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日,广东省餐饮具消毒协会因私自收取消毒企业产品检测费等违法行为,被依法撤销登记。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的行业协会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行业协会的一些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自身声誉,更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分析某些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沦为"敛财协会"的原因,首先便是角色错位,有的行业协会由于"脱钩"不彻底,对行政权力"狐假虎威",甚至"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在对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时"重审批、轻监管",这也助长了一些行业协会利用"影子权力"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论劳动教养的错位与刑罚的效能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彬  顾力 《政法学刊》2004,21(6):52-54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着性质错位、劳动对象在立法上的错位;目标错位、刑罚效率缺失;刑罚权威缺失;公民法律意识 模糊等问题。因此,我国应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监狱生产的定位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监狱经费保障、布局和体制等内外因素的制约,造成了我国监狱生产的严重“错位”,同时也弱化了对罪犯的改造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对监狱生产的性质、目的和发展模式重新定位,以促进监狱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嵌入性治理较于传统行业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解决了以下问题:首先,国家嵌入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组织在产业发展与转型、市场自律与调控中的积极作用,避免了国家直接干预行业企业的弊病,消除了国家"越俎代庖"、职能错位等不协调的治理方式,构建起柔性的行业调控手段。其次,国家通过组织、制度与利益嵌入,与行业协会建立起共生关系,消除了社会精英主动挑战执政党与国家权威的动力。再次,由于国家嵌入并逐步内化到行业组织肌体  相似文献   

5.
行业协会的法律分析——谈加入WTO与我国行业协会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启红 《中国律师》2002,(12):35-38
编者按:行业协会在中国的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加入WTO将进一步促使行业协会自身以及它与外部的关系发生重要的转变。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代表行业利益的自律组织,应尊重行业协会的固有属性,本文即从对行业协会基本性质开始分析,结合我国行业协会的存在问题,对我国的行业协会转型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行业协会是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组织,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参与行业管理和服务行业企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消费者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权益的维护是实现行业良好发展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行业协会的理论机制和职能的分析,指出行业协会在消费者维权中可以起到的作用并给出了发挥这些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安全保障义务属于何种法律性质,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其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物业服务企业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进行了研究,认为基于我国的立法现状以及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物业服务企业安全保障义务将其界定为法定义务为宜。  相似文献   

8.
合伙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问题是合伙企业之中的核心问题。而关于合伙企业财产性质究竟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目前在我国的立法上还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本文通过探究我国合伙企业的性质,理清我国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希望在未来能够在法律中确立下来,在制度上能够保障我国合伙企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协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行业协会也会产生反作用,限制公平竞争。行业协会的行业标准作为行业协会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在促进竞争、提高成员效益的同时,也可能限制竞争、阻碍技术革新甚至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必须对行业协会行业标准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减少其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为各行业发展提供健康动力,维护消费者舍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李乾 《法制与社会》2011,(1):196-200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民间性质的中介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独立社会之间层,行业协会充当着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对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并由此影响了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本文阐述了对行业协会及其法律地位的理解,并分析我国当下行业协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此相应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行业协会自利性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业协会不仅具有共利性和公利性,同时也客观存在自利性,即为其自身谋求利益的功能属性.自利性是任何一个独立主体与生俱来、无法摆脱的属性.尽管行业协会的自利性存在种种局限性,但在一定制度安排下,行业协会的自利行为亦有利于企业共同利益.对于行业协会的自利行为不应一味地加以否定,而是要从制度层面对其加以规范和约束,将其控制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之中.  相似文献   

12.
文件检验实践中所涉及的国家文字改革前的文件中是否存在简化汉字,这些简化汉字在文件检验鉴定中怎样评价,如何利用。对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对案件的判决处理是否客观、公正。 本文试图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有关情况。我国汉字简化情况三个方面对简化汉字进行分析研究。使鉴定人消除对简化汉字的认识误区。对文件检验鉴定中遇到的国家文字改革前的文件中出现的简化字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文件检验实践中。充分把握和利用所出现的简化汉字。结合笔迹等方面特征。正确辨别文件真伪,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3.
魏秀玲 《政法学刊》2001,18(5):18-20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定金在房产交易中所起作用日显突出,定全的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传统意义上违约定金的性质已难以体现房产交易中不同形式定金的内容。在房地产交易中,定金的性质依其表现形式而体现为订约定金和违约定金。  相似文献   

14.
李芃芃 《法学论坛》2006,21(4):124-128
福费庭作为一项集新型贸易支付手段和理想融资工具为一体的现代业务方式,虽然已经在我国落地生根,但国内的贸易界人士对它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为此,本文试从福费庭业务的定义、历史发展、法律特征等方面对其做一粗浅的介绍,特别是福费庭业务中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和无追索权票据的法律关系对我国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也将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法典的品格是民法典内在核心价值追求,其具有深刻的法律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民法典不是简单的条文堆砌,一国民法典的品格既是该国民族素质的凝聚与疏通,也是不同时代各种力量酝酿与斟酌之下的结果。世界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两大民法典都有其独特的品格。中国未来民法典的品格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此,立法者应扬长避短,注重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以便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并确立起其特有的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16.
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惠 《现代法学》2000,22(2):134-138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型的全球性经贸组织.它不仅为协调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对立场提供了一个正式和常设的固定场所,而且其缜密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对维护国际贸易交往的有序发展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运作,对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以及我国在组织中的权益的捍卫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雪梅 《行政与法》2005,(6):115-117
由于行业协会以充分维护本行业的共同利益为目的,因此行业协会具有天然的反竞争倾向,应当成为我国竞争法所规制的主体。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有多种表现,包括对非协会会员的反竞争行为、对行业协会会员的反竞争行为以及行业协会之间的反竞争行为。我国法律对行业协会反竞争行为的规制严重滞后,必须尽快加强相关立法,包括《行业协会法》与《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8.
杨力 《河北法学》2006,24(3):64-66
中间阶层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具有独立平等、自由理性和诚信守法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独特法律品性,因而使得该阶层在作为行为示范、推进民主法制以及建构法治秩序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易军 《法学研究》2012,(3):68-86
我国学界普遍忽视私人自治与作为其生存环境与运行背景的私法之间的关系。私人自治与私法品性之间具有密切关联。由于实行私人自治原则,私法呈现出抽象性、目的独立性、否定性、程序性、形式性、自治性、工具理性等形式主义品性。由私人自治在民法中的基石性地位所决定,形式主义品性在私法中居于主导地位。民事立法应坚守形式主义品性,若必须创设例外,应有正当充分的理由。中国现行民法还存在着上述诸品性程度不高的缺憾,形式主义品性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20.
李雪梅 《法律科学》2010,(6):159-167
工商会馆碑是清代行业规范的重要载体,而行业规范又是中国传统非正式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百记的清代工商会馆碑刻,记载着行业公产保护、行业准入与自律自治、同业互助救济与应急救援等事宜的规范内容。透过这些静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城市社会中非正式法的形成与运作机制,以及清代工商行业与社会、工商组织与业者个体、非正式法与正式法之间,相互依存、冲突、妥协的动态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