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午年寄语     
戚嘉林 《台声》2014,(3):42-42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伤痛。近代中国衰微,遭致列强侵凌,其中尤以东邻日本为最。早在19世纪中期,日人佐滕信渊、岛津齐彬、吉田松阴等先后大肆鼓吹侵华。日本旋于1874年藉端启衅,兵占台湾恒春未果。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消息,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之子、前交通大臣佐藤信二不久前公开一份日美核密约相关文件。佐藤信二说,这份文件记录了佐藤荣作与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69年举行秘密会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中国大陆的抗日活动始于"九一八",全面抗日战争始于"七七事变",那么在台湾地区,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运动则于1895年就已开始。与此相应,反映这一斗争的文学创作也随之产生。从中文写作到日文写作早在日本侵略者占据台湾之初",台湾总督府学务部"就制定了《对于台湾教育方针》(1895年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十二日,日本佐藤政府和自由民主党,不顾日本人民的坚决反对,在众议院强行通过了"日韩条约"。这是日本佐藤政府加速复活军国主义的一个严重步骤。这也是美帝国主义勾结日本反动派,在亚洲扩大侵略战争的一个严重步骤。"日韩条约"是一个侵略性的军事条约。这个条约不仅是针对朝鲜的,也是针对中国的。中国政府不能不对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千百年来一脉相传与大陆不可分割的国土。百余年前被日本强权统治50余年,在此期间,台湾人民受到日人的凌辱虐待,以对待亡国奴的心态压迫台湾百姓,苦不堪言。在那个时候,如果用"生为台湾人的悲哀"这句话来形容台湾人的悲惨状况,倒是无所不当。但这句话用在今天则毫无道理。从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数十年来,台湾同胞生活逐步改善,两岸关系日见好转,民族团结有期,国家统一在望,正是万民额手称庆预见之良机,不意却在此时,竟有人偏持成见,别具用心,和一个日本人大谈什么"生为台湾人的悲哀";把中国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回台湾,说成"台湾是被外来政权统治";又说什么"中国这个名词是含糊不清的";什么"国民党战败来到台湾……共产党把台湾归为一个省份,这是奇怪的梦想呢!"又说:"在这之前为止,掌握台湾权力的,全是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长篇纪实小说《一个日本人在中国的奇遇》里,有一位重要人物佐藤初雄先生,他是主人公平并荣三郎的挚友。日本侵华战争的后期,::十来岁的佐藤和平并被迫征兵入伍,在中国的湖北和湖南一带牛活过。他们在一个宣抚班里分管食盐和肥皂,由于是搞后勤,常向老百姓借水桶水盐之类,认识了一些当地的农民。闪45年日本战败投降,佐藤随部队被遣送回日本,而平并因为中国话讲得太好而被当成了中国汉奸留在中国,直到1972年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平并与日本亲友通信,从日本寄来了他的户籍誊本,才弄清他的国籍;1978年平并回到了阔别…  相似文献   

7.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欺骗性移民政策,把向中国东北移民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共派遣"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侵略:"开拓团"成侵略手段早在中国东北沦丧之前,日本就产生移民东北的"满洲经营论"。1912年春天,  相似文献   

8.
西川满的<台湾纵贯铁道>、滨田隼雄的<南方移民村>和庄司总一的<陈夫人>被视为日据末期在台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纵贯铁>宣扬北白川宫率军征服台的"功绩",史载台湾军民的殊死抵抗被写成"土匪"式骚扰,而日军的屠城式大规模烧杀行径则被淡化或合理化.<移民村>宣扬日本人的毅力、信念、真诚品行和科学精神,赋予日本对台湾的"移民"(殖民)以正当性.<陈夫人>具有人性的深度开掘和对台湾庶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甚至写出了现代性、本土性和殖民性的复杂纠葛,但仍带有殖民文学的明显印痕对中国(台湾)文化的"误读"以及宣扬日本人带给台湾"现代化"的理念.它们不同程度地都是日本对台殖民侵略的自供、掩饰和美化.  相似文献   

9.
王晓波 《台声》2010,(11):46-48
<正>中国是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中国是台湾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中国是台湾人民用生命捍卫的祖国,只有中国的再统一,才是台湾的真光复。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原点"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中国遂沦为列强刀俎之鱼肉,有识之士莫不认为非变革无以图强,然清廷因循苟且,欲振乏力。中国如何变革则有两条路线,一日革命,一日变法。至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是年11  相似文献   

10.
跨地域语境下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是中国形象的区域性建构与想象。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总是置身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美国"的"文化三角"模式中,并以一个相对于"父"的"子"形象被加以建构和塑模。台湾历史性地纠结于我性的祖国之"母"、"宰制之父"(清政府和国民党当局)和"传统之父"与他性的"殖民之父"(日本)和"西方之父"(美国)所形成的文化"夹缝"中,表现为悲情"弃子"和现代"游子"的演变。台湾形象中强烈的主体意识、浓郁的文化乡愁和历史的无家焦虑之间的冲突,凸显了中国国家形象中最为纠结和最为繁复的特殊景观,昭示了想象和建构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6)
正1895年4月17日,清廷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5月8日,《马关条约》"换约生效"。日据台湾当局将1897年5月8日作为"台民去就"的最后期限,逾期仍留在台湾的人民即被视为日本的"新领地人民",质言之,即被动地取得日本国籍、被动地丧失中国国籍。日本《有关台湾住民之国民身份令》(1896)第2条称:"至明治三十年五月八日以前未离开台湾总督府管辖区域以外之台湾住民,根据《马关条约》第五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22)
正11月5日上午,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在机关会见了台湾宗华教信联盟副主席净耀法师率领的参访团一行20人。台湾宗华教信联盟于2017年5月成立,集合岛内九大宗教人士,旨在为岛内的各个宗教和宗教团体争取相关权利;拥护"九二共识",认同两岸血脉相连,拥有相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宗教及风俗。台湾宗华教信联盟现任主席朱武献,副主席净耀法师(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座谈会上,纪斌首先代表全国台联会长黄志贤对净耀法师一行的参访  相似文献   

13.
甲午之战,中国战败,一纸《马关条约》使祖国宝岛台湾,自110年前的已未年5月起,被日本殖民主义者蹂躏达50年之久。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也持续了50年。如果说中国大陆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从1937年或1931年计起,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则发端于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那一刻。他们以65万同胞生命的代价,与大陆同胞一同经历了苦难与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应该说,在整个抗日斗争中台湾同胞始终是一支生力军,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日本对台湾的觊觎和殖民统治日本的地缘和历史特征,决定了它必定对外扩张。而日本历史上国…  相似文献   

14.
清人曾国藩在《烹阿封即墨论》中,对齐威王"固不废左右之言而昧兼听之聪,亦不尽信左右之言而失独照之明"的识人用人做法深表赞同,强调"是以刑赏悉归于忠厚,而用舍一本于公明". 齐威王委派阿大夫和即墨大夫分别到阿城和即墨任职.然而,"大夫之贤否,又不能遍知,则不能不信诸左右".两人政绩究竟如何,询问朝堂上的身边人,却出现了即墨大夫"毁言日至"而阿大夫"誉言日至"的反差."然而左右之所誉,或未必遂为荩臣;左右之所毁,或未必遂非良吏",齐威王便派人到阿城和即墨实地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5.
柏杨北京行     
1993年仲秋之季,台湾著名作家、学者柏杨先生及其夫人、台湾著名诗人张香华女士应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之邀,为参加柏杨先生巨著《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在大陆全套出齐的首发仪式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16.
陈勇勤 《长白学刊》2007,(2):128-130
日本“开发满洲产业”的全盘计划是以“没有满洲日本就无法存在”为立足点,以《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为先导,以日满共同委员会为统筹机构,并以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为中心。“满业”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重要机构之一,它主要垄断了钢铁业和煤炭业。被“开发”的“满洲产业”包括有色金属、飞机、汽车、机械、水泥、造纸、纤维、电力、化肥、制盐、交通运输等。  相似文献   

17.
<正>1945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穷途末路的日本正在进行最后的挣扎。这时,在日本的秋田县花冈町爆发了一场中国劳工的暴动。俘虏变劳工1944年7月28日,一艘名为"信浓号"的日本货船从青岛启程驶往日本,船上满载着侵略者从中国掠夺的大量财富。300多名中国青壮年被塞到了底舱,一同运往日本当"劳工"。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信浓号"在日本下关靠岸。随后,中国劳工被带到了秋田县花冈町"中山寮"  相似文献   

18.
社会广角     
《政策》2000,(5)
“台独”的形成与演变有着复杂的原因,包括历史、国际以及台湾当局的现行政策。早在日本宣布投降前后,一批在台湾的日军“少壮派”不甘心失败,妄图串联岛内的政经名人建立所谓“第二满洲国”。后来,美国的部分势力为控制台湾,曾指使廖文毅等人从事“台独”活动。“台独”的活动重地也从日本转至美国。1970年初,彭明敏逃出台湾,到了美国,分散在  相似文献   

19.
一、为政以信:社会信用的基石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因此,打造"信用政府"则是构建信用中国的关键.政府失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现今的信用危机与一些政府行为的失范有密切关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作为闽台地方文化载体的"陈三五娘"故事开始成为新文学作家的素材.佐藤春夫的<星>虽然重在人性描写,却难免流露身为日本作家的殖民者意绪.后续的台湾新文学创作,有的针对佐藤的舛误,强调了人物的忠烈民族精神(如章君榖的小说);有的借以显露台湾民性特征及特殊政治环境下的民众心态(如张深切的电影剧本).吕诉上<现代陈三五娘>以方言俗语增添乡土色彩,并以人物的强烈抗争性体现封建束缚较为薄弱的边缘地区的地域特色.施叔青<行过洛津>重在表现粗砺生动、充满活力的移民社会与僵化的道德教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揭示封建士大夫对于鲜活灵动的民间文学的窒息和扭曲.这些作品提示了闽、台之间的文化联系,以及闽台地方文化以其个性特征和活力对于中华文化整体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