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校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几个问题□王青逯人类社会正在跨入21世纪。纵观全球,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谁掌握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谁就会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战略主动地位,立于...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保持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以种种方式加快与其他国家争夺科技人才。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国际间科技人才争夺战略,并据此提出我们的竞争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球人才短缺,科技人才的跨国流量加大 进入90年代,在迎接21世纪技术挑战的同时,美、日等发达国家面临着科技人才严重紧缺的局面,特别是高水平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统计,到1996年美国缺少4.5万名受过科技训练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国家的远见     
如果说,15世纪以来传统大国的竞争比的是“谁走得更远”.走得越远的国家(如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就越有可能成为世界大国;20世纪以来的大国竞争看的是“谁发明得更新”,谁领衔更新的科技革命(比如美国、德国、日本),谁就能领先世界。  相似文献   

4.
敬言  刘和平  舒夏 《党风建设》2000,(12):21-22
众所周知,人才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直接动力。如果说20世纪的主要争夺对象是资源和市场的话,那么,21世纪争夺的主要对象将是人才。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力量的竞争。而科技力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的人才资源,谁就掌握着制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革命所驱动的现代化社会,是以人才资源为发展依托的知识与信息社会,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实践证明,谁能在人才全球化竞争中获得优势,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引进,甚至演化为争夺。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获胜。在国际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21世纪经济,必将形成对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创新能力,谁就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反之,谁缺少科技储备和高素质人才,谁就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目前我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浪潮不断迭起的时代。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创新的实力和优势源于掌握高科技的各种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我们…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发展教育、鼓励发明、培养人才。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自由的流动,危机时隐时现。政府和企业面临着此起彼伏的管理竞争、市场竞争、资金竞争和技术竞争。而核心部分仍然是人,一场不见硝烟但声势浩大的关于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而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的竞争。怎样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多种渠道选拔、使用人才,为各类人才创造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并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坚持“以人为本”,多渠道选拔、使用人才(一)建立一套使人才脱颖而出的规章制度。在选拔、使用人才上,历来就有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两种相对立的路线,而且这两条路线一直与社会历史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历史反复证明任人唯贤是兴旺发达的路线,任人唯亲是腐败衰落的路线。但任人唯亲的风气,…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要求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2.
管克江 《党建》2010,(8):45-45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让美国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创新能力。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发表的《大西洋世纪》报告说,2000年按照16个指标衡量的创新指数(包括研发投入、创业资本比例、科技人才比例等)排名,美国在全球遥遥领先。到2009年,美国排名滑到第六位。而若按科技创新和竞争力的进步速度排列,美国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有为 《新长征》2010,(7):9-11
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当前,全国各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很快,形成了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谁拥有了新技术,谁就抢占了制高点;谁拥有了新产业,谁就会率先形成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一个高素质的民族,必将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光辉的明天。当今国际间日渐激烈的角逐,已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科技竞争上,而科技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还在于教育。谁能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出大批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民的事业,只有以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来提高全民素质,才能使十几亿人口变  相似文献   

15.
李春友 《发展论坛》2002,(6):35-35,3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涨,以知识的创造、生产、分配、传播、利用为基础和知识成为资本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已在发达国家逐步形成并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对全球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变化所施加的巨大影响力和作用力,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社会竞争及文化竞争。在科技、教育、经济等基础都还比较薄弱的条件下,怎样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需要我们拿出有效的战略对策。1.人才战略对策与以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根本不同的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是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杜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既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深化科教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放眼世界探讨人才机制问题。 一、世界范围内的人才危机与人才争夺 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相继使传统支柱产业让位于高新技术,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才危机。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研究预测,到2006年时,美国将缺少67.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从1995年到2010年,美国将缺少15万名博士学位的科技人才。美国劳工部的调查表明,到本世纪末,美国要增加50%的工程师和电脑专家,  相似文献   

17.
在新技术革命发展的今天,谁拥有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中国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表明,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谁拥有人才优势和科技实力,谁就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面对21世纪的挑战,全国各地普遍将“科教兴省”列为根本性战略,目前各省市都在抓紧制定科技、教育“十五”规划,贯彻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突破性措施,科技、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即将进入快车道。在这一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山东省当前实施“科教兴鲁”战略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哪些?战略任务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秦健 《学习论坛》2000,(12):33-33,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已取得可喜成绩,但亦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对策,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问题。首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是21世纪竞争的迫切需要。21世纪的竞争将是高新技术的竞争。现在许多国家都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战略,一些发达国家已由注重科学的突破转向实用技术的开发创新,以此来夺取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就迫使我国传统企业要把握时代…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世界高科学、高技术激烈竞争的时代,美国要“重振霸权”,日本要“与美国分享领导权”,欧共体要“同世界上其它的技术霸主并驾齐驱”。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各国都在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都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依据放在“人才资源”这个支持点上。说到底,当代国际经济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已成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谁拥有它谁就会成为世界的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