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 ,在当代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他们关于世界市场的论述 ,对我们今天理解经济全球化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描述 ,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视个人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 ;他们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论述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重新强调作为我们党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在深入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大意义。 民主集中制作为一个科学慨念,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使用过,但他们在创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最早实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参加起草的《共产主义同盟章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关于犯罪学系统的理论阐述,但是他们对于犯罪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却非常深刻。他们关于犯罪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犯罪的本质、犯罪的作用、犯罪的预防和犯罪消亡等的阐述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的有关犯罪学的思想脉络,成为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清廉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清廉”的概念,但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创立无产阶级解放学说和构建未来理想社会的经典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清廉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清廉建设的思想根基和理论源泉。列宁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的,他在领导俄共(布)和国家机关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清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清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提出并推进清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享有"西方马克思学创始人"声誉的法国马克思学家吕贝尔,在质疑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处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两卷本,呈现出类似于《资本论》第一、二、三卷文本的编排体系,由此引发了关于吕贝尔版本与恩格斯版本的广泛讨论争议。全面把握吕贝尔的马克思经济学卷文本概况,与恩格斯版《资本论》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有助于从经济学卷文本体系总体角度客观地评价吕贝尔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卷文本的功过得失,对深入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对《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基本评价《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总的看来是好的,切合实际的。指导思想明确,基础工作扎实,由各专业部门提出部门的规划意见再由规划部门加以综合,充分体现了《纲要》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以作为编制总体规划的依据。关于人口规模问题,过去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提法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事实和其他国家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末,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特大、超大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浓缩的结晶,但也正因为"高度浓缩",当高度流动的人口在高度挤压的空间遭遇高度饱和的资源,风险这一人化自  相似文献   

8.
在列宁的一生中,无论是在沙皇统治的反动年代,还是在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都刻苦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十八岁的列宁,就开始攻读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他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时,只有二十四岁。在这本书中,他提到和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十部重要著作和两封书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遭到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歪曲和攻击的时候,列宁更加努力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指出:“我还在‘热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任何对他们的恶意非难,我都不能漠然置之。不,这是真正的人!应当向他们学习。我们不应该离开这个立场。”(《列宁全集》第35卷,第272页)直到列宁生命临终前的最后几天,他还反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由于列宁极为勤奋刻苦,他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几乎全部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无论是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对"现实"概念的理解上,都是一致的。但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没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世界观基本问题的高度,也没有把实践活动概念化,这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社、华中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编辑部联合主办、襄樊学院承办的跨世纪中青年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东方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8月 10日至 12日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 ,会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东方发展道路”为主要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与会者就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体系发表了意见。他们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19世纪 80年代以后 ,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大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关于这个原理提出的时间问题,传统的看法是:早在1852年,马克思便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得出了有关这个问题的结论,1871年的巴黎公社证明了这个结论。本文想对此提出一点不同的看法。一、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来就没有说《雾月十八日》一书已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是非常重要的。1869年和188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雾月十八日》一书的  相似文献   

12.
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来讲。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重视做好群众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理论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沈正平 《群众》2023,(20):44-45
<正>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江苏省共有11个大城市:南京是特大城市,苏州、无锡和常州3市为Ⅰ型大城市,徐州、南通、扬州等7市为Ⅱ型大城市。近年来,徐州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七普数据显示,徐州城区人口为205.51万人,虽然在全省Ⅱ型大城市中城区人口最多,但距离Ⅰ型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门槛(≥300万)还相差较远,与其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不相称。因此,亟需提前谋划、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共同缔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曾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21卷第72页)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却无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崇高地位,对恩格斯进行了大肆攻击,炮制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这一论调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介绍和评析,以揭露他们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论述,共产党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他们"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百年风雨,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共产主义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从那时起,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一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从西  相似文献   

16.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恩格斯1895年3月完成的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思考了马克思和他早年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并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系统论述了关于无产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未对地缘政治理论做出过系统的论述,也从来没有提出"地缘政治"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缘政治思想不包含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之中。毋庸置疑,在他们为后人留下的大量经典著作中不乏丰富的关于地缘政治的论述。本文尝试从三个大的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地缘政治思想进行总结: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判断、对海陆关系的剖析、对国家地缘政治生长规律的探究。探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对于地缘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共有四方面的主要观点: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一观点首见于恩格斯于1883年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作的序言中。1950年,毛泽东在接见参加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部分同志时,将恩格斯的言论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二、无产阶级必须加强自身的团结统一。这一观点分别出现在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共同章程”和恩格斯在1847年《论波兰》的演说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它升华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三、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同其他可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也愈益严重。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已成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政府管理者排上行政日程的重要问题。集聚经济的作用,决定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大城市化趋势,但大城市化未必一定会产生"大城市病",完善的市场体制可以使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形成自动调节机制。相反,集权体制的存在,则使城市人口规模呈更大(或尽可能大)的倾向;在集权体制下,亦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城市人口的迁移增长。治理大城市病、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不是一个单纯的人口问题,改革集权体制,打破城乡壁垒,这才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发展的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恩格斯在高度重视集体主义的同时,也极为关注个人发展问题,并且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比较集中的论述.其基本内容包括关于个人发展目标的理论、个人发展条件的理论、个人发展实现途径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这些理论的过程中还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以及集体主义等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对这种具有鲜明无产阶级特色的个人发展理论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也进行了深入剖析,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理论,对于完整、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