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入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目前正处于“入世”前的谈判阶段。“入世”后我国各行各业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都需要有新的应对策略 ,本文仅就我国银行业“入世”后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入世已近一年。入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讨论已经逐渐从预测、判断转向对客观现实影响的观察和分析。“入世第一年,机遇大于挑战。入世对中国的影响,看长远效应,不是第一年就有很大的机遇,第一年就有很大的挑战。”这一评价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入世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影响,与目前社会各界的基本看法和总体判断比较吻合。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稳步运行显现了入世的积极效应1.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跟踪课题组研究认为,我国入世的效应有所显现。中国由于稳定的政治环境、快速发展的经济、良…  相似文献   

3.
林雪原 《前进》2002,(5):39-40
加入WTO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入世”受冲击最大的是政府,“入世”首先是政府的“入世”。本文拟就迎接入世挑战与领导干部要重视观念建设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武汉而言,“入世”都预示着一场新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机遇的到来,以及更加紧迫、更加严峻的挑战的面临。面对“入世”,武汉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学教授朱新蓉女士。对于“入世”,社会各界人士给予了热切关注,在阵阵叫好声  相似文献   

5.
自从1999年11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双边协议后,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谈判,经过风风雨雨的13年时间,终于迈过了最高、最难的门槛;若无特殊意外,并根据“我先台后”的原则,祖国大陆和台湾将于21世纪第1年先后双双加入WTO,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各方面都认为“入世”对我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入世”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既有冲击也有契机,但从总体和长远看,利大于弊。正因如此,国内各个方面都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作为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应为各个行业、部门抓住机遇,闯过“入世”险关,迎接“入世”挑战做出努力。本文试对此做些前瞻性的探讨。 一 “入世”不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将波及、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些影响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主要有: (一 )思想准备不足 尽管自 1986年我国正式…  相似文献   

7.
熊思远  王文兵 《创造》2002,(6):12-12
尽管中国的“入世” 显得十分平静,然而人们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2002年2月,外经贸部一位参加了中国“入世”谈判长达10多年的处长就被一家外资公司以100万年薪“挖走了”。WTO的GATS(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Service: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国际规则及其所规定的动作方式(例如它的“国民待遇原则”以及“自然人流动方式”)使得这种“挖人才”成为合法又合理的事情。于是,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入世”对中国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正式成为 WTO 成员。入世对中国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本文试就入世对我国审判制度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作些探讨。一、入世后我国审判独立制度面临的挑战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这是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与 WTO 的有关制度吻合,WTO 协议规定,“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海关估价、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最终行政裁决和复审决定,可特别要求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迅速审议”,该程序应“完全独立于负责作出该裁决或复审决定的当局”。这与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是相符的。但是,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还需得到有效保障。各级法院尽管与检察院、政府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  相似文献   

9.
张朝霞 《人大研究》2002,(10):42-42
我国入世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府入世” ,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我国经过15年艰苦谈判,终于圆了入世梦。在欢呼胜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入世带来的强大挑战,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薛荣久教授认为,未来5年,“人才入世”将是中国加入WTO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人才入世”,我们的距离还有多远?第一,文化多元化对人才理念带来的挑战,是我国“人才入世”的重要鸿沟。加入WTO,经济的发展必将面临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张有陞 《前进》2000,(3):18-1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日期的临近 ,全国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对外开放 ,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 ,如何适应“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具体措施。(一)“入世”后有利于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 ,可以为我省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入世”后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与国际惯例接轨 ,按国际准则办事 ,山西经济融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开放领域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人们的思想观念会有一个大的飞跃。有助于以“入世”为契机 ,以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在我国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将促进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入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人才开发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11月 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图一);2000年5月19日,中国又与欧盟最终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图二)。从技术层面上讲,中国已经扫清通向世界贸易组织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估计中国将在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谈判,WTO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的日子离我们不远了。那么加入WTO究竟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遭遇新规则以后的前途命运将如何?“入世”又将怎样改变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入世”,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  相似文献   

14.
“入世”,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镶满艰难与契机的里程碑。加入 WTO,对国内各产业都要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作为设立经济贸易规则,规范并管理经济贸易,以至在管理整个国家事务上起着重要作用的主体——政府部门,将面临着更巨大更前期的挑战。正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入世”对于政府行为的冲击最大。相应的,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入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给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处于经济转型期之中的政府,在“入世”挑战中无疑首当其冲。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要适应“入世”的新要求,没有素质过硬的队伍,公安机关就会在“入世”冲击之下处于被动境地,难以从容应对。对此,各级公安机关要有忧患意识,化压力为动力,抓好队伍建设,为做好“入世”后的各项公安工作提供保障。“入世”以后,我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在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上海机关动态》2002,(12):15-16
为了适应“入世”,应对变化,分析利弊,趋利避害,我们就“入世”后上海机场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刘厚俊教授认为 当前社会上关于“入世”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只关注“入世”的结果,而不关心如何迎接“入世”的竞争。现在许多企业的领导人一谈起“入世”,就是我的产品将来好不好销?我这个企业能从“入世”中得到什么好处?而对于怎样迎接“入世”的挑战则考虑很少。“入世”只是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8.
张锋 《群众》2000,(7):33-34
加入WTO,将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又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这对推动江苏经济再上新的台阶,加快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必将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抓住“入世”机遇,正视“入世”影响,应对“入世”挑战,力谋“入世红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入世”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个政工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新形势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严峻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深化企业改革,既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商机,同时也给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这种压力和挑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其一,入世使西方意识形态搭载经济运行之舟在中国获得“准入”。思政工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反“西化”、反演变、反渗透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 业和再就业从来就是社 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外 无一例外。入世后对我国 就业的影响,从总体上看 应该说和对其他许多方 面的影响同样,利与弊同 在,挑战与机遇共存。从 长期效应看,入世必然会 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和竞争力加强,对总体就 业水平带来积极影响。但 在入世初期的一定时期 内,我国就业面对更多的 是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