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迅写杂文,常有“中国人如何如何”,但是一有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则立即声明:“要说是部分可以,要说是全体,则等于是污蔑”。其实鲁迅在批评国民性的时候,从文字上看,也不免“一锅煮”过,但他是鲁迅,我们知道他不会污蔑全体,所以可以不论。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鲁迅一生中与之论战过的有二三十人之众,鲁迅批评过的同时代人有近百个。鲁迅“骂”过这么多人,他为什么老爱“骂人”呢?正人君子们、同一阵营的战友们于是说他“多疑”。“多疑”这个词儿与“尖刻”、“刻毒”等一起,是鲁迅同时代以及以后的人们评价他的常用语汇。另一方面,忠诚于鲁迅的人们,也许考虑到“多疑”是贬损鲁迅的,所以为尊者讳,对鲁迅确有“多疑”之处的实例,多持避而不谈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07,(8):56-57
剑箫在7月1日的《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鲁迅先生逝世迄今已有70多年,人们仍然常常要说到他,这不仅仅因为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著述,人们在鲁迅身上还能得到十分有用的东西。有三副悼念鲁迅的挽联,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鲁迅的价值。其一,是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其二,当年鲁迅逝世的噩耗传到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于敌人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至于对待革命阵营内部的各种论争他也从来不采取随和的态度。“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是他认为作一个革命文人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他在《再论“文人相轻”》一文里说:“文人不应该随和,”他认为“会随和的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革命的后骥,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对于这一点,鲁迅从青年时期刚刚接受朴素的进化论观点时就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所以,在他一生的战斗中,始终都把追求真理与培养和保护青年连为一个整体,贯彻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尽管鲁迅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以笔当枪的战士,但他在为青年作人梯、为青年布真理、为青年创世纪、为青年战邪恶等方面,始终都极其充分地显示出一种“宁为落红化尘埃,更与丹炽护花蕾”的精神。鲁迅为了真理而护卫青年,他付出的不仅是园丁那样的汗水和辛劳,而更多和更沉重的,则是血,则是刃,则是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真伪     
舒展 《唯实》2001,(5):69-70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说他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7-37
正"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在世人的印象里,大多是冷峻犀利的,其实他也有着一颗侠骨而温情的心。对前来求助的文学青年,鲁迅会给予慈父般的关怀。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有位青年学生,因仰慕鲁迅来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不但收留了他,还收留了他找的女友,给他们提供吃住。这位青年学生不但心安理得,还要求鲁迅一定要为他谋一出路。鲁迅没法子,就找郁达夫,让他为这青年学生去谋一职业,假使真的找不到,那么就请一家书店或报馆在名义上用他做事,  相似文献   

8.
<正>林语堂是福建人,鲁迅是因为林语堂而来厦门大学任教,因此与福建有缘。两位文化名人曾是好朋友,后来因为思想观念不同而不相来往。有客人见我在做研究鲁迅的文章,问:"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但我想想还是说:"鲁迅是一个真诚的人。"鲁迅确是一个真诚的人,比如青年学生向他询问人生之路,他说他只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至于怎么走到那里,人生的路不只一条,他也不知该走哪一条。这是大实话,人生的路只  相似文献   

9.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瞿秋白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他非但没有懊丧,诚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反而庆幸自己“从此脱离了政治舞台”而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我所愿意干的俄国文学的研究”。他也因此而与鲁迅相识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知己的同志。上海的3年时光,虽然在白色恐怖的肃杀气氛中生活,可是,瞿秋白的心情是愉悦的,他终于又能“回过去再生活一遍”,读书、写作,重新感觉这“最惬意的事”。可是,当他就要离开上海,离开鲁迅,一种怅惘、寂寞的心情便油然而生了。我们是这样亲密的人,没有见面的时候就这样亲密的人。瞿秋白被王明一伙排挤出中央,他不怨天尤人,而是利用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特有悟性,开始阅读和写作。“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瞿秋白在从事文学  相似文献   

10.
陈永平  赵坚 《党史博采》2006,(11):43-44
人们都知道,善于求知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毛泽东一生很少出国。后来有的人说,毛泽东不出国是有根有源的,他是从青年时期就排斥出国也;有的人在一些文章中说,毛泽东是真龙天子,需“泽东海之水”以“润之”,所以他不可能出国;还有的人认为,青年毛泽东未出国留学反映了他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
高金奎 《新长征》2014,(9):54-55
吴大义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爱心天使“无为”。因为他的网名和平时写文章时用的都是“无为”这个名字,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叫他。“无为”不是平庸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境界,可能这也正是他叫“无为”这个名字的原因。吴大义——白城爱心社、白城爱心网的创建人。他现为白城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白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平日里,从事企划工作的吴大义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爱心、充满活力的人。多年来,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贬损鲁迅还是神化鲁迅,都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为了清除鲁迅身上的“附加值”和“光环”,走近真实的鲁迅,本文从鲁迅的文本和他的亲友的有关回忆文章中探索他的自我定位问题。结论是:鲁迅把自己定位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左翼作家、革命的同路人、普通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祝福平安     
人过不惑,照理该懂得“世故”,青年时期的英风豪气也会随不居的岁月化烟而逝,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只增添了他的生命年轮,警察生涯更使他赤炽如故,锋芒如新发于硎。 陈忠利,这位辽北第一“驿站”——铁岭车站的派出所所长,由下乡、参军到从警,对风雨人生自有他独特的体味。这个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和鲁迅生长在同一时代,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李大别把鲁迅看成是“在文化革命的战线中”的“一面大旗”;鲁迅则把李大利当成“革命的先驱者”,他“愿意遵奉”命令的“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鲁迅和李大别的友谊始于编辑《新青年》的时候。鲁迅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发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仁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他的模…  相似文献   

15.
从前,鲁迅在一篇题为《导师》的文章里谈到中国青年的时候,曾说对待青年不可“一概而论”,在当时的青年里面,“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当然,也有“要前进的”。从鲁迅讲这番话的时候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四十年了,这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大变化。今天的青年,基本上都是在  相似文献   

16.
一 赖少其,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大师、新兴版画运动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赖少其参与“新版画运动”,在广州成立“现代版画研究会”和出版《现代版画》刊物,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1939年10月,赖少其风尘仆仆来到安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他的到来受到很高的礼遇——新四军军部专门组织了官兵列队隆重欢迎。  相似文献   

17.
屈戎 《党史文汇》2001,(4):34-35
鲁迅在世时 ,多少人对他充满了敬仰 ,同时 ,也不知遭到多少人的恶毒咒骂和攻击 ,甚至诬陷。鲁迅逝世后 ,中外多少人崇敬他、学习他 ,也有不少人在攻击他、贬损他、扭曲他。景仰也好 ,嘲骂也好 ,肯定也罢 ,否定也罢 ,鲁迅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鲁迅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 ,鲁迅生活的黑暗年代也早已成为历史 ,然而 ,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 ,应该怎样对待鲁迅 ,却不能不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认为 ,对于像鲁迅这样革命的先驱 ,首先应该感谢他们“肩住黑暗的闸门”,放我们到光明的地方去 ;其次…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六年八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鲁迅先生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课程,他还先后到厦门大学、集美中学,平民中学等处,作了五次生动的演讲。除此以外,他在厦期间,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还热情支持和帮助厦门大学学生创建“泱泱社”和“鼓浪社”,创办“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对青年的创作给予热心的指导。在五个多月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年1月 18 日《南方周末》“阅读”版“是非”专栏发表了王蒙的《大师小议》,文章煞尾的一段说:“是匍匐地、神谕地仰望大师、大奖等等好,还是民主地、人间性地平视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大奖”云云不过是行文的陪衬,“大师”则以鲁迅为例,其实全文都是在说鲁迅,论证不应神化鲁迅。作者是否在进一步申说他几年前提出的那段名言(幸亏中国只有一个鲁迅,要是出50个鲁迅,非闹政治地震不可)且不必管它;他,王朔以及高举“断裂”大旗的文坛新锐们所深恶痛绝的“神化”鲁迅问题,似乎不能不讨论一下:真有此事?鲁迅果真被神化…  相似文献   

20.
性格有些内向的他总喜欢站在横撇坚捺的街巷旁,看生活的涌动。告别军旅生涯的他曾获得不少的荣誉。可不惑之年的他“为政如同为人”,属于那种埋头俯腰求实效的干部。做与不做,做多与做少,不在官家嘴上。熟悉他的人都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