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权流转是实现林业财富的关键所在。我国的集体林权流转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体制和观念等原因,流转并不充分。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流转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各地纷纷制定了集体林地、林木流转的文件和措施,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中,我国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从改革的成效看,林权流转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人们投资林业的积极性,促进了集体林业的发展。但从实践情况看,尽管各地林权流转的基本制度体系和内容相似,但细节上仍存在很多差异。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需要相对统一的林权流转规范。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林地林木流转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的根本要求。为推动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集体林地林木流转秩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9月25日审议通过了《海南经济特区集体林地和林木流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立法着眼点在于:尊重林权人的自主经营权,促进林权合理流转,实现林农得实惠、生态得保护、林业得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建立明晰的林业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为使林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得到更好实现,通过市场手段推动森林资源资产的有序流转和优化配置已经势在必行。我国许多重点林区陆续开展了建立林权交易中心的试点工作,目的就是为优化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和促进林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市场平台。但现阶段我国林权交易中心的运作在机构定位和设置,交易主体、标的和程序,交易的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我国林权改革的重点是合理规范林权的流转,既要让静态的林权运动起来,进入流通机制以实现价值,又要让这种流转在法定的框架内进行,保证改革有序展开.在实践中,林权流转涉及到物权和债权两大领域,前者为林业物权变动,主要包括设立(如林木抵押权的产生)、变更(如农村集体组织与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约定改变承包期限)、移转(如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该权利转让给他人),后者是诸如出租林地之类的债权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业发展历史错综复杂,随着近年国内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随着物权法的颁布,随着针对外资并购展开的系列调控,在面临如何处理外国投资者投资集体林权资产的法律问题时,法律界人士通常都会感慨其相对复杂的法律关系.根据实践经验,应当尽可能地通过简化法律关系,从集体林权资产的主要类型、集体所有商品林地的承包经营权的确立和流转方式以及外国投资者投资集体林权资产的法律问题等三个层面,逐步对外国投资者投资集体林权资产的法律架构进行剖析,希望能够对林权法律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我国林业改革、促进林业发展的重大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区治安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破坏森林资源的重点转移到国有林区和生态公益林;一些林木生长“越界”的现象;过去不起眼、价值不高的林木现在成了盗伐者的重要盗伐的目标等等。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着林区安全和林业建设与发展。为此,要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区治安的变化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是盘活林地和林木资产的重要途径,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拟从我省集体林权流转现状人手,总结我省集体林权流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现行林权流转法律规定的缺陷进行分析,试图对如何运用特区立法权,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进行立法探讨。  相似文献   

8.
深化改革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是激发经济利益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大理州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从2005年6月开始在永平、南涧两县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落实权责、保障收益”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目前,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顺应发展规律、顺乎农民意愿、合乎农村实际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林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息息相关。介绍了歙县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林业产业化结构不合理,林权流转速度不快,规模不大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组织协调,调结构求发展,培育龙头,依靠科教,政策引导,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林业物权的体系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林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已经释放了解放林业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等积极效应.不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何谓林权,却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这直接导致改革对象的不确定,为改革的深入进行和正当理由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森林资源产权是产权经济学运用于林业领域里所建立的一个特殊范畴。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产权普遍存在着模糊与弱化的现象。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 ,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产权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并试图提出一些改革和构建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一些可行措施 ,从而从根本上遏止不断恶化的乱砍乱伐现象 ,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对WTO的挑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立法创制任务十分繁重 ,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改革和建立商业银行有限混业经营体制就是其中的两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3.
财产权利、个人自由与国家繁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财产和财产权是文明社会的标志,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财产权在该社会中得到保护的程度。法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对财产权都给予相当关注。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财产权,事关个人自由和国家繁荣。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必然逻辑性地催生私有财产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已成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这两项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工程。虽然这两项工程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构建公益林效益补偿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林业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新问题。中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法规的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立公益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2.确立公益林的各种林种的具体范围; 3.建立公益林的效益补偿原则; 4.确立公益林效益补偿方式; 5.确立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及各种法定费用的征收使用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15.
对小产权房屋的思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屋数量庞大,国家监管失控,它的存在和蓬勃发展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国家法律不保护小产权房屋的流转,还在加紧调控,但具体政策和规则并不明朗。让小产权房屋合法与非法化的呼声都有,使国家监管面临二难选择:小产权房屋主要是改革的产物,简单地使小产权房屋合法化或者非法化都将严重冲击公权力的公信力。无法把小产权房屋彻底当作非法建设处置,只有尽早完善规则,规范小产权房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并不保护著作人身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早期著作权立法中均没有规定著作人身权制度,但是著作人身权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著作权法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普遍承认的一种权利。著作人身权制度与民法人身权理论之间存在着矛盾。我国著作人身权制度设置的具体缺陷,主要有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与其主体能否分离的规定自相矛盾,对著作人身权的种类设计不合理,表述著作人身权的权能内容不准确、内容限制不到位。对我国著作人身权制度应从立法上进行完善,包括规范著作人身权与其主体能否分离的规定,避免条文之间的自相矛盾,不设置独立的"发表权",不将发表权列为著作人身权的范畴,署名权应是姓名权的延伸,署名权应是表明作者"资格"的权利,删除"修改权",保留"保护作品完整权",准确表述我国《著作权法》著作人身权的权能内容,并对内容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权冲突法在信托的法律适用、有价证券的法律适用、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运输工具物权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构建中国财产权冲突法体系以取代物权冲突法体系能解决这些困境。财产权冲突法体系能涵纳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并使有关冲突规则在财产权冲突法领域的适用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信息法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信息法制体系 ,应首先理顺知识产权与信息产权的关系 ,建立信息管理的特殊机制。我国应尽快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法、信息流通法、信息服务法 ,并加强信息立法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