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宇宙人文论》是一部珍贵的彝文历史文献,也是一部杰出的哲学著作。 彝族不仅是我国历史悠久、成就卓著的民族,而且是一个善于思索、勇于创新的民族。彝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文化,拥有大量的古典文献。在这些浩繁的彝文古籍中,记载了彝族先民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艰苦历程,反映出彝族先民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理性思维的普遍规律的认识发展过程。《宇  相似文献   

2.
彝族《狩猎祭祀经》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古彝文《狩猎祭祀经》,全书14000余个古彝文单字,为五言体,近三千行。系彝族磨布支系于清代改土归流前上逆66世呗耄始祖布托欧揉所著,是彝族现存最早的重要古彝文经典文献之一,相当于汉族的先秦文献。 彝族古代先民,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在狩猎前,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隆重祭祀活动,将前人的狩猎活动再现一次,以示狩猎前的演习。现存的抄本古彝文《狩猎祭祀经》,对彝族古代先民的狩猎活动,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正楚雄州又出书了,这次一出就24本。2017年12月13日,楚雄州民族宗教委为他们组织编撰的《楚雄彝族文化丛书》和《楚雄民族文化丛书》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数十位来自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楚雄的民族研究学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这两套丛书,用通俗方式,讲述学术问题,涵盖了楚雄州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回族、白族、哈尼族等不同少数民族,以及这些少数民族中历史、文化、音乐、歌舞等等方面,堪称通俗版的楚雄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丛书主编、原楚雄州民族宗教委主任周国兴介绍,丛书共计300万字,编撰开始于2014年5月,持续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13,(9):4-5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先辈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如同燃烧的火塘,《单恋乌蒙》以火塘为开篇。牵出彝族人民在乌蒙大地上不同季节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春天。美丽的彝族少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三月的春雨滋润着美丽的彝族村寨。  相似文献   

5.
贵州彝族戏剧《撮特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有民族文字和古老朴实的民族文化典籍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的古老民族,然而,历史上是否有戏剧似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1984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举办“双庆”活动,该县盐仓区板底乡曙光村一个仅50来户人家的彝族山寨裸戛的文艺小组,在县的“双庆”文艺晚会上,演出了一个十分奇特罕见的彝族传统文艺节目——《撮特几》。它象神密的星外来客,突然出现在贵州高  相似文献   

6.
版图上的昭通,位于滇东北部,楔入川、黔交界地。西北、东南分别与四川凉山和贵州毕节两个彝族聚居区为邻。境内气候温和,然冬季酷冷。历史上这里曾是彝族聚居的地方。全区现有彝族14.2万,属于区内主体民族之一。四川凉山彝族传说,昭通是其祖先的居住地,彝语称“滋滋扑窝”。是否彝族为昭通最早的民族?民国《昭通县志稿·种族》记:“昭之为地本属荒服,地广人稀。旧《志》所载,最古者莫如徭人,其次曰夷(彝)曰苗曰回等0……,徭人又号曰马湖子。其俗穴地而居,或处山岭。均另筑高堆,下留一门以为出入。今四乡多有之,或名梁王堆…  相似文献   

7.
生生不息流传的彝族《指路经》,是彝族先民留下的巨大财富,是彝族同胞共有的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查姆》是彝族的重要史诗之一,全面展示了彝族先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自然万物起源的看法,在阐发观点时融入了大量阴阳五行观。通过对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后发现,彝族史诗《查姆》的阴阳五行观是在彝族、汉族文化理念相互交织后的结果,确立了阴阳五行观之后,被运用到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阴阳五行观作为彝族人民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该世界观为基础,创造了"十月太阳历"等令世人赞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研究彝族史诗《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对全面掌握其内容及运用,提升对阴阳五行观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毅铭  陈明贵 《创造》2012,(8):21-21
《求是》杂志原总编辑王天玺、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出席总结表彰大会并讲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出席大会8月11日下午,《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编译出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求是》杂志原总编辑王天玺、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出席总结表彰大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彝族民间文学的蕴藏是非常丰富的,是我国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彝族的诗歌非常丰富,有史诗、叙事诗和各种类型的短歌。史诗是早期彝族文学的主要作品,彝族的许多优美神话都保存在史诗中。彝族人民关于开天辟地的传说,洪水泛滥故事,是彝族史诗的一个主要内容。这些史诗结构庞大,气势雄伟,内容极为丰富;天地四方,宇宙万物都写到了,充满奇特的想象,神力的夸张,以及那些瑰丽的场面,都显示了彝族人民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为理解它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08,(11):I0002-I0003
11月22日,怡逢彝历新年,《彝族毕摩经典译注》首发式在楚雄彝族自治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彝族是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一员。不仅在彝族聚居的地方发现有铜鼓的考古资料,而且在彝文文献里有制作和使用铜鼓的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使用铜鼓的民族,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滇、桂边境的彝乡村寨,铜鼓礼俗还保存在节日文化和“腊摩”的彝巫文化之中。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的发掘、整理和公开问世,更有力地证明彝族是使用铜鼓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西南彝志》彝语原名《恩布散额》,有源流的意思。作者是古代罗甸水西热卧土目家的一位慕史(歌师),姓氏已无可考,人们习惯称他为“热卧慕史”。他把彝族的文献和民间的各种传说,搜集、整理加工而著成《西南彝志》。从书中记载的一些事情来看,成书约在清乾隆年间。全书有彝文三十七万多字,四百多个标题,是一部记载彝族历史较为全面的史书。全书的内容有:上古混沌时期万物的出现与发展;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彝族早期部落  相似文献   

14.
论古代彝族的宇宙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广泛流传于贵州毕节地区的《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和《西南彝志》 ,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本原、人类起源以及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认识 ,因而它们可以看作是古代彝族宇宙论哲学的代表作。指出这些哲学典籍蕴含了自古以来彝汉文化交流的大量信息 ,彝汉文化都可能溯源于伏羲画卦 ,彝族宇宙论是源远流长的彝汉文化交流的一个具有多层民族文化信息的智慧之果 ,它最早萌芽于春秋末年 ,形成于明代后期 ,较之汉族宇宙论的形成要晚两千年左右。从这一角度讲 ,彝族宇宙论是汉族宇宙论的“流” ,而不是“源” ,然而它却具有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比较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系统论认识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潮重新勃起之际,中国学术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化学派——彝族文化学派及其学说——《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应运而生,令人瞩目。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二侧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先曾发现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迄今在元谋地区已发掘出距今二百五十万年的古人类和距今三百至四百万年的古猿牙齿化石共计160枚。专家们认为,这些成果填补了我国乃至全世界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同时又将我国人类史至少推前八十万年。特别为人类起源于云南的论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彝族文化的研究及其成果,对于了解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云南彝族的神话创世史诗,首先使人产生兴趣的,便是几部史诗在情节结构上的同源性问题。就以《梅葛》、《查姆》和《阿细的先基》而论,它们所流传的地域不同,而且分属于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但它们在情节结构甚至一些内容上却是如出一辙,难分难解。几部或多部作品在情节结构乃至内容上产生同源,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现象。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口头流传方式,造成了对同一事物有多种解释;同一内容有多种异文的状况。《梅葛》、《查姆》和《阿细的先基》便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造成同一内容同一作品出现多种异文变体的例证。那么,这三部史诗在情节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说明了  相似文献   

17.
彝族星月历     
前言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民族。他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占第四位。在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中占第一位。云南省的彝族有三百三十五万多人。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个彝族自治州。省、州党委和政府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组织翻译古典彝书和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学工作十分重视,多次给予表彰和嘉奖。并在一九八二年一月批准成立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彝文研究室一成立,就大量征集古典彝书;召开彝族古代文化知识分子“毕摩”座谈会,为毕摩落实政策;举办国际音标学习班,请省语委张廷宪、马忠英等同志来讲授国际音标知识;又举办了彝文学习班,请张先、施学生等  相似文献   

18.
彝族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节庆礼仪。彝族除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节庆习俗等有别于其他民族之外,老人过生日时的寿诞礼仪也极具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9.
据贵州日报《文摘》1989年1月18日蒋锡吾摘自《南方周末》材料,关于这一看法有三条: 一、据日本专家考证:整个日本民族的“根”在中国的云南省。日本婴孩臀部的胎斑与印度尼西亚孟吉蔑族婴孩胎斑一样,而该族是由中国云南迁去的,这证明日本民族的“根”在云南。 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木,船遇飓风,幸存者在亶州(今日本九州)安身,他们是最早的日本民族。这些童男童女多为羌戎人,它是彝族的祖先。因此,曰本民族与彝族同宗。  相似文献   

20.
正重达9.8公斤的《中国彝族梅葛史诗丛书》共有5册,计4378页,包括《梅葛本源》《梅葛恋歌》《梅葛悲情》《梅葛祭》和《梅葛曲集》。这套丛书2017年完成整理、翻译,前后持续4年多,有近100位不同年龄段的梅葛歌手不同程度参与研讨、整理和翻译,其规模空前。梅葛是楚雄地区说中部方言的彝族(主要是罗罗颇、里颇支系)民歌,上世纪50年代云南掀起民族民间文学整理热潮时,梅葛就曾多次被整理,并在1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