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月23日、24日,由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上海6所高校开展的自主招生测试中,有4所高校或放弃了对理科生考查语文科目,或规定全部考生仅测试数学和英语两科。“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的消息立即成了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检察风云》2010,(4):74-74
据《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与以往不同的是,六所高校均不考语文,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闲话律考     
一年一度的律考又将来临,火爆多年的律考热激动着十多万考生的心。然而,极低的及格率,却也让不少考生心似擂鼓,难免忐忑不安;而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考生的加入,使得考场如战场,竞争更趋于白热化。每年考场归来,有人抱怨试题“比考研还难”!津考果真高不可攀吗?我也于去年参加角逐,以261分的较好成绩过关。别人惊讶于我的“高分”,问我有何决窍。我的回答是,唯有脚踏实地练真功,方可轻松自如赴考场。我是一名非法律专业考生,我愿把我的“秘密”公诸同好,抛砖引玉,以期能对津考者尤其是非法律专业考生有所帮助。它山有美玉,绝…  相似文献   

4.
启程 《检察风云》2010,(13):76-77
今年,当北京8万余名考生步入高考语文考场时,他们面对的作文题目是《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据媒体报道,有学生称,对这篇作文拿捏不准,亦有同学表示,作文题目“很容易写得庸俗”。有的同学很高兴,因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曾以近似的题目为题,让大家做过作文练习。  相似文献   

5.
《法制与经济》2010,(13):43-44
替考若被抓可到国外考?号称拥有200多名“枪手”,替考科目上百种,而且所有科目“明码标价,绝不二价”:公务员笔试5万元,研究生入学考试212万元,雅思2.5万元……考后不给钱就向相关部门举报,“让你一辈子再不能考这种试”。此外,还配备价值5000元的作弊设备,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招办微博日前发表声明,称有“李鬼”假冒复旦大学老师致电考生,取消考生与复旦所签协议,骗学生改志愿,并宣布“李鬼”很可能来自上海某理工类高校。而复旦某教授更在他的微博中点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名。前天,上海交大招生办官方微博连发4条声明,对此事进行回应,声称遭到了肆意诋毁,保留追责权利。  相似文献   

7.
事实胜于雄辩,而中国大学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早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看看下面这组国内顶尖大学的招生指标分配图,招生指标的地方差异可谓昭然若揭。以2009年为例(往年数据大同小异),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在北京市投放的招生指标是每万名考生66.8名,在天津是10.2名,在上海是4.8名,全国平均是2.2名,在山东与河南分别是1.1名和1名。经常听到考试大省山东与河南的考生抱怨录取标准不公、考试压力过大,这些当然是事实;不过从北大的录  相似文献   

8.
异国受伤,跨国维权,25名被告,索赔18亿美元!这不是桑兰第一次如些引人注目。“刁难航班”、“谴责保姆”、“抱怨组织”……从2008年年底起,一向在镜头前以乐观、坚强形象示人的桑兰似乎变得容易愤怒、较真。大家指责桑兰不该“太事儿”,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的一个周四,约65万名法国高中生参加了一门期末考试,科目是哲学。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在上大学前,法国学生必须有能力“进行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何天(化名)最近很“郁闷”,他先因为说错话,被版主封禁了第一个ID(即所谓“马甲账号”),然后他用第二个ID抱怨,又被封禁。更郁闷的是,版主把两个ID公示在匿名版面上。“总有通过ID认识我的人,这样我特别难堪。”  相似文献   

11.
“分数线涨乱套了!”一位考生家长如是评价今年的北京高考。“高分考生堆积”、“名校不名、好学生不好”、复读生像倒掉的“多米诺骨牌”压向2007年……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计划招录公务员2万余名,具体职位表目前正式公布。但职位表上的一些“备注”让不少考生“凉”了心,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有网友感慨:“这就是所谓的金饭碗?简直是史上最苦金饭碗啊!”  相似文献   

13.
高考录取已结束,而被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复旦、哈工大六所重点高校录取的近500名江苏籍新生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六所高校的招生网上挂出“关于江苏省新生尚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情况说明,说明中称,因未交纳每个考生30元的录取费,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扣发了江苏考生录取名单,因此,录取通知书无法发放。  相似文献   

14.
韩国:高考不算总分 韩国教育部于2002年年初实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等级分为9等,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针对很多人对自己的分数提出质疑一事,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有关负责人日前称,我们能确保所有考生的成绩都是真实可靠的,也是准确无误的,因此没有必要再查卷。有考生对自己的成绩提出质疑,就有政府官员站出来作出回应、解释,这是一种好现象。不过,为了消除考生疑虑,平息社会反响,政府官员就把话说得那样死、那样满,声称所有考生的成绩都“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笔者认为,这种乱拍胸脯的表态值得商榷。前不久,全国共有30多万名考生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7,(2):20-20
2006年9月1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司法考试再次开考,28万多名考生迈进了“中国第一考”的考场。  相似文献   

17.
六、刑法、刑事诉讼法 刑法科目把2005年的“单位犯罪的主体”这一考点扩充为一节内容,即单位犯罪,内容上作了强化,分为3节8个考点。其中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要注意双罚制原则的三种例外情形。把第五章的名称由“故意犯罪形态”改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相应考点作了改动。此外,考生要注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的两个立法解释,以及职务犯罪,刑事诉讼法律援助,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问题等热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弃考之殇     
杨速炎 《政府法制》2009,(13):16-17
2009年4月初,重庆市招生办人士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单重庆一个地区竟然就有上万名考生放弃了高考的权利,那么放眼全国,又会有多少类似的弃考考生?在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令这些高中毕业生们在“鱼跃龙门”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据<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与以往不同的是,六所高校均不考语文,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胡健 《政府法制》2008,(15):11-11
请宽恕我的无知,在参加高考8年后,才知道想进高校的大门,分数并不是华山天险唯一的道,毫无公平可言的“点招”同样可以圆大学梦。尽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以罕见的严厉口吻,声称“严禁高校私自突破招生计划、利用调整录取计划的借口点招”,但据笔者了解,在不少地方,“点招”之风仍然盛行,因对“点招”寄予厚望而上当受骗的更是不在少数。因为不仅是落榜考生的家长将“点招”视为救命的稻草,即使是尚未参加高考学生的家长,也是多方打听,四处求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