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岛屿对于确定国家海权具有重大意义。海洋法公约对岛屿、岩礁及其他岛礁确定了规则,而对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却缺乏明确的规定。现存国际实践在确定岛屿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南海海域广袤,但岛屿小,其在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南海海权之争表现为:主张南海海权的主体数量众多,主张南海海权的依据不尽相同,南海海权的客体相互重叠,南海海权的冲突不断加剧。南海海权的现状对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总体进程受到影响;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处于无序状态;南海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缺乏;诸多域~,l-/r.油公司卷入南海争端。面对南海海权的现状,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南海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问题的内涵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对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的占领和控制;围绕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占有、开发和利用问题;涉及对南海这一重要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与影响。南海问题对中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与挑战,它使中国领土主权安全遭到破坏,使中国对被别国占领的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面临一种进不能攻、和不能取的两难局面;危及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多方面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多层面对中国军事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和严重影响。对此,中国应该把"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改为"搁置主权、限制或冻结开发",准备南海战争,这是确保中国南海主权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4.
造成当前南海困局的主要因素是海域权益划分以及资源开发问题。由于一时无法打破领土主权问题以及附属海域权益归属问题中的僵持局面,难以在现实性和理想性上合理兼顾各方利益,原有致力于解决南海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实际效果极其有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共同开发"方案的升级版,能够合理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与前期合作项目实施,已经初步取得一些成效,可以深入推进以破解南海困局,为最终解决南海问题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南海问题错综复杂。利用临时安排制度既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权,又有利于稳定南海地区局势,并在此基础上探求最终公平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通过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开发的实践经验,我们能从中归纳出一些原则和方法,从而勾勒出一个适合我国与南海周边邻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南海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重大。南海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决定了其复杂的地缘特性、重要的战略地位、激烈的海权争夺。中国与南海地区邻国关系密切同时又存在着敏感的南海问题。区外大国遏制中国的政策掣肘着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中国一贯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只有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最终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维护中国核心海洋权益的宗旨出发,以现代国际法为准绳,对于南海问题特别是与其相关联的南海大陆架划分、南海专属经济区认定、南海岛屿制度以及海域划界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处理南海争端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海海域每年都发生大量犯罪案件,一些争端国经常非法对我国船只和人员滥用刑事管辖权,但我国在南海管辖海域很少对外国船只、人员行使刑事管辖权。在国家管辖海域特别是争议海域行使刑事管辖权,有利于强化和维护主权。我国对国家管辖的各类海域应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积极行使刑事立法管辖权,在南海争议海域应根据具体情形行使刑事司法管辖权。  相似文献   

9.
所谓海权,分别有海洋权力、海洋权益和海军力量的涵义。海权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安全方面看,海权对于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政权稳固方面看,海权对于我国人心向背、人员就业与社会稳定和我国与海上邻国的海上争端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的政权稳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大量油气资源后,南海的平静就被打破。周边国家无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提出对南海岛屿以及周边海域的主权要求,甚至明抢暗占。近年来,一些区外势力也开始提高介入南海问题的声调,妄图控制亚洲,联合南海周边国家围攻中国、制约中国,从而坐收渔翁之利。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当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国际法,坚持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势调整自己的对策,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寻找最优的方式妥善处理南海事务。  相似文献   

11.
对南海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是中国的重要海域,由于南海的地理位置与多国接壤,且又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南海开发、路过的油轮以及各国排污严重地污染了南海的环境,应当采取有效的南海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南海的环境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12.
刘中民 《外交评论》2005,54(6):55-60
中美国内对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的认知都存在着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在美国表现为中国海权的发展是否会导致中美矛盾的加剧乃至冲突并威胁美国的东亚安全,美国是否需要对中国加以阻遏;在中国表现为中国应该选择对美国的海洋霸权进行挑战还是承认现状并规避与美国的冲突。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时,力求规避与美国的海权冲突;进一步加强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在安全上的相互信任;谨慎有序地推动海上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海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随着南海地区丰富资源的发现,周边国家纷纷染指南中国海,侵占南海海域,对我国的主权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于南海相关各方,如何在维护地区和平的前提下解决南海争端就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就相关各方解决南海争端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解决南海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南海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随着南海地区丰富资源的发现,周边国家纷纷染指南中国海,侵占南海海域,对我国的主权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于南海相关各方,如何在维护地区和平的前提下解决南海争端就成了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就相关各方解决南海争端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解决南海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南海问题的实质是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争议,涉及“五国六方”。近年来,受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有关争端国不断加大权益声索和实际管控力度,地区局势愈演愈烈。南海是我国国防安全海上屏障、发展制海权的重要战略出海口、经济和能源安全的海上运输要道及未来的能源和资源基地。新阶段,南海局势将继续保持升温态势,因此我国需要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全局出发,把握并延长战略机遇期,通盘考虑国际和国内影响因素,长远谋划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战略和战术决策,有效化解面临的巨大挑战,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7,(5):113-140
2016年审结的"南海仲裁案"被视为"第一起全面涉及《海洋法公约》环境保护条款"的案例。菲律宾在其"海洋环保类"诉求中,指控中国南沙建设活动以及纵容渔民在争议岛礁附近海域从事捕捞珍稀物种和危害海洋环境的行为,破坏海洋环境,违反了《海洋法公约》。围绕"南海仲裁案",菲律宾及南海域外国家以"环境正义"为名展开对中国的指控,也暴露了南海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区域合作机制的缺位。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并以此为主要案例,着重分析南海环境区域合作的现状,指出南海环保合作法制机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中国推动南海海洋环保和渔业区域合作的机制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但大部分海域均存在主权争议,周边各国对于水下文化遗产的立法又不尽相同,在对待水下文化遗产的问题上难免会产生冲突和纠纷。比较研究周边各国水下文化遗产立法,一是使得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及制度构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为南海争议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和提供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而是应该寻找思路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国力贡献率,进而为海权发展提供动力;在海权发展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关系上,中国海权的发展并不构成导致冲突并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由于南海争端不仅涉及争议海域的范围广,而且涉及争议的国家多,争议复杂,共同开发区块选择困难,周边国家对争议海域油气资源进行了大范围的单边开发,再加上区外大国势力的介入等,以上种种困境造成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在南海海域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尴尬境况。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应从双边争议海域入手,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双边共同开发协议,同时在部分海域进行单边开发,宣誓主权,以单边开发促进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20.
比照现代国际海洋法所确立的各种海域制度,U形线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关于U形线的法律地位有各种学说,这些论证对于确定南海岛屿及其海域权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然而,只有结合历史背景、现代国际海洋法和台海两岸相关立法,才能准确阐释U形线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