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酒过三巡,谈腐败、骂警察就成为一个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说得我这个当警察的有点坐不住。我说大家说的事能不能具体点,我帮你们查一查,要不然你们也太冤了。听说我是警察,大家都哑了,我追问再三,原来他们所说的“故事”是道听途说来的。我并不是想为警察辩护,但这种无中生有或者添油加醋的“误骂”,实在令警察有点冤枉。“误骂”构不成犯罪,我们只好听之任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警与民之间有隔阂,老百姓对警察有看法。张金柱这样的警察虽然是极个别的,但还是有;山西潞城那样的交警,驾驶…  相似文献   

2.
漫画与幽默     
父与子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警察,追随我父亲的足迹。”   “我还不知道你爸爸是一名警察呢!”   “不,他不是,他是一名惯偷。” 鲜于光明   从前,有一个案子的被告复姓鲜于,名光明。法官看了看状纸,不知鲜于是复姓,就喊道:“鲜于光!鲜于光!”不见人答应,又改口叫道:“被告!被告!”   这时,鲜于光明站了起来,法官很恼火,叫道:“你就是被告人吗?”   鲜于光明回答道:“是!”   “我一看状词,就知你不是良民,你今年 39岁就写 39岁有什么不好,偏偏要写明年 40岁。来人,给我拉下去打!”   原来,…  相似文献   

3.
西风 《人民公安》2009,(7):18-18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眼前出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不久前看到的警察网转载凤凰网友同时也是一个警察的论坛帖子《你为什么骂警察》,另一篇就是本刊刊发的这篇通讯。说实话,那个警察网友在文章中流露的困惑也曾让我长时间不得其解:“扳着手指头点了点论坛上几篇关于警察的文章,不论是指责警察的还是为警察辩护的,除了个别不是警察的网友站在理智的立场上为警察说几旬公道话之外,其余的总是对警察口诛笔伐。上论坛久了,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自作聪明   一个警察押送一个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   “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犯人讨好地问。   “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官气愤地,“你站在这儿,我自己去捡。” 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个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要过桥。桥头的拱门显得不够高,他担心毛驴车过不去,就从车上拿出榔头,非常小心地把拱顶的石块一点一点敲掉。   警察看见了就告诉他:“世上竟有这样的傻瓜!你把拱门底下的土刨去一层岂不省事?”   赶车人不服气:“你才是傻瓜哩!又不是因为驴腿太长了过不去。是驴耳朵太长了嘛。” 笑话   …  相似文献   

5.
有人周游列国,向所遇见的警察请教:“你会在什么时候开枪?”警察回答竟是一个样:“该开枪时就开枪!”事实上,各国的警察法对使用枪支有严格的规定,让警察准确地把握时机,在“该”与“不该”上稍微把握不好,可能就要犯错误。警察所佩的武器可分为致命武器和非致命...  相似文献   

6.
便衣警察     
村里绝大多数人姓牛,论辈份牛二也比较高,加上他长得老相,人们大多称呼他牛二爷。牛二爷说他儿子是警察,村里人都不信,有人甚至还以嘲笑的口气问他:“你说你儿子是警察,咋从没见他穿过警服?”十二爷一听这话就气,反问:“你说不是警察,那是什么?难道他还会骗人?”因为警察吃香,社会上也确有冒充警察行骗的人。但十二爷相信儿子阿兵不是那种人。阿兵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好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品学兼优,留在了京城。参加工作五年了,也只回过两次家,都是匆匆忙忙的。阿兵说是…  相似文献   

7.
高放 《人大研究》2008,(3):26-30
一、从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谈起 问:民主究竟是什么?这的确是国人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2007年春天,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研究员发表了《民主是个好东西》,引发了众多有识之士参与讨论民主问题。在媒体上我们看到,有许多人赞赏这个充满智慧、绝妙而又幽默的说法,随后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如有人说“民主是不坏的东西”、“民主是不很坏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竞说“民主是坏东西”、“民主不是东西”等等,不一而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认为民主究竟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8.
从政警言     
一、商业运作权力,无耻搭售人格。点评:一些老百姓心目中的贪官污吏,自诩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常常是有偿行政和有偿“服务”。他们把“为人民服务”写在墙上,挂在嘴上,但办公行事却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这种人口言善身行恶,在有偿使用人民托付的权力时,将应有的“人格”与“权力”一同搭售。所以,群众在背后骂:这个东西不是人!二、当官者总是要下的,但清正廉明,奉公守法者是退下;而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则是垮下。点评:常言道:做官是一阵子的事,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有的人为官清廉,真正为民,虽是小官,却是贤…  相似文献   

9.
与己无关     
与己无关客轮着火了,哭声、喊声一片。只有一名乘客不动声色。“你怎么啦,疯了?”有人对他喊。“没看见出了什么事?”“出了什么事?”他问。“客轮快要沉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客轮不是我的啊!”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10.
贼仗钱势     
无论是何许人也,只要他有了钱,不管这钱来路合不合法,体不体面:不管这钱是不是辜负了上司对他的信任,辜负了自己的职责,用卑鄙的手段偷来的。只要是拥有了它,那他就是一个天管不了,地管不着,可以在社会上摇着膀子横晃,谁也不敢惹谁也不敢管的“爹”!甚至就是警察也不在话下,想骂就骂,想打就打,由着性子耍猖狂。这就是哈尔滨小偷衣绍勋可笑的混蛋逻辑。衣绍勋是哈尔滨市第一煤气供应公司财会处一名员工。别看这小子干正事儿不行,泡妹妹倒有几分本事。真应了那句“有好男无好妻,癞汉子找个娇滴滴”的老话,他没费多大心思就和…  相似文献   

11.
漫画与幽默     
你才瞎眼有一个人请来木匠装门闩,木匠却把门闩装在门外面。这人责怪木匠说:“进内外也分不清,你这木匠真是瞎了眼啦!”木匠反唇相讥道:“你才瞎了眼哩!”房主人说:“我怎么瞎了眼?”木匠说:“你有眼,为什么会请我这瞎眼木匠?”无题警察:“先生,这里是禁止吸烟的,请缴罚款50元。”阔少:“简单,这是100元,拿去找。”警察:“可是我也没有零钱找你。”阔少:“那么,你也吸一支吧!”虚报警情两名新入伍的警察在街上发现了三颗手榴弹,决定把它们带回警局去。“如果有一颗爆炸了怎么办?”年龄较小的一个警察问。“没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事由心生     
下雨了,大家都在往前跑,唯有一个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有人问:“干吗不跑?”回答是:“急什么,前面也下着雨呢!”这不是淡定。有个选秀冠军说:“只要我喜欢的人喜欢我就好,不要所有人都喜欢。”这却是淡定。  相似文献   

13.
“骂官”     
有句“骂娘”的话:“当官的没有好东西!”尖锐辛辣却也偏激得离奇。可是骂者听者皆不以为忌。这骂要是搁在二三十年前,那后果就难说了,给你扣顶“攻击”什么,“否定”什么,“污蔑”什么等的“帽子”,都不是不可能的事,虽然大家明白,一般像这样的笼统潭驾,常常不过是气话。宽松是一种社会进步,类似上述一类的“骂娘”的话,其之所以能够在现实中经常出现,除了应从所写对象那里加以解释之外,恐怕还要说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进步。由此角度观之,所谓的“吃肉骂娘”,实在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福气”。不过以“骂娘’减曰“骂官”…  相似文献   

14.
警察的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一个社会中优秀人才的精神极致!我们在解读2001年分别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的民警代表林惠德、朱洪福、麦杰俊和二级英模称号的李财时,同时也读到了一种人民警察所具有的特殊的敬业奉献精神:在他们的心目中,事业永远高于生命,小家永远服从于大家!他们用自己无私的奉献书写着人民警察从未改变的忠诚!忠诚从未改变@本刊编辑部 @唐楠  相似文献   

15.
巡警在你身边──郑州市巡警一瞥米向东夜深人静,当你一个人走在静寂的龟上时,你最渴望见到的是什么人?一份专项调查表明:90%以上的回答是:警察!暴徒肆虐,孤立无援,当你面临绝境时,你最渴望见到的是什么人?100%的回答是:警察!然而,警察却难以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6.
走在平度市的大街小巷 ,最抢眼的是警容严整、言行文明的交警和巡警们。随便问问街头的行人 ,“这里的警察骂不骂人 ,对待老百姓的态度好不好?”被问者准会充满敬意自豪地回答 :“俺们平度的警察文明 ,对老百姓亲着呢!”平度市的父母官们对这几年公安队伍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赞不绝口 ,其中有一位领导的话颇能启人深思 :“我市公安队伍自实行文化育警工程以来 ,民警们文明执法 ,热情服务 ,很得民心。看来一个部门 ,一支队伍 ,要树好形象 ,干好工作 ,就得从提高队伍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质抓起!”反思带来的启示平度市公安局党委曾反思过这样一…  相似文献   

17.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18.
何东风 《当代广西》2008,(22):41-41
“有困难找警察。”这已经成为普通群众耳熟能详的常识了,但很少有人想过:警察有困难的时候该找谁?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德治”  有了法治,为什么还要提出“德治”?这主要是因为法治不是无所不包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从法的内系统讲的。从社会的大系统来讲,法管不了的事多得很!他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你能用法来管他吗?他把儿子打得哇哇叫,这算犯了哪门子法?法不能管,就可以不管了吗?当然还是要管的。要管,谁来管?这就少不了用“德”来管。用“德”来管,就是“德治”。 德,比法管的面要大得多。道德几乎能深入并且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道德存在:“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三人行,必有‘德在’焉!…  相似文献   

20.
感觉警察     
感觉警察张国在铤而走险者的字典里,警察是魔鬼,是强盗。在百姓的字典里,警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是公众的保护神。警察说,警察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就有了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正直与圆滑。警察不因为从事了神圣的职业而神圣,相反,在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