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证券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内幕交易,但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却不够完善。就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而言,令内幕交易者承担侵权责任更有利于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交易秩序。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加害行为、损害、因果关系和过错。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     
我国正在制定的《商业秘密保护法》,目的是进一步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商业秘密保护法》内容包括秘密的实质条件、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权益、商业秘密的保护、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以及应负的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问题日益显现,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少数单位和个人以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秘密不仅是对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严重损害,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要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必须了解商业秘密的定义、构成要件和特征,知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方法,其中包括我国现行立法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各种规定,同时,还应掌握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有力补充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衡量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应侧重于行为人侵犯的商业秘密本身的价值、给权利人造成的市场份额及销售金额的减少等方面的判断 ,可以参照行为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非法利润来认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关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问题日益显现,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少数单位和个人以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秘密不仅是对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严重损害,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要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必须了解商业秘密的定义、构成要件和特征,知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方法,其中包括我国现行立法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各种规定,同时,还应掌握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有力补充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企业来讲,其拥有的商业秘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它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为了鼓励创新,保障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刑法在保护商业秘密中的应有作用意义重大。我国刑法关于商业秘密犯罪的立法简单移植了相关部门法的规定,没有很好依据刑法的基本原理,从刑法的特殊性出发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加以分析和处理,导致了关于该罪的诸多争议。从有力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角度出发,探讨该罪在罪过形式、定罪量刑标准、罪刑均衡等方面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7.
陈云良  刘东炎 《求索》2008,(12):151-152
商业秘密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商业秘密已成为参与市场竞争者在激烈的商战中保持其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商业秘密一旦被泄露或被他人盗用,就会给权利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法律上给予商业秘密充分有效的保护,是每一个商业秘密持有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浅析我国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现状与不足之处,进而对我国的立法体系的完善及立法模式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0,(12):23-23
田宏杰在《法商研究》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维护正当的竞争秩序、兼顾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财产权益,既是我国设立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价值选择,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保护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价值追求。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中“重大损失”的认定,应以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丧失的竞争优势或者商业机会为主,兼顾商业秘密自身的价值;以“行政优先”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曹艳春  张婧 《前沿》2005,(10):173-174
由于商业秘密自身的秘密性、隐蔽性等特殊属性,使得商业秘密权利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而诉诸法院时,难以提供证明相对人侵犯其商业秘密的途径或方式而承担败诉的风险。使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相对人的侵权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李小明 《求索》2007,(10):95-98
在垄断行为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是所有垄断行为中理论上危害最大的行为类型,因此,在法律上对它的处罚也应当最为严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停止及纠正滥用行为,罚款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基本形式,进行刑事处罚及分拆企业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人承担的严重的法律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1.
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意义及其构想冯晓青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垄断相互并存,并且彼此冲突和兼容。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又同时存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这两种行为部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破坏。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无不通过立法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将面临着新的挑战。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以维护和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并制裁侵权行为人为目的,既是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又是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国外有关立法,探讨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特点、赔偿的原则、赔偿的数额等问题,建议在我国的知识保护制度中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要素具体化,并增加知识产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向玲 《前沿》2003,(11):102-105
长期以来 ,受传统的公司法人机关理论影响 ,我国《公司法》规定法人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董事不对第三人负民事责任 ,司法实践也据此对董事的个人责任持否定态度 ,导致社会经济生活中“公司问题”层出不穷。笔者在借鉴他国相关先进立法的基础上 ,揭示了我国公司立法的缺漏 ,认为我国《公司法》应引入公司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保密法规,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商业秘密包括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本罪在实践中表现为非法获取商业秘密、非法利用不法获取的商业秘密以及违反约定或者要求利用商业秘密等行为;本罪中的“重大损失”应指实际产生的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15.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形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我国刑法增设的一个关于商业秘密的罪名。关于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这一罪名的主观罪过形式不但包括故意,也包含于过失,但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仅限于直接获得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人以外的人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论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启超 《前沿》2003,(5):94-97
商誉是经营者良好信誉的体现 ,它体现在商号、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特许经营权、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顾客对企业的客观评价。以商誉为客体的权利在法律上表现为商誉权 ,它主要体现为财产权 ,并应属于知识产权 ,它具有人身依附性 ,对商誉权的保护主要是给义务主体设定不作为的义务。侵犯商誉权的行为体现在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标淡化等侵权行为 ;冒用他人企业名称 ,仿冒他人商品装璜、标志及产地等侵权行为 ;侵犯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的行为 ;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 ;以及行业垄断限制竞争行为。对商誉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可以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三种 ,对行政责任需要予以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17.
工作环境权是我国劳动立法应当确立的劳动者劳动权利的重要内容,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侵犯了劳动者这一权利。从用人单位角度而言,则其有义务预防和治理工作场所的性骚扰行为,以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秩序;否则也应当对行为对象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应当在内涵与外延上同目前理论界较为主流的雇主责任相区别,并有着自己的责任形式和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警察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权力,近年来我国警察在执法中的侵权现象屡见不鲜,而关于警察侵权民事责任的研究却甚少。随着我国民事赔偿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的渐趋融合,如何解决警察执法侵权的民事责任归属问题,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之审思与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夫妻对婚内权利平等地享有,有必要对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进行立法与司法审思。从立法层面看,我国现行法律虽然没有对侵权主体作任何限制性规定,但却存在某些缺陷。从司法层面看,由于法官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法律所采用的文义解释方法出现了偏差,以及侵权人个人所有的财产不足以赔偿,使得财产责任的法律基础和物质基础不存在。完善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需协调该制度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排除婚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障碍,创设婚内侵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20.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连珠 《前沿》2003,(11):93-9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存在大量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情况。在民事审判实践中 ,其法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存续、民事责任如何承担 ,一直是争论较多的问题。立法上对于企业法人在清算时的法律地位、清算组织清算的义务与违反义务的责任、清算程序、清算期间等问题还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 ,立法技术上也缺乏可操作性 ,致使对目前存在的大量的逃废债务现象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措施。另外 ,行政法规与民事法律法规也缺乏衔接和配套性 ,甚至存在规定上的冲突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并提出好的立法建议 ,以便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维护和建设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为此 ,在民事审判活动中 ,正确解决企业法人被吊销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为要解决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其诉讼主体地位问题 ,并从八个方面对其民事责任承担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