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土地管理政策。它符合我国大田农作区的文化传统,所以取得了极大的效益。在西部非大田农作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实施该政策,在短期内也可收到一定效益,但从可持续发展看,则潜藏着诸多隐患。诸如降低土地资源利用效力,制约民族经济发展,诱发生态环境恶化或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于西部地区须针对不同自然和人文背景作适当调整,与当地民族文化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其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浅谈民族发展政策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民族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发展政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尤其是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调整和制定民族发展政策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回应,也是民族地区赢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叶介甫 《传承》2012,(15):36-38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少数民族发展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得到了极大进步,促进了祖国各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普遍实行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其他政策以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重大突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民族地区商品生产的发展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物质基础,多种经营因此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联合经济,有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联合,城市与农村的联合,农民与国营企业的联合。家庭承包责任制和联合经济,这些都是适合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能够促进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境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从过去几十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进程中不难看出,它对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县级经济是指民族地区县级区域内务民族人民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相对于部门经济,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民族地区县级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十分迟缓。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发展到今天,民族地区的县级经济也与其它地区一样,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一、二,三产业并举的格局,并成为充满生机的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而且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和其内在的巨大潜力以及农业。工业、人口等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一个全新的民族地区的县级经济概念已经形成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建国40年来,中共黔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实现黔南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团结和加快黔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步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对黔南州民族干部队伍的发展作一初步议论,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综合发展实力也明显增强。但从相对意义来说,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却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的幅度低于全国发展水平,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在逐渐拉大。   一、差距原因   1、历史因素。在旧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致使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发展起步晚,起…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辩证思考徐向秀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指导下,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纠纷愈来愈烈。与此形成显明对比的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这与我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制定和实施是分不开的。而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对我党民族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一、全党上下加深了对做好民族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重视民族问题,把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自己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并已经注意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当采取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红军长征前,由于党主要在汉…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云  罗家云 《思想战线》2001,27(6):126-128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相应对这些地区提出了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的现实要求.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问题,对完善有关法律,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托各地优势资源 ,开发独具特色的民族商品 ,是民族地区人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囿于传统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目前云南民族商品存在品质不高、成本不低、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就需要科学的投入和技术创新 ,提高产业化水平 ,以实现绿色生产、特色营销、满足市场时尚消费需求。为此 ,需要多方面政策措施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3.
聂琴 《思想战线》2001,27(4):7-9
西部大开发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在这项跨世纪战略的实施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我们要从政治上认清西部大开发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意义,增强实施这一战略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把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与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结合起来,以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保证实现其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对于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民族教育乃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法律法规保护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 ,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加强二级多层立法是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教育权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把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发展演变过程大致分为起步形成、曲折发展、停滞徘徊、恢复发展四个阶段 ,并通过考察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演进历程 ,认为新世纪应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以人为本、优先加快社会发展”的新追赶战略 ,重新界定传统发展方向 ,以加快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伍小涛 《桂海论丛》2013,(3):100-104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是建立在其早期民族工作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民族工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理论宣讲时期(1921-1934)和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实践时期(1934-1949)。在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既为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又为之积累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各民族间和睦相处,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些地方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民族宗教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其特殊地位、作用,成为国内不稳定的一个潜在因素。因此,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和处置对策。对于减少由民族与宗教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改善民族间的关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来重视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宪法》第四条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对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了纲领性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法制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对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法制保障。然而,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如何将二者置于宪法语境下综合考量,切实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火车头和领头雁,也是民族地区团结稳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和主心骨,在民族地区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带动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并构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出台了诸多有关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体制、经费、教师、质量等四个方面,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自治地方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晓辉 《思想战线》2001,27(1):23-26
西部大开发在实施中会碰到许多复杂的利益冲突,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和中央、民族自治地方和非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事关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局,不能掉以轻心.在依法治国的法治背景下,解决上述利益冲突的最佳选择是明确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以便使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的合法利益在经济开发中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尽管确立民族自治地方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具有社会的、法律的、政策的依据,但是,在对一些具体权利和义务的考察中,仍然可以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或制定政策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