引进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经济自由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冯继康在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经济学者对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干预,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分析与论证。概括起来,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行为,大致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国家干预主义,一种是经济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世纪行》2000,(5)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规模的经济性,指的是因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动,它反映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这主要指由于生产专业化带来的。2、工厂规模的经济性。是指由生产某产品所特有的技术和设备所决定的规模经济。3、公司规模的经济性。很多产业中只有几个大公司,公司中合并了很多工厂,这些工厂或者是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是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按阶段连续操作。规模的经济性与生产技术水平、营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强调规模经济并不意味着工厂或公司的规模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分析1953年~ 2020年中国家庭规模变动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家庭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家庭规模变动的社会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规模持续减小,2020年的下降速度更快,进入平均户规模低于3.0的新阶段,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缩减态势加快;在20世纪90年代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后,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规模缩减的影响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混合作用;家庭规模缩小弱化了家庭功能和代际支持能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使空巢家庭面临比较突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也称规模的经济性,指的是因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收益的变动,它反映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这主要指由于生产专业化带来的。2、工厂规模的经济性。是指由生产某产品所特有的技术和设备所决定的规模经济。3、公司规模的经济性。很多产业中只有几个大公司,公司中合并了很多工厂,这些工厂或者是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是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按阶段连续操作。规模的经济性与生产技术水平、营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强调规模经济并不意味着工厂或公司的规模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6.
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封闭性、片面性,引起了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研究范围的扩大化、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化,为中国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效应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但在长远、宏观、全局的视角下,技术进步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一国或地区就业总体水平及变动的决定因素,是推动就业问题解决的核心动力。所谓技术,有硬、软之分,硬技术进步,包括更新改造生产设备;改进工艺、设计或引进新工艺;产品更新换代和质量的提高;降低原材料消耗,采用新能源、新材料等。软技术进步,包括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扩散;管理水平的提高;改进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规模生产的效应;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一规模经济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关系到我省经济振兴蝈起的大局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要素和产品集中到一定程度时,处于生产经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状态。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形成规模优势是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集中体现规模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堪称当今工业经济的“航空母舰”。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质上也是大企业分割市场的竞争。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规模庞大、技术水平领先、竞争力超强的大企业,是各国经济实力的基础,是争夺和占领世界市场的生…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规划和政策的评估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机制。然而在我国,以往的公共规划和政策与规划评估,更多地还是采取定性评估的方法。本文探讨建立有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基本框架,形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动态测评机制,规范性评估与实证性评估并举,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和比较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北京市发展态势的时序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至2006年经济结构和经济差异的变动不大,技术创新变化显著,而经济稳定一项需要关注。从2006年的规范性评估结果看,北京市交通、医疗、教育、城建、经济等几个方面表现尚可,但居住方面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要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将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权利结构的转换,利益格局的总体性调整,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此而言,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要求经济学理论要提高社会的整体性分析能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注意借鉴和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从根本上说却不适宜分析一个体制转换的社会。以往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新古典经济学习惯于把理性的经济主体的决策活动看作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行为。这样就意味着把整个经济生活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