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陈恩*台湾在过去40多年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台湾农业实际出发,适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推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适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政策。一、实行渐进式和平土改土地改...  相似文献   

2.
作为大陆FDI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台湾业者充分发挥资源与要素互补等方面优势,参与了大陆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建设,推动了大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充分吸收和合理利用台资,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现代农业合作,近年来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创业园”),作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与发展创新之一,在大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简称“三化同步”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其发展脉络、未来主要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与发展创新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析台湾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经济迅速发展,从五十年代初未开发的农业经济,转型为开发的工业化经济。人均国民收入从五十年代的几十美元增长到现在的1.2万美元。台湾经济在较短时期内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台湾前“经济部长”李国鼎在总结台湾经...  相似文献   

4.
影响台湾农业发展前景的因素探析刘克辉战后40多年来,台湾农业经历了恢复期、发展期和滞缓期三个阶段,从五、六十年代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支援农业的黄金时代,到八十年代以后的“农业瓶颈”时期,农业的发展一直是起伏多变。最好年份农业年增长率达12.7%(1...  相似文献   

5.
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农业便纳入日本殖民主义经济中,其间,虽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迈出了重要步伐,但台湾农业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业增长方式的演变及成因探讨单玉丽*一、台湾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特征经济增长方式就其粗放型和集约型之划分,可以说最早是从农业开始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叫法不同而已。即在传统农业时期一般称为广种薄收与精耕细作。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广种薄收,追...  相似文献   

7.
台湾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模式及时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模式及时间探析李,冯海发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工业化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业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辅以政府的宏观政策干预,把大量的剩余资本转移到了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资本积累。没有农业的这种资...  相似文献   

8.
策划人语19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设“富丽新农村”的施政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增进农民福利,缩小城乡差别,把1986年提出的“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进一步具体化,并强调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WTO的挑战,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嘉全于2006年6月29日发表“新农业运动-台湾农业亮起来”施政方略,强调“创力农业、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目标是强化台湾农业竞争力,将传统农业发展为高价值产业。  相似文献   

9.
台湾佛教的现代转型,肇始于清末民初的中国佛教复兴运动,并随着台湾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快速发展。特别是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以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中台山为代表的“四大道场”,在“人间佛教”理念影响下对佛教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大大加速了台湾佛教的现代转型,在海峡两岸及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台湾佛教的现代转型虽日趋成熟,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台湾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台湾的农业产业化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祖国大陆面临即将加入WTO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又恰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到目前为止,祖国大陆农业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时期,而农业产业化正好适应了祖国大陆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台湾的农业产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迄今为止已有半个世纪,并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已达到一定水平。本文拟对台湾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成效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台湾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深化发展及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台湾经济面I临的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促使台湾经济步入新一轮转型与升级期。那么,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当前的台湾经济产生了那些重大影响?未来台湾经济将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转型之路?两岸经贸关系在台湾经济转型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本文试就此类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台湾当局在经济转型期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缩小工农差别、平衡城乡关系,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70年代初,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此后由于工商业的快速增长,给农业带来严重冲击,导致农村劳力外流,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工农收入差别扩大。因此,从70年代开始,台湾当局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提高农民收入出发,采取一系列“以工补农”的政策措施,调整工农业发展关系,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得台湾能够从经济起飞到转型的长时间内,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逐步缩小农民…  相似文献   

13.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生效,不仅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突破,推动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未来两岸农业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在ECFA后续谈判或下一阶段的单项协议协商中,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ECFA对台湾农业的影响,对在ECFA框架下有效规范与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代价最小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台湾经济转型及其未来趋势探析修春萍台湾的经济转型已提出多年,但时至今日未见显著成效。与80年代初相比,虽然目前台湾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不少改变,不仅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整个经济构成中的比重有相当幅度增加,而且服务业亦迅速的发展,人均GNP(“国民生产...  相似文献   

15.
修文群  刘震涛 《台湾研究》2006,(5):24-27,54
扩大开放台湾农产品登陆,是两岸农业合作互补双赢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通过此措施,直接将经济利益输送给台湾农民,吸引他们赴大陆经营发展,从而使日益萎缩的台湾农业在大陆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通过借鉴推广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市场化、产业化经验,促进大陆农业升级换代,建立现代农业产销体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进入了政治转型期,开始从传统的国民党威权政治统治向所谓的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转型。当代台湾的政治制度转型不仅给台湾社会的政治生态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且也给两岸关系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当代台湾政治制度转型问题,不仅是研究当代台湾政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而且也是我们在研究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统一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认真探研台湾新政治制度的特点,并积极寻求对策,在台湾新政治生态下,设法避免和扭转对两岸和平统一不利的因素,鼓励和推动对两岸和平统一有利的因素,为未来两岸最终和平统一营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台湾工业发展模式的探讨曾建权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从“以农业培养工业”着手,在稳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从轻工业到重化工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是台湾工业发展的历史。现以1994年与1952年相比,42年来已发生如下变化: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对台湾地区产业的总体结构关联效应以及三次产业、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的结构关联效应进行静态及动态分解与研究,进而探索提升台湾产业结构关联效应的路径。静态考察表明,台湾产业结构关联效应总体上显著弱化;三次产业以及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的成长能力和关联水平均大幅下滑,并以第二产业最为显著。动态分析显示,台湾产业成长高度依赖自生机制的作用;目前第二产业以及多数支柱产业与主导产业的成长机制未能驱动产出高水平增长。台湾产业结构关联效应问题,既有自本世纪以来第二产业空洞化持续加剧这一直接的表层原因,更有经济边缘化日益加深导致产业空洞化的深层因素,也有台湾政治转型以来的政治运作影响产业发展与转型的问题。为提升台湾产业结构关联效应,不仅需要在有关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层面采取措施,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而且需要在攸关产业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内外环境层面采取措施,包括在处理好两岸关系的基础上消减经济边缘化问题,在处理好政治运作的基础上消减政治对产业发展与转型的不良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内,台湾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占据台湾后,先是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从台湾输入蔗糖与稻米,向台湾输出工业品与消费品。193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后,台湾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南进基地”,战略地位上升,殖民当局乃极力在台湾发展与战争相关的重化工业,台湾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至1940年代,重化工业的产值已超过农业与轻工业的产值。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村,已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场所,而且是人们居住环境、社会福利和生态保育的基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发展多元化的新趋势下,农村建设的理念正在由传统的硬体导向向软体导向转变。基于均衡城乡发展,纾解社会经济二元化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台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推出“富丽农村”建设目标。10多年来,台湾把“富丽农村”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富丽农村”的理念和实践不断深化,其中不乏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