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龙 《学习论坛》2007,23(10):5-8
社会主义一系列科学的道德规范,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与提出,离不开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历史承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也为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内在价值追求提供了现实路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从实践维度强调知行统一,促进人们在道德自律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自强社区党总支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打造"文化型社区"为品牌,以创建"全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为目标,以"服务居民"为根本,以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社区入人心,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一、阵地促动,在提升文化引力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外在的客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其中能发挥关键作用。包含着认知环境、情感环境、意志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活动环境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包含着价值选择环境、交往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活动环境是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条件。依此思路划分和建构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契合人的知、情、意、行的内化规律,能够更加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促进并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期待的同质运行。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与发展。本文着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及实现途径来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遭遇到理念与现实、观念与实践二元因素的分离与背反,这构成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难题。根源于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深刻启示,社会工程视域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是以社会工程为中介的建设模式,而是把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作为一项社会工程,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程模式的社会建构。作为社会工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起点在于对伦理风险的科学化管理,履行公共决策主体的伦理使命与责任,在科学化、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建设中重构伦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由利益分化引起社会分化,从而引起价值和信仰领域的危机,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的建构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展开和整合.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关注国民利益、教育体系、现代传播方式、理论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机制保障等措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建构与认同.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魂魄"。其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思想基础,而且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精神力量。只有基于社会转型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才能够找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注入人文性、体现包容性、突出大众化、凸显外化性、强调文化性特质、围绕本位价值指引原则、注重实现方式的灵活性才能够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一致,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架起社会意识通向自觉行动的“桥梁”,要求科学解读和宣传这一社会意识所蕴含的主旨思想.人民群众一旦了解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终极发展目标、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增强人的精神斗志和实现人的现实价值为主要目的,其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维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为其具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性主要体现为其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具有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立足现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社会课题。文章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原则和现实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有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向深化、实化。地方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方化的重大举措。绍兴是具有2 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绍兴案例,探析地方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的价值旨归、基本思路、主要内涵和路径选择,并就地方核心价值观凝练和建构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提出对策思考,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4,(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经过追因、困境、依据和回归的逻辑过程。在当今社会转型的重大变革期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众化层面的全面深入推进具有逻辑上的理论应然性与现实可行性。在学理上进行追因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原因和动力;在现实中存在由政治术语向大众语言的转化缺乏实质性的进展、社会分层及认知偏差的离散性的倾向不容忽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及价值观的复杂化,对主旋律的挑战堪忧;为此,要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元导向性、多方互动性、全面实践性等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多层次、宽渠道、立体式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价值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作为历史性的价值判断与择抉的标准及其正误本身都是相对的,以历史的思想道德逻辑视之,立足现实而树立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目的性就在于展现价值的导向作为,整合、强化社会的精神力量以推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旨同样是面对改革开放的现实景况,遵循社会价值构建的内在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社区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中国的发展。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民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基础的基本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根本性意义。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会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负面影响。着力改善民生,夯实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既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高与低的关系、扬与弃的关系,并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注重实践养成、健全制度机制来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基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也是弘扬人民日常生活主旋律的文化音符,能够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凝魂聚气。新时代下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现实课题,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这个战略任务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效能。作为新时代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能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中让全体人民把稳思想导向、夯实理想支撑、凝聚精神动力、规范道德准则,凝聚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磅礴向心力。  相似文献   

1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圣兰 《求实》2012,(8):90-9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会思潮存在不少的现实困难,但仍然有其现实可能性。理论路径在于创新理论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区分不同社会思潮以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实践路径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解决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乡土文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自觉行动中。  相似文献   

20.
胡晶晶  葛涛安 《求实》2012,(3):66-69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文化产品的创作,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导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又是由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本质以及当下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所决定的。文化产品创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作用的全面建构,面临着多重实现的任务,需要在引导与融入的尺度、理论研究、许可制度、更新主旋律形象方面借助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以此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