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社会“忽视”,在职业病防治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致使《职业病防治法》的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的职业病防治就处在一种滑坡的状态中。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局面,10年后我们就该尝苦果了。”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  相似文献   

2.
李丹文 《团结》2008,(2):33-34
2006年11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增列为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法定事由,这意味着公民主动依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不仅是法定的义务,也是高收入者每月的生活内容,由此大大扩大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施行,分别涉及就业、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保障的重要领域,在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部法律奠定了我国劳动关系和谐的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从此唱响中国劳动者“以人为本、体面劳动”的福音。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1)
为了保证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权益不受侵害,实现实质正义和公平,我国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期满顺延制度。但是,由于立法规定的不够明确,导致各地法院、劳动争议仲裁院适用标准不一,引发了诸多争议。因此,须通过修订法律或出台司法解释来对相关问题加以明确,即因法定顺延致使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时间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定顺延期间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应承担二倍工资,而法定顺延到期后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承担二倍工资;法定顺延与约定顺延发生冲突时应依据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原则进行选择;劳动者有权不适用法定顺延制度。  相似文献   

5.
对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一个重要的分歧,就是绝大多数人赞同草案第一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但也有意见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当遵循双方平等协商的原则,平等地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这一问题关系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意义重大,必须予以澄清。笔者以为, 《劳动合同法》必须向劳动者倾斜。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要实行按劳分配,即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设想。长期以来我们为了使现实经济条件与马克思的这个设想一致起来,不断在生产关系即公有制形式上作文章。事实上我们所坚持维护的“按劳分配”在理论上离马克思的设想相去甚远,在实践中则形成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全社会统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没有商品货币关…  相似文献   

7.
从“框架理论”角度研究德国;家主流媒体—《世界报》、《时代》周报和《明镜》周刊的官方网站上关于中日钓鱼岛事件的相关报道的倾向性,发现作为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中的“旁观者”,其主流媒体在报道这起国际争端性事件时,对中国关注颇多,并且对岛屿争端的判断有失公正。而这与德国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对中国崛起的失衡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消灭私有制”是指消灭那种只有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共产党宣言》并没有由此否定一切个人财产及个人所有制。继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从哲学上分析,该命题依据于否定之否定、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者产权等理念。“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首先,它重新确立了劳动的自主权;其次,广大劳动者拥有自己的资产;再次,在资本主义成就的基础上,既允许竞争又加强协作,注重那些重要的生产资料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呼唤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瑞灼 《民主》2011,(7):56-56
据《人民日报》报道,城市需要农民工,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现象。而与“三低”相对应的。则是“三多”——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相似文献   

10.
潘洪其 《民主》2009,(6):51-51
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刘子富的新书《新群体事件观》近日出版。该书对去年贵州省处置瓮安“6·28”事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现场第一原则”、“就事论事原则”、“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等处置群体事件六大原则,其中“现场第一原则”被列于首位,引起了读者、官员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1.
集体合同制度是一项调节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的法律制度。集体合同,又称“集体协议”、“团体契约”,国际劳工组织《1951年集体协议建议书》将集体合同定义为:“由一个或几个雇主或其组织为一方与一个或几个工人的代表组织(不存在这种组织的,应由通过按照国家法律或法规由工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施行。这是一部与《教育法》相配套的重要法律。学习后引发出一些断想。一《职业教育法》的第一条明确阐明了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本法。”不仅体现了发展职业教育、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4,(16):58-59
2013年6月,英国《卫报》刊登报道,讲述了“美国政治史上最重要的泄密事件的主角”斯诺登的经历,并曝光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撰写文章的,是已经离职的《卫报》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就在斯诺登接受NBC专访的前两周,格伦的新书《无处藏身:爱德华·斯诺登、国家安全局和美国的监控活动》在英国出版。这本书涉及“大量来源于斯诺登给出的文件的新故事”,也第一次向全世界描述了格伦与斯诺登在香港的那段“胆战心惊”旅程。  相似文献   

14.
建党80周年献礼片《日出东方》以20集的篇幅,将20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10年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连在一起,塑造了建党初期中共领导人的群体形象。在聚焦的历史镜头中,观众们看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真理,该剧凝聚了曙光初照中华民族的光辉时刻。该剧的第一个艺术特点是,编导擅长穿针引线,使人物与事件珠联璧合。镜头把建党这根“针”,穿进历史这条“线”,使全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片头用“巴黎和全”作导火索,用“五四”运动作引火线,以《湘江评论》、《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为起爆点,从黑暗社会的根底炸起,直到逐步动摇了危机四伏的反动统治为止。镜头展现的是20世纪风云变幻、军阀混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颁布于2006年8月,该部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在破产程序中对劳动者的优先保护,劳动者权益是否能否优先保护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迅速发展,劳务公司或劳务派遣组织大量涌现,随之出现了许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生效实施,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从而结束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无法可依的历史。这对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守山同志在《马克思何时开始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一文(见光明日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科学社会主义》专刊)中认为,应当把马克思恩格斯正式开始使用“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时间,确定为一八五○年四月中旬,即“世界革命共产主义者协会”的协议的发表。我认为这个判断欠妥。实际上在此之前,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就曾两次提到无产阶级专政。一次是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篇文章《一八四八年的六月失败》中,公开发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专政!”的著名口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7页),时间是一八五○年一月。另一次是在第三篇文章《一八四九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中。在这里,他不仅再度使用“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去年省级劳动模范中有私营企业主当选。2000年1月 26日的《人民日报》作了正面报道。对浙江的做法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周新城先生在《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6期上著文表示不悦。周先生的文章题为“资本家能当劳动模范吗?”,结论是:不能。 资本家能否当劳动模范,另当别论,我们感兴趣的是周先生的论据。为什么资本家不能当选劳动模范呢?周先生认为,根本依据是“私营企业主不是劳动者”,并且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 周先生宣讲的也许真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只可惜,这个基本常识与那个写过《资本…  相似文献   

19.
吕海彦 《学理论》2011,(17):29-30
异化劳动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主线。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四: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和人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9)
老龄化趋势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发生变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工作岗位,对于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罹患职业病者如何救济,现行规范并不相协。经厘清超龄劳动者的内涵与外延,划类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也未领取退休金的人员,抑或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已领取退休金但金额未达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人员,仍为劳动法律关系的适格主体,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