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娜 《中国减灾》2008,(1):19-20
作为传递灾害信息的有效平台,《中国减灾》杂志见证了2007年太多重要的时刻。新年来临,本刊对这一年来我国减灾救灾领域的会议、政策、法规等大事进行回眸……  相似文献   

2.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0):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4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遂川县召开。会议传达了全省减灾救灾工作要求,回顾总结了2013年减灾救灾工作情况,部署了2014年减灾救灾工作任务,并就"5·12"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有关宣传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各县民政局分管救灾工作副局长、救灾股长、灾害信息员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廖鸿 《中国减灾》2004,(9):17-20
2004年度工作基本情况2004年是《中国减灾》杂志宣传发行的开局之年。在部、司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各地民政厅局救灾系统的支持帮助下,通过杂志自身的努力,《中国减灾》取得了一定成绩,基本实现了一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一)各项工作步入正轨组建新的编委会。2003年以来,国家对报刊进行清理整顿,民政部对部所属报刊进行了调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减灾》杂志予以保留,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杂志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编委会主任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兼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主任王振耀担任。编委会对编辑发行工作负总…  相似文献   

5.
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出现新变化从最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灾害形势和全国救灾版图呈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强地震活跃,密度大。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进入7-10年中强震活跃期,连续发生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二是灾害的突发性、超常性特征明显。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几  相似文献   

6.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9):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泰国灾害管理概况泰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洪涝、干旱和热带风暴等自  相似文献   

7.
<正>新形势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都将发展防灾减灾救灾事业视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获得大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国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大范围洪涝灾害,但局部洪涝、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点多面广,局部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各地民政救灾部门群策群力,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灾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展望2005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准备好了吗?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对2005年的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处长们按照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当地民政厅的安排,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灾害救助、灾害信息管理、备灾、减灾、社会捐助等方面描绘了2005年的工作蓝图。听,救灾处长们的心声;看,2005年谁领风骚!  相似文献   

9.
寒冬里,我们轻轻合上2004年的台历,崭新的2005年赫然摆在我们眼前。当耕耘为播种而忙碌的时候,当播种为收获而憧憬的时候,当收获为丰收而喝彩的时候,这样一个新的2005年便挟裹着满心的喜悦悄然而至了。2004年,中国的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展望2005,中国的减灾救灾事业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21):62-63
2015年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我们将延续2014年改版升级后的风格,强化精品办刊理念,继续以专业、深度的独家策划和震撼、丰富的视觉效果,为读者献上防灾减灾救灾信息的饕餮盛宴!2015年杂志订阅正在进行……关注最权威的减灾政策,分享最一线的减灾经验,了解最前沿的减灾科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     
正解读减灾政策分享减灾经验介绍减灾科技讲述减灾故事科普减灾知识传播减灾文化2020年杂志征订中……《中国减灾》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主管,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大型期刊创刊于1991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面反映国内外各类灾害信息和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的综合性期刊半月刊发行上半月刊:行业领域内政策解读、事件报道、智库支持、实践交流下半月刊: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宣传主要读者群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城乡社区,中小学校等  相似文献   

12.
卜风贤 《中国减灾》2008,(11):28-30
中国古代灾荒防治思想内容丰富。根据其内容异同,基本可分为灾害防治思想和灾害救助思想两部分。过去灾害史研究存在一种偏颇认识,即把灾害救助思想视为消极救灾思想。而把灾害防治思想作为积极救灾思想。但从现代灾害科学系统减灾的观点来分析,所谓消极救灾思想并不符合灾害史实,也与减灾系统工程理论相悖。消极救灾思想的提法应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年间,全省共投入受灾群众救助资金25.36亿元,恢复重建灾损房屋10余万户,建设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4个和减灾工程社区2200个,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50个,培训灾害信息员1万多人。这五年,是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突飞猛进的五年,也是黑龙江防灾减灾救灾人奋发有为的五年。回顾"十二五"回顾"十二五",黑龙江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周密部署下,规划为先,完善法制,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筑牢了基础,有效提升了全省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规划引领发展。"十二五"伊始,黑龙江省减灾委员会即牵头编制了防灾减灾五年规划,省政府将其作为13个子规划之一印发实施,为全省减灾救灾事业确立了清晰的发展路径。该规划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是过去五年引领全  相似文献   

14.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出现新变化 从最近一两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灾害形势和全国救灾版图呈现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强地震活跃,密度大.2008年以来,我国大陆进入7-10年中强震活跃期,连续发生了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二是灾害的突发性、超常性特征明显.给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几次灾害,如2012年“7·21”北京暴雨洪涝灾害,2013年四川都江堰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中下旬辽宁抚顺洪水灾害、黑龙江秋季大洪水以及今年8月“威马逊”超强台风灾害等,这几次灾害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三是“北涝南旱”趋势越来越明显.从2010年开始,中国北方有涝灾越来越重的趋势.四是东部地区灾害形势相对较轻,而中西部越来越严峻.这些新变化意味着我们的救灾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更加繁重.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5):27-30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全省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75%,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近日,本刊记者就湖北省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问题专访了湖北省民政厅厅长、省减灾委副主任谢松保。  相似文献   

16.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湖北省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12,(8):26-30
湖北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自然灾害作为湖北省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加强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湖北省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政》2010,(4):54-54
3月30日,全省救灾减灾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会上,省厅副厅长骆招群部署了今年的救灾减灾工作任务:2010年,我省救灾减灾工作要积极推进救灾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从传统救灾模式向现代救灾模式转变,提高灾害应急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一、深刻理解灾害综合风险监测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风险监测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风险监测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20.
加大中国救灾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国 《中国减灾》2005,(11):22-24
当前中国减灾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救灾投入过低。亚洲减灾大会的成果文件——《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应该把减灾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增加社会财富在防灾能力和发展方面的投入。因此,为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救灾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