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在最大限度公开的信息公开原则下,检务信息也应当坚持"最大限度公开"。从应然角度来看,检务公开范围包括"检察事务信息"和"检察执法信息";从实然角度来看,检务公开的范围会受到传统保密理念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为实现"公开"与"例外"的平衡发展,检察机关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当在宏观上把握公开推定、例外先定、例外有限以及例外时限原则,并将二者范围和标准的界定纳入专门立法议程。  相似文献   

2.
高一飞  吕阳 《电子政务》2015,(2):101-113
电子检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通过网络公开检务信息,是对检务公开方式的创新。电子检务公开平台的实践形态主要包括检察机关门户网站、办案流程平台、终结性法律文书平台、新媒体平台四个方面。电子检务公开对于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提高向社会公开的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检务公开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评估标准缺失、实质公开不足、未建立文书公开统一平台等问题。为了实现电子检务平台建设的正当化,要确立统一的公开标准,加大公开的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从"单位制+街居制"转变为"社区制",但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色彩"依旧存在,其与街道办事处之间职责不清的问题不仅加重了自身的工作负担,也弱化了在居民与政府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基于对清单制在重塑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上的价值解析和社区治理中清单制主要应用形式的现实考察,清单制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应用宜进行优化设计。基本路径是:在清单编制阶段,以明确法定职能、梳理工作职责、审核清单内容与公开清单内容等程序设置,实现清单"从无到有";在清单运行与落实阶段,以信息整合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居民监督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完善清单运行,推动清单"有而向优",同时将清单制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以压实各主体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责任,促进清单"优而有用"。  相似文献   

4.
公开是监督的前提,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的有效途径。就检务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检务公开的发展定位和实践方式、创新检务公开途经等问题进行研讨,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检务公开工作日趋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5.
治理评估的三维坐标:体系、能力与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评估已经在不同层面进入设计和操作的阶段。在当代中国特定情境下,需要围绕体系、能力和现代化这三个关键词,把握国家治理评估与地方治理评估、政府治理评估与社会治理评估的比较特征;明确将执行力作为治理能力评估重要维度,采用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客观评估与主观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坚定的将依法治国作为治理现代化指标设计的重要导向,在操作设计方面真正体现现代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示,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的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韩正书记在中共上海市委十届五次会议上也表示,上海要逐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市检察院是全国检察机关探索包括深化检务公开在内的两项检察改革的试点单位,4月16日至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上海就深化检察改革进行专题调研期间,对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及时总结新鲜经验和成功做法。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节点——20余项具体任务具体到部门去年11月,高检院将上海定为全国五个试点省(市)之一,开展为期一年的深化检务公开试点工作。上海市检察院  相似文献   

8.
打开大门,整顿队伍,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今年1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制定了《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从而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以保证公正执法,文明办案。  相似文献   

9.
王萌萌 《重庆行政》2014,15(6):41-42
正清单管理既是传统管理的话题,也是现代管理的关注焦点,更是我国全面深化政府改革的一个突破点。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要求;同时提出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公开"作为清单",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这些举措体现了其边界管理思想。边界理论强调明确边界,进而规范其行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高院委托第三方测评司法公开,发布全国首部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报告。到法院打官司,不给立案还不说明理由;想旁听庭审,旁听证办不下来,开庭前一天才通知旁听席已满;裁判文书迟迟收不到,网上难以查询……在一些法院,以各种理由拒不公开、"闭门办案"的现象并不鲜见。"司法公开"这项宪法规定的原则,如何才能从纸上落到实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纳专家的建议:设计"阳光司法指数",通过对法院司法公开的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来评估司法公开的效果,进而倒逼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1.
浙江高院委托第三方测评司法公开,发布全国首部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报告。到法院打官司,不给立案还不说明理由;想旁听庭审,旁听证办不下来,开庭前一天才通知旁听席已满;裁判文书迟迟收不到,网上难以查询……在一些法院,以各种理由拒不公开、"闭门办案"的现象并不鲜见。"司法公开"这项宪法规定的原则,如何才能从纸上落到实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纳专家的建议:设计"阳光司法指数",通过对法院司法公开的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来评估司法公开的效果,进而倒逼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2.
宁黎黎 《人权》2006,(4):43-44
7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原有“检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对“检务公开”应当坚持的原则、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渠道、工作机制等几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深化规定。这是检察机关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实践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实现司法为民司法护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证检察机关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14,(7):22-24
所谓“权力清单”.不仅仅是对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并将权力以列表清单的形式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而是一整套行政权力运行、政府职能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实施“权力清单”是我国推动政务公开、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群众监督、从源头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14.
黄锡富 《当代广西》2014,(19):32-3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行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也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建立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让政府掌握的公共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公开、透明,真正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利于公务人员依照"清单"内在地约束自己,明确自己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避免权力缺位、权力越位和胡乱作为;有利于让公众清楚政府有哪些权力,从而消除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灰色地带;有利于化解群众对权力行使公正性的心存疑虑,凝聚改革合力,弱化改革阻力。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对加快政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环境知情权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环境信息公开主体范围狭窄、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环境信息公开法律保障措施较弱等问题。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一些国际法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应当明确环境知情权的法律地位、拓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扩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3,(12):25-25
干部怎么用 规范职责权限 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权力清单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17.
"阳光检务"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活动和事项,克服神秘主义,避免暗箱操作,使检察工作保持一种长期的、全面的、深入的"阳光"状态。"阳光检务"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办事大厅为民服务办实事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暨检务公开办事大厅是该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检务公开,坚持廉洁、高效、为民、便民,树立检察形象的具体举措。该大厅将全院12个科室的内勤调整为自侦内勤、刑检内勤、综合内勤、特勤、外勤和统计员6个职位,统一在大厅办公。当事人询问、了解案件情况一律由内勤负责接待,并按照检务公开的原则和要求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当事人提出的申诉和其他材料也由内勤受理、登记后移交主办官。高效便捷的服务避免了以前当事人由于不了解案件进展情…  相似文献   

19.
司法     
《人民政坛》2015,(4):5
最高检:对存较大争议的拟不起诉案件实行公开审查据中国新闻网2月28日报道,最高检向社会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围绕实现办案过程的动态公开,进一步完善创新了检务公开的方式和方法。《意见》规定"对存在较大争议或在当地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拟作不起诉案件、刑事申诉案件,实行公开审查",这是检察机关已经开展的工作,都有比较完善的规定。同时,针对"在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或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审查逮捕、羁押必要性审查、刑事和解等案件,提起抗诉的案件以及不支持监督申请的案件"等情形,《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实行公开审查"。  相似文献   

20.
检察民主是指在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前提下,让民众通过一定的途径参与检察活动,并在必要的时候对检察权的运行加以监督。国外对检察民主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我国则以相对的检察独立、检务公开制度及人民监督员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的检察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